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螢幕朝下平放在桌子上的手機,你會意識到它有可能正在偷拍你嗎?近段時間,市面上出現了一種改裝手機,被不法分子宣傳為「偷拍神器」。記者調查發現,商家把某品牌手機的前置攝像頭拆下,改裝到耳機插孔的位置,還給手機裝上了熄屏錄像軟體,從而實現熄屏狀態下平放手機也能暗中偷拍(據9月20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大多數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手機,會時刻把它放在身邊。但技術是把雙刃劍,手機能便利大家的生活,也能被不法分子改裝成偷拍設備。
此報道令人細思極恐,有網友評論:「這東西也能買到?」根據記者調查,雖然在電商平台直接搜索「偷拍攝像頭」「針孔攝像頭」等詞,會彈出相關頁面,提示消費者不要觸碰法律紅線,但換了一些關鍵詞後,還是能搜出一些聲稱「錄像神器」的商品。當記者聯繫商家說想尋找一款更隱蔽的拍攝設備後,商家會推薦手機改裝的「偷拍神器」,通過購買平台其他商品可以交易「偷拍神器」。而據相關報道,有商家會在社交平台建立群組,供想購買「偷拍神器」的人了解和交易。
事實上,我國刑法已經將非法生產銷售及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行為納入打擊範疇,涉罪者將承擔刑事責任。而用改裝手機等設備進行偷拍,也屬於侵犯他人隱私的違法行為。此前,一些地方法院已經判決相關案件。但商家採用上述隱蔽的方式規避監管,加上改裝手機偷拍難以被發現,熄屏也能偷拍的「強大功能」令人防不勝防,僅靠受害人自己收集證據報案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導致這類現象屢禁不止。
科技在發展,竊聽竊照設備也在不斷疊代更新。一部手機,經過改裝,就能夠讓個體所珍視的隱私受到侵犯。可怕的是,此類現象如果繼續蔓延,不僅侵犯公眾隱私,影響公眾正常生活,破壞社會安全穩定的氛圍,還可能侵犯企業商業秘密,危及國家安全和利益。因此,在發生一起案件打擊一起的同時,也要治理前置,推動全鏈條整治和打擊,構建全社會合力整治的氛圍,才能夠真正斬草除根。
治理的力度如何跟上?監管部門要加強事前、事後監管,事前對相關生產單位加強檢查、監管,給不法商家敲響警鐘,事後加大對相關犯罪鏈條的追溯。執法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對相關違法行為從嚴處理,切實守護公民隱私權。平台更無法「袖手旁觀」,要落實主體責任,不做違法行為滋生的土壤。電商平台搜索提示違法行為的做法值得肯定,但也應完善相關詞條管理,加大審核力度。社交平台要從嚴打擊相關銷售「偷拍神器」群及販賣偷拍照片的群,寄遞平台應加強安檢力度。同時,酒店、商場等偷拍高發場所要強化管理者責任,常態化檢查場所安全,對於發現用「偷拍神器」偷拍他人的行為,及時制止及報案。手機生產商也應重視此類問題,優化內部結構和外部設計,不給犯罪分子提供改裝的餘地。
如今,「防偷拍攻略」比比皆是。在此類現象被曝光後,可能也會出現「防改裝手機偷拍攻略」。但每個人不應該、不必要都成為「防偷拍」的專家。應該通過加大治理力度,斬斷相關產業鏈,給大家提供足夠的隱私安全保護屏障,讓骯髒的「黑鏡頭」消失,讓每個人都能坦然地活在陽光下。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 作者:樊悅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7bfb1f093bc8431e943a94ff94e40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