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你真的了解嗎,如何正確應對

2023-09-26     藥師華子

原標題:服用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你真的了解嗎,如何正確應對

華子發現,很多朋友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有一個相同的問題,他們會因為擔心藥物的不良反應,在血脂指標稍好一些的時候就想減少用藥劑量或是停藥。

華子告訴他們,在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或是用藥禁忌的時候,不建議減少藥量,更不能停藥。他汀類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並不高,日常治療時通常只使用低、中劑量的他汀,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較好地耐受,千萬不要因噎廢食。

一、正確理解他汀的作用

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膽固醇,是控制血脂的常用藥物。但他汀類藥物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甚至在長期治療後,可以使斑塊出現逆轉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具有不穩定性,有可能發生破潰,就會誘使血栓形成,是造成心梗、腦梗的主要原因,這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最大風險

他汀類藥物可以改善血管內膜代謝,減少炎性反應,增加斑塊的穩定性,減少破潰風險。還可以使斑塊密度增大、體積縮小,改善血管的狹窄程度,起到逆轉斑塊的作用

二、發揮藥效需長期用藥

在相關研究中,他汀類藥物最少要持續服用6個月以上,部分人的斑塊才可能出現逆轉,而大多數人的斑塊,需要持續用藥2~4年以上,才會出現逆轉

而且想讓斑塊逆轉,還需要將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降至足夠低才可以。現在大多數人的共識,是將LDL-C水平降至1.8mmol/L以下,最好可以降至1.4mmol/L左右,但不建議低於0.7mmol/L。

所以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時,需要維持較低的LDL-C水平足夠長時間,不能輕易減量或是停藥,除非出現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或是用藥禁忌。

三、正確理解他汀的不良反應

1、發生率很低:雖然「是藥三分毒」,但實際上大多數人都可以較好地耐受他汀,出現不良反應的只是極少數人,而且可逆,只要及時停藥就可以恢復。大家不要盲目恐懼,也不要因噎廢食,不要擅自減少藥量或是停藥。

2、肝功能異常:他汀類藥物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臟,所以在用藥時,可能會出現肝功能異常的情況,但並不意味著肝臟損傷。只要轉氨酶(AST、ALT)不超過正常上限的3倍,就可以繼續用藥,在減量或是停藥後,肝功能就會恢復正常。

3、不影響腎臟:他汀類藥物通常不會損傷腎臟,而且在長期用藥時,可以改善腎動脈的粥樣硬化,還會發揮出保護腎臟的作用。不過如果出現了罕見的橫紋肌溶解症時,有可能造成急性腎損傷。

4、肌肉的損傷:他汀類藥物有肌毒性,部分人會出現肌肉酸痛、乏力的情況。不過只要肌酸激酶(CK)不超過正常上限的5倍,就可以繼續用藥。有極少數人可能會出現罕見的橫紋肌溶解症,所以發現CK值進行性升高時,要及時停藥。

5、影響血糖值: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引起血糖異常,會輕微增加新發糖尿病的機率。但血糖升高不是停藥指征,使用他汀類藥物預防疾病的獲益,遠大於血糖升高的風險。也可以選擇匹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對血糖影響較小的他汀。

6、其他的症狀:服用藥物時,有可能出現胃腸刺激、頭暈、頭痛等其他不良反應,但這些不良反應通常較輕微,無需停藥。如果症狀較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更換為其他的他汀類藥物繼續治療。

總結一下,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可以很好地耐受,如果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或是用藥禁忌,不建議減量或是停藥。大家要正確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不要過度擔心,堅持長期用藥,才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66aded4bfe57099d2b16b6b0fdb62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