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造假的上市企業老闆,進去了!

2023-06-30     功夫財經

原標題:又一家造假的上市企業老闆,進去了!

作者:老古,知名財經專欄作者

又一家上市公司老闆入獄了。

6月28日,柏堡龍(*ST柏龍)發了個公告,俺家老闆和老闆娘被抓了。

公告稱:獲悉經揭陽市人民檢察院批准,陳偉雄、陳娜娜已於6月19日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執行逮捕。

一家上市公司老闆被抓,算不了什麼,真正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是潮汕地區普寧市的知名企業。

而當地比他更大的上市公司老闆,康美藥業的馬興國夫婦,現在正在吃牢飯,這兩對上市公司的老闆夫妻,犯事的原因都是一樣的,說白一點,造假、欺詐、操縱股價。

事情僅僅如此嗎?當然不是。

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潮汕地區這麼多造假的上市企業?

1 潮汕上市企業頻繁造假

馬興田的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創造了中國紀錄。

康美藥業在12年間,累計虛增貨幣資金886.8億元,累計虛增營業收入291.28億元,累計虛增營業利潤41.01億元。

而最高峰康美藥業市值也不過千億,而且這千億市值全是編出來的,這種造假能力真是前無古人了。

這次出事的柏堡龍在2013年至2018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12.76億元,累計虛增利潤總額4.10億元。

雖然比起馬興田來,算是小巫見大巫,但從股市套錢的思路卻是一模一樣。

這家企業2015年才上市,等於是一路騙到上市,最後套了一大筆錢走了。

在證監會開始對其財報發出詢問函後,夫妻倆半年內共減持了930.97萬股份總套限額達到3.26億,前前後後一算,他倆一共套現了十億元。

你看,只需要造假,就可以輕鬆賺到十個億,這等買賣,不比努力做企業強嗎?

而就在前兩個月,同是普寧市的另一家上市企業也出事了,5月24日晚間,ST榕泰公告,他們的老闆高大鵬也被抓了,北京市順義區監察委員會對高大鵬實施留置並立案調查。

是什麼問題呢?還不得而知,但在2021年7月24日,監管層就公告稱,廣東榕泰對2020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關於資金占用及償還情況」部分問題的回覆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存在虛假記載。

坊間估計這次留置和立案與財務造假等問題是脫不了干係的。

潮汕地區的另一個大佬潮汕資本教父」劉紹喜,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宜華生活和宜華健康。

2021年11月,因宜華生活財務造假,劉紹喜被處以930萬元罰款,並被證監會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公司也遭強制退市。作為創始人的劉紹喜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成為了「老賴「。

2022年2月18日晚,宜華健康(000150)發布公告,表示近日公司控股股東宜華集團收到《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證監會依法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公司股票已於2023年6月2日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2023年6月9日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摘牌;

宜華健康留給資本市場的是一個爛攤子。根據2023年2月24日公司公告,宜華健康深圳深南大道18套房產將被司法拍賣,用於償還債務。

劉紹喜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統統玩造假,他卻沒有去坐牢,妥妥的「牛人」啊。

同樣因為造假出事的,還有潮汕地區另外兩家上市企業ST鼎龍公司和星輝娛樂。

2021 證監會公告,鼎龍公司年度報告鈦精礦產量存在虛假記載,2022 年半年報中銷售收入存在虛假記錄,財務報表的編制存在重大會計差錯。

星輝娛樂2021年10月14日公告,公司及相關人員於近日收到廣東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根據規定,廣東證監局對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公司存在以下問題:關聯方財務資助審議及披露程序不規範、未恰當披露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研發費用歸集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子公司跨期確認收入。

星輝娛樂虛增資產的方式主要通過左手倒右手的收購,不少資深股民早就通過公開的財務報表發現了。

小小的潮汕地區,一共也就二十多家上市企業,但因為財務造假出事的企業占比卻如此之高,不得不讓無數股民害怕,著名的商幫之鄉,怎麼就變成了詐騙之鄉了呢?

2 中國股市的頑疾

股市本來是優秀企業的融資場所,也是無數股民參與分享時代發展成果的地方,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的股市有著一大批康美藥業這樣的以造假為生、套股民錢財的企業。

在註冊制改革之前,上市企業資格一度淪為一個可以圈錢的名額,哪怕一家企業什麼業務都沒有,只要保留了上市企業這個名分,那麼,他就可以享受資本市場的「紅利」。

但其實這類企業不能叫企業,因為企業是一個以服務消費者來創造利潤的機構,而用財務造假的手段圈錢,本質上就是一個犯罪組織。這類企業冠著上市公司的名頭,可以說是資本市場的恥辱,是對正常服務消費者企業的不公平。

但在此前的監管中,發現財務造假,一般是先罰點款,比如發現馬興田造假時,罰了他六十萬,這點錢不夠他兒子買個輪胎。

只有嚴重一點的才終身禁入資本市場,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企業老闆需要坐牢。

即使老闆坐牢了,這樣的企業依然還在資本市場,依然可以正常交易。

不得不說,資本市場對這類企業還是有些過於友好了。要我說,對這種以欺詐為生的企業,發現一家,就必須馬上下架,永遠也不要給他重新上市的機會。

一些地方政府在當地上市企業出事後,總是想盡辦法救企業。比方說,就為了救康美藥業,某南方大省找來了一大堆國企,要幫助康美重組,要讓康美脫胎換骨。

地方政府的考慮是為了財稅,為了就業,他們希望讓企業正常運行,不要強制退市,他們也反對制定嚴苛的規則,但是這種對「詐業」企業的地方保護,真的有利於地區經濟的發展嗎?

顯然不是,正是各種對上市公司的保護,導致了潮汕地區大量的上市企業造假毫無忌憚。這些「詐業」企業多了,反而會讓地區發展進入瓶頸。

2021年潮汕地區經濟增長完全不樂觀,在廣東省排名靠後,其中龍頭大哥汕頭GDP為2929.87億,居廣東21市第10位,實際增長率為6.1%,僅高於梅州,過去兩年平均增長率4%,僅好於梅州和揭陽;而揭陽表現更差,2021年增長率為4%,但過去兩年增長3.5%,只是高於梅州的3.1%。

當地的老闆天天想著騙錢,這個地方哪還有前途呢?

3 對於騙子,中國必須零容忍

中國資本市場,正在向更加健康,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註冊制改革就是關鍵舉措。

但這些還不夠,還需要全民形成共識,這個共識就是,對任何造假欺詐的企業,都必須零容忍。這樣的共識不僅要在資本市場上發揮威力,還要在商品市場上發揮威力,一家靠欺騙股民賺錢的企業,拿什麼保證它不欺詐消費者和供應商呢?

只有形成強大的社會共識,我們才能讓欺詐造假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同時,我們才能給予那些誠信經營、努力為消費者服務的好企業更大的市場空間和更多的資金。

中國的地方政府,更需要遠離這些以「詐業」為生的企業,他不但不能帶來地區經濟的發展,長遠來看,只會對該地區的商業氛圍和企業誠信水平起到負面作用,再去救這樣的企業,完全沒有必要。只有這樣的企業死乾淨了,當地的經濟才能真正有前途。

希望對「詐業」零容忍的時代早一點來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82be599010fb81d8afc33eb5b60d2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