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好讀!5本中國政治史名著

2023-07-11   商務印書館

原標題:高分好讀!5本中國政治史名著

前些天,有讀者朋友在微信後台詢問,能不能推薦幾本中國政治哲學或者政治史的名著,當然可以。我們的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收錄很多歷史和政治類名著。

今天就先為大家分享5本高分中國政治史名著,幾乎可以說是閉眼入~~

歡迎大家收藏加購閱讀啦!

高分中國政治史名著

1.《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啟超 著

豆瓣評分8.7

新國新民,易世易天下

經歷對西方文明懷疑後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該書被翻譯成英文、法文,編入英國出版的「國際文庫」

墨家學說對梁啟超影響至深,他曾說:「我是心醉墨學的人,所以自己號稱『任公』,又自命為『兼士』。」

1922年10月下旬,梁啟超往東南大學講授中國政治思想史,11月21日突發心臟病停講。後將講稿整理為《先秦政治思想史》。

本書是1922年梁啟超先生淡出政治舞台,致力於學術著述和文化教育事業後,在東南大學講授「中國政治思想史」的講義。書中分析了儒、道、墨、法四大政治思想流派的哲學觀點與政治主張,論述了統一、寢兵、教育、生計、鄉治、民權等頗具時代意義的話題。反映了梁啟超在經歷了對現代西方文明的懷疑後,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努力。本書是一部先秦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名作,至今依然是了解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必讀書。

2.《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陳寅恪 著

豆瓣評分9.6

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代表作

中國中古史研究的傳世傑作

了解魏晉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必讀書

也是初學讀史者的入門書

沒完全看懂,但是有關唐朝皇城的那段印象極深,這就解開了為什麼唐朝的兵變多發生在玄武門之謎~

趕在離家前讀完了這本史學名著,真好,這兩個字是不得不說的話。簡潔而深刻,廢話幾乎沒有。從幾個小的視角論述了隋唐制度的演變發現及淵源。實為當代學術工作者必學之佳作。

作為一本寫於八九十年前的著作,其中的很多觀點如今已成史學通論,讀此書更重要的是學習陳先生是如何運用史料記載,讓史料自己說話來證明觀點的。

——讀者短評

本書系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撰寫於抗日戰爭的艱難環境中,《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從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諸方面分析構成隋唐制度的歷史因素,上溯漢魏南北朝、推綱挈領地說明中古歷史衍化變遷的脈絡。《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對唐代政治史作了極為精闢的論述。

李唐傳世將三百年,而楊隋享國為日至短,兩朝之典章制度傅授因襲幾無不同,故可視為一體,並舉合論,此不待煩言而解者。獨其

隋唐之制度雖極廣博紛復,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曰粱、陳,三曰(西)魏、周。

3.《中國政治思想史》

蕭公權 著

豆瓣評分:9.5

中國政治思想學奠基之作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扛鼎之作

運用西方實證治學方法

全面考量和分析中國政治思想史

開創中國政治思想研究新局面

富強為國策之主幹,君主為國政之中心。毀滅宗周,解散封建之政治離心力,至此竟轉化為促成集權專制之向心力。始皇之統一,不過因勢利導,以一王全局之專制,代七雄分地之集權而已。

——蕭公權

學術性強,更注重思想發展自身的理路。對人物的點評犀利獨到,讀完很受益。

學習中國政治思想史者不可繞過的經典。

——讀者短評

《中國政治思想史》全書共分五編二十五章,七十餘萬字,所取政治文獻的研究資料上自晚周,下迄辛亥革命,全文所論及古今學者六十餘人,文獻資料相當豐富。作者以政治學觀點就所選資料分類徵引,以夾敘夾議方式敘之,來龍去脈交代相當清楚,治學考證頗為嚴謹,對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作極有系統的敘述和分析。

4.《中國官僚政治研究》

王亞南著

豆瓣評分:8.3

剷除官僚政治的理論利器

我國第一部用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

系統地剖析傳統官僚政治的著作

1948年就能寫出此書,眼光何其銳利,受教了.

官僚制自有其歷史合理性,但是必須指出,東方官僚制與韋伯所謂理性官僚制非常不同,在這點上,西方官僚制理論對中華官文化解讀力度的確有限,正因如此,王亞南1943年和李約瑟深談後寫下了這本小冊子。粗線條概括:西方市場型社會VS中國官僚型社會。

——讀者短評

這本被作者自謙為「小著作」的書,闡述的卻是統治中國橫亘連綿竟兩千餘年之久的官僚政治的大問題。這本著作自1948年問世以來,迄今還一直激動著新老讀者,令人難以忘懷。

中國的官僚政治是過去兩千多年來讓中國人深受其害也深惡痛絕卻又對其缺乏認識與理解的大魔頭。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全書,看到官僚政治如何世世代代的延續、林林總總的表現、形形色色的變態等,但我以為最需要看明白的是這個萬惡的魔頭是 如何產生的?它為什麼能存續兩千年之久?它又是如何阻礙中國社會發展的呢?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它?

《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一書是非常成功的傑作。 雖然作者很謙遜地說這是經濟學研究之外的「副產品」,但正因為作為經濟學家有能從上層建築透視到經濟基礎底蘊的深邃目光,才能生動地把地主經濟封建制度的官僚政治形態,一覽無遺地突兀在我們面前。作者以如此的態度來審視官僚政治,我們也當以同樣的態度來閱讀和思考。

5.《中國近百年政治史》

李劍農 著

豆瓣評分:9.3

一部中國近代政治通史

史料之豐富,論述之詳盡

實為其他同類書所不及

寫的非常細緻,尤其是民初政局的分析值得細細品讀

精彩絕倫。作者親身投入革命,所以對當時事件的評論多一針見血,完全沒有那種流於表面的「書生看法」。正因投身革命,故作者下筆不能不帶感情。

分析鞭辟入裡,敘述娓娓道來,把握近百年來中國政治發展大勢,評騭政治人物之短長與政治事件之來龍去脈,如數家珍、如晤友朋,讀來不勝暢快之至!

對於這本書,可以用「詳盡、客觀、有條理、有見地」來描述。詳盡,李劍農生於1880年,這本書大致於1930年寫就,作者還親身參加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動,注意歷史材料的搜集,因此可以說書中的很多政治事件他都親歷親聞,因此能夠寫得詳盡細緻;有條理,軍閥混戰,政黨爭鬥,中國近代歷史實在是太過紛紜複雜了,把這些歷史理清頭緒找出脈絡,李劍農不愧一個出色的史學家。如果認為這書太過繁瑣瑣碎就把它放棄那真的是太可惜了,真正的歷史不是總是有趣的,要看客觀詳盡的中國近代史,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

——讀者短評

本書所述,起自鴉片戰爭,止於北伐戰爭,將這近百年來中國的政治變化分為三個段落:第一個段落為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這是列強入侵、新思想醞釀的時代;第二個段落為戊戌維新到辛亥革命,這是革命勢力不斷發展、滿清王朝最終覆滅的時代;第三個段落為民國成立到北伐戰爭,這是革命勢力與清殘餘的軍閥勢力鬥爭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