二、商朝的戰爭規模
上文說到鳴條之戰商朝的軍隊有6000人,這其中還有不少是聯合方國的軍隊,這是商朝初期的情況,殷墟是歷史上公認的商朝晚期的遺址,這裡出土了15萬片甲骨文以及各種文物,殷墟的占地面積是36平方公里,按之前的標準來計算,殷墟至少有24萬人生活,都城人口是夏朝的10倍。
按這個標準來算,晚商時期,商朝的總軍隊最多應該是六七萬人。
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率軍討伐鬼方時,最多的一次率領了13000人的軍隊,婦好是商朝的王后,也是率軍作戰的女將軍,一個將軍一次就能率領萬餘人的軍隊,說明商朝的軍隊總數量符合推測的六七萬人。
婦好討伐鬼方
婦好作戰主要是討伐鬼方,鬼方是外族人,軍隊數量不詳細,至少也是相當規模的級別,那個時候的戰爭,靠的就是蠻力與戰車衝殺,很少有謀略的,人數太少肯定沒法打,從這個例子來看,商朝的戰爭規模在兩萬人左右的級別。
商朝規模最大的戰爭應該是牧野之戰了,這也是周滅商之戰,根據史書的記載,周武王出動戰車三百乘,虎賁武士三千人,步兵數萬人,再加上與周聯合的其他諸侯的兵力,討伐商紂王聯軍總兵力達到4.5萬人。
這一兵力幾乎是當時除商朝之外所能出動的軍隊最高人數了,根據《史記》的記載,商紂王發兵70萬人迎戰周武王的聯軍。
《史記 殷本紀》: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
這個記載可能是誇大其辭了,也許整個商朝有70萬人口,但不可能有這麼多的軍隊,全民皆兵也達不到這個數量,雖然商軍中有大量的奴隸和俘虜,但是70萬人的戰爭規模只有戰國時期才達到,即使到了幾千年後的清朝時期,人口都過億了,全國總兵力也不過是80萬人,所以商紂王不可能有70萬軍隊。
牧野之戰
況且商軍的主力在東邊討伐東夷,商軍的主力應該四五萬人,留守軍隊就是一兩萬人,合起來總兵力是六七萬人,然後商紂王再抓了不少俘虜和奴隸進去,估計70萬人的數量被人為擴大了十倍,牧野之戰的商軍總兵力最多就是六七萬人。
這樣算的話,雙方總兵力達到十餘萬人的規模,這應該是牧野之戰的真實戰爭規模,也是商朝最大的戰爭規模,十萬級別的規模是商末周初的最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