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什麼指標,能夠告訴我們底部將近,可以在適當的位置加大權益類資產的比重,或者告訴我們頂部將近,可以在適當的位置減少權益類資產的比重呢?
有個比較靈的指標,叫做 股債利差。
(圖片來源:錢耳朵Alpha投研平台)
根據錢耳朵投研團隊的研究。2015年至今,這個指標發出過三次比較明顯的 底部信號。
如圖,我標出的藍色框線,分別是在 2019年的年初,2020年的3月份,以及今年的4月底。
同樣,這個指標也發出過三次 頂部信號,如我標出的橙色框線,分別是在 2015年的6月份、2018年年初,以及2021年的2月底。
通過後視鏡視角來看,這個指標還是比較靈的, 底部基本都能抄到,頂部也能順利逃開。
01股債利差是什麼?
股債利差,又被稱為FED模型、美聯儲估值模型。
思路很簡單,把權益類資產的收益率,與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收益率做比較,股債利差越大。
股市的預期收益越高、投資性價比越高。
公式如下:
股債利差 = 1/市盈率 - 10年期國債
為什麼是 10年期國債收益率?
我們把10年期國債當作無風險利率。因為國債對應的借款人是國家,可以視為最高信用。風險低,對應的收益也很低, 中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常年在2.5%到5%之間徘徊。
一年10萬塊,最多能賺5千。
(圖片來源:英為財情)
從 資金的使用效率來說,這份收益顯然不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偏股型基金的收益較高,但全市場有8千多隻偏股型基金,我們該怎麼算收益率呢?
還記得包子鋪的例子嗎?
100萬投資一家包子鋪,每年賺10萬,10年回本,這是投資包子鋪的市盈率。
把它倒過來,1/10=10%,這就是投資包子鋪的盈利收益率。
用股市的預期收益率減去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就可以算出股債利差了。需要提醒的是, 不同機構的數據來源可能有所差異。
02股債利差怎麼用?
(圖片來源:錢耳朵Alpha投研平台)
由圖可見, 當下Wind全A股債利差的平均值是2.49。當股債利差超過向上的一個標準差,也就是圖中所示的3.59時,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性價比更高,此時權益類資產的倉位要提高。
比如今年4月25日、4月26日,市場連續跌破3000點,最低到2863點,此時市場上瀰漫著悲觀的味道, 很多人提前下車,賣在了反彈的前夜。
但是通過股債利差可以看到,這幾日的 股債利差超過了向上的一個標準差,意味著權益類資產已經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果然,市場就此開始反彈,如果在當時穩住持倉,甚至是加倉的,至今會有不錯的收益。
(圖片來源:錢耳朵投研團隊)
當股債利差小於向下的一個標準差,此時是一個較為明顯的賣出信號。
最典型的,2015年6月12日,這一天對於老股民、老基民來說應該都是印象深刻,上證指數創下牛市高點5178。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上證指數在不到8個月時間裡跌到2638點,幾近「腰斬」。
而在當時,股債利差已經超過2倍標準差,出現負值,說明股市的投資性價比極低,此時適合多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產。
03
股債利差的局限性
股債利差雖「好」,但是沒有任何一個指標是萬能的。比如在2012-2014年,股債利差多次越過5%,即兩倍標準差,但當時的市場在底部磨了很久,直到2014年下旬才開始逐漸上漲。
因此在使用股債利差這個指標時,還要去 結合基本面的分析。
從近10年來看,股債利差的均值是2.49%,現在的股債利差是2.60%,股市投資的性價比處於中性的位置, 建議合理控制好自己的倉位,如果有看好的板塊,建議逢低定投,攢到便宜籌碼,切忌一次性加倉甚至滿倉。
你對當前的市場怎麼看,是應該加大權益基金占比還是減少呢?歡迎留言討論。
擴展閱讀:
·【宏觀】美若對華降關稅,利好哪些領域?
·【行業】豬肉板塊的機會來了?
·【基金】邊限購,邊新發,新基金「亂」了
點個在看鼓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