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大戰比亞迪?
昨天,看到了長城舉報比亞迪的消息,很感興趣。
然而勃勃點開,最後索然無味離開,我還以為比亞迪乾了什麼人神共憤的事情呢,原來就這?長城舉報比亞迪秦plus-dmi、宋plus-dmi兩款車型使用「常壓油箱」,排放不達標。
而比亞迪回應:長城所謂的檢測手段不符合國家標準,而且比亞迪的混動技術成熟先進,完全符合國家標準,歡迎監督和檢測......查了一下國家檢測標準,果然如此。
長城的工程師們反反覆復折騰了這麼久,就發現了比亞迪「整車污染物蒸發排放不達標」?這個事情有點好笑,以至於大家都在刷「長城認證了,比亞迪沒問題,放心買」。
雖然好笑,但也是事實,因為銷量不會騙人。
更重要的是,比亞迪汽車出場的時候國家監管檢測都是合格的,而你長城送檢的「不合格」,你比國家還懂?
實際上這個事情很好理解,首先國家法律沒有規定必須要用高壓油箱,只需要排放達到標準就行,隨便你用什麼技術.......因為比亞迪現在有大量DM、DMi、DMP的油電混動車型,很多車主因為懶,經常把混動車當純電開,以至於一箱油用不完,然後蒸發掉……但比亞迪有一項專利技術,用戶如果長期用EV模式行駛,那麼比亞迪混動汽車會自動啟動發動機清除碳罐油氣,所以說,人家不用高壓油箱也能解決這個問題,排放也能達標。
如果送檢的車輛經過某些「調試」,那麼長城弄出這樣的「檢測結果」也很正常。更何況,人家比亞迪也指出了,長城的檢測流程不符合國家標準,也歡迎專業公正的第三方機構、甚至是國家下場檢測……這波回應沒問題!
長城大戰比亞迪這事很有意思,最有意思是——在根本沒有實錘證據的情況下,一方面,幾位車評大V直接給比亞迪判死刑,他們似乎比國家監管部門還懂。
另一方面,各大平台都在瘋狂推什麼雅閣混動、奇駿混動的廣告軟文……三缸小電池都能吹出花兒來,我不知道他們自己尷尬不尷尬。
講屁話沒有用,什麼高壓油箱、常壓油箱根本不是重點,國家標準裡面也沒有強制要求「高壓油箱」,只要你達到排放標準就可以。
比亞迪的保養手冊上寫得請清楚楚,混動車輛油氣積累怎麼辦?開發動機燒掉就是了!而且比亞迪很多年前混動車型就已經能做到了,只要車子長時間用EV模式行駛,碳罐積累了油氣之後,車子會自動啟動發動機,採用HEV模式行駛,燃燒多餘的油蒸汽,而且會提示車主「正在發動機保養」。能用其他更好的技術手段解決問題,為什麼一定要用高壓油箱?自動啟動HEV清除油氣,難道不是技術創新嗎?
所以我不知道某些車評大V在扯什麼?「高壓油箱」就不積累油蒸汽了,燃油車你長期不開同樣會積累油蒸汽,而且你打開油箱蓋的時候就散到空氣中了!你不污染環境?
長城也是奇葩,舉報比亞迪的混動車型「排放不達標」,難道你家純燃油車比比亞迪的混動排放還低?
目前輿論的套路很簡單: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說比亞迪排放不達標,如果查不出來,那就是「上面難辦」!
總之不是比亞迪有問題,就是國家監管有問題。
反正話都讓你們說了,立於不敗之地。
不是,既然你們那麼喜歡「掀桌子」,為什麼不對你們天天狂吹的合資日系「減配防撞梁」、「使用低強度鋼材」、「安全性」、「劣質隔音棉」……這些問題來一次「掀桌子」呢?
我支持國內車企互相監督、互相「舉報」,希望它們都捲起來,這對於消費者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樣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安全、更環保的產品,更希望國內車企們能夠再努力一點,把德系、日系、美系都卷出去,讓帝國主義的車企、資本們少喝點血,讓中國的製造業工人多掙點錢,多吃點飯。目前第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超過了日本,世界第一,但比亞迪的占比還不算高,比亞迪要加油啊。
長城就更要加油了,長城曾經有很多優秀的產品,比如H6、H9、魏派、坦克300、坦克500,都是好車!去年的歐拉閃電貓,一款純電轎跑,在爛泥坑越野居然贏了路虎和霸道,產品力很足……但是當下長城應該把更多的心思用在產品力提升和市場研究上,而不是用於什麼營銷炒作上,什麼「初戀」 、什麼咖啡系列、楊笠代言、「原諒綠」、還有什麼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狗>男人,什麼手摸男模車展,什麼碰瓷營銷.......真的是敗壞了長城的口碑,並且直接影響了銷量,好好的產品都無人問津。
講實話,長城的車不差,真的就是被莫名其妙的自殺式營銷玩砸了。
希望長城能夠好自為之,多反思,多進取,早日銷量趕上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和他們一起痛擊日系德系的洋垃圾和智商稅。
大家看到銷量排行榜前五裡面,還有月銷兩萬多的軒逸,不覺得噁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