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錢!近30年後,菲律賓依然未能獲得F-16

2022-07-18     看航空

原標題:缺錢!近30年後,菲律賓依然未能獲得F-16

美國國防部安全合作局6月24日宣布,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菲律賓出售F-16戰鬥機AGM-84「魚叉」飛彈AIM-9X「響尾蛇」空空飛彈,以及 其他相關設備

這並不是菲律賓與F-16相關的新聞第一次出現。

早在20世紀90年代,時任菲律賓總統菲德爾·拉莫斯就曾經通過7898號法案,計劃採購36架第三代戰鬥機組成三個中隊,以強化菲律賓的空中力量——當時的候選機型中就包括F-16,其餘型號分別是F-18、「幻影」2000-5、米格-29等。

菲律賓對於戰鬥機的性能需求,主要源於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

菲律賓試圖對外形成「最低武力威懾」。尤其希望在處理與其他國家的領海領空主權爭議和衝突時,能有一支足以影響局勢的空中打擊力量,因此選擇戰機的性能重點就被放在了制空權爭奪能力和對海上目標的搜索攻擊能力。

第二方面

由於其國內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一般,島群式的國土分布又天然提供了各地割據的地理環境,這使得菲律賓國內常年存在各種有組織的犯罪集團,比如涉毒的軍閥化犯罪集團、尋求政治獨立的地方族群和基於不同意識形態的反政府武裝力量等。

這使得著菲律賓空軍有著很強的反叛亂和反游擊戰需求,在空中戰術上,體現為較強的近距火力支援和精確對地打擊需求。

在「養不起」較多戰術飛機的前提下,菲律賓新採購的戰機必須具備全天候的多功能作戰能力,尤其是能對地面和海上目標發起較為精確的打擊。

當年的麥道公司向菲律賓推銷F-18戰鬥機。

在當年的第三代戰機候選中,米格-29主要以更低的報價為競爭優勢。但菲律賓是熱帶海域上的島群之國,氣候特點是常年高溫、潮濕、鹽霧濃重。

在這種環境下,米格-29的可靠性和壽命都很難保證。尤其是在對地對海攻擊相關的多用途作戰能力上,該機更是處於劣勢。

此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突然爆發,菲律賓的經濟遭受重創,隨之與軍費相關的航空防務類開支也隨之枯竭,採購計劃被迫擱淺。

直到今天,菲律賓所拿出的任何採購計劃,在體量規模上都未能重現拉莫斯政府當時的水平。

F-5戰鬥機曾經是菲律賓的絕對主力,在進入21世紀後已疲態盡顯。

1997年之後,菲律賓空軍一直處於勉力維持的狀態。

雖然採購新戰鬥機、進行現代化升級的設想一直存在,但財政的壓力迫使這一設想一再擱淺……

這一局面直到2005年後才得到改變:隨著最後一架F-5戰鬥機由於機體壽命耗盡而不得不退役,菲律賓至此陷入了沒有戰機可用的境地。

在2005年到2012年間,雖然菲律賓對於新戰機的需求變得更強烈了,但是財政上並沒有變得寬裕。儘管外購計劃已經一再放低標準,包括允許採購二手戰機,但西方的現代化第三代主力機型採購費用依舊超出了菲律賓的經濟能力。

目前菲律賓擁有12架F/A-50戰鬥機,這批飛機從2015年底開始交付,2017年6月之前完成了全部交付。

也是 在2003-2005年間,韓國T-50系列輕型教練機完成研發並開始交付韓國空軍。

T-50及其戰鬥改進型F/A-50是基於F-16的基礎設計所衍生、系列化的輕型多用途教練戰鬥機家族。由於韓國當時急於開拓海外軍貿市場,在推銷T-50的過程中附帶了力度較大的優惠措施。這使得F/A-50成為了菲律賓「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在獲得12架F/A-50之後,菲律賓國內也有很多聲音表示,考慮到經濟壓力,繼續增購第二批12架F/A-50是更為實用的選擇。

但總體來看,認為「菲律賓需要更強大戰機」的觀點還是占據了上風—— 在2018-2019年之後,菲律賓的新戰機採購計劃最終鎖定 F-16JAS39兩個機型。

JAS39

JAS39是一款頗為成功的國際軍貿產品,已裝備多個國家。該機最大的特色在於:

維護保障上簡易高效;

使用成本較為低廉。

特別是對於菲律賓來說,JAS39所使用的RM-12發動機是美國F-404發動機的瑞典授權改進型號,和其現有的F/A-50具有非常高的後勤通用程度,這能省下相當多的成本。

但同時,JAS39省錢的關鍵之一,也是令其地位尷尬的原因:JAS39是一種使用中推發動機的 單發輕型戰機,這就意味著在載荷航程這樣的基礎能力層面,它實際上與F/A-50相差不大。

這就造成了二者在戰術定位上的尷尬情景:

在執行菲律賓境內的反游擊等作戰任務時,由於目標力量的裝備水平太低,JAS39和F/A-50實際使用區別不會很明顯。

但在執行制空制海任務時,航程所及的範圍內,JAS39固然能力要出色一些,但卻也飛不到比F/A-50遠很多的地方。

F-16V戰鬥機

因此, 從菲律賓的心態來說,最需要也是最想要的始終還是 F-16系列戰鬥機。

但歸根結底,問題依然在於菲律賓國內糟糕的經濟狀態使得它不能在正常的貿易規則下,獲得足夠採購F-16的財政能力。

出於經濟上的窘迫,菲律賓近年多次通過不同的渠道向美國「求援」,希望通過美國的「外國軍售」(FMS)和其他機制獲得援助性質的大額成本補貼——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菲律賓才有可能完成對F-16V的採購,否則就只能轉而考慮JAS39。

因此,菲律賓最終會選擇哪種型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是否願意提供援助。顯然,美國的決策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菲律賓能否服從於美國的東南亞戰略,並提供足夠大的外交和軍事價值作為回報。

排版:茹藝

策劃 | 文案: 候知健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深剖台灣F-16,需認真對待的「冤大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6ad9973c601f91649756e5d3911ec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