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了100多年的車臣,甘心臣服於俄羅斯,成了普京「私人打手」?

2023-08-17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剛了100多年的車臣,甘心臣服於俄羅斯,成了普京「私人打手」?

車臣與俄羅斯淵源頗深,兩國之間進行了長達100年的不間斷的戰爭,為何車臣現在對俄羅斯忠心耿耿?甚至淪為普京的「私人打手」?

車臣最開始的記載出現在7世紀,車臣的意思是「尋常百姓」的意思,在15世紀的時候,車臣開始向平原地區遷徙。

由於地形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好,在中世紀種植業為主的時期里,弱小的車臣成為周邊幾個國家爭相搶奪的一塊肥肉,有熟知的波斯、俄羅斯以及鄂圖曼。

在後來的發展中,鄂圖曼帝國開始入侵車臣,受鄂圖曼帝國文化的影響,車臣的大多數人開始投向穆斯林,但是又由於部分群眾信仰基督教與佛教,導致國內衝突不斷,車臣國內矛盾激化,不斷發生戰爭,已經到了人人皆兵的地步。

到了18世紀末,車臣不僅有內憂,還面臨著外患,葉卡捷琳娜二世發動了戰爭,打敗了鄂圖曼帝國,鄂圖曼帝國為自保,便將高加索地區割讓出去。

俄國對高加索地區擁有了高度的管理權,車臣也逐漸歸順了俄國,畢竟在沙俄的統治下,車臣國內的情況還是比較穩定的。

到了19世紀初,亞歷山大一世發起了對北高加索的戰爭,穆罕默德為方便抵禦俄國,便組成了車臣尼亞共和國,但是俄國的勢力太過強大,車臣尼亞共和國還是失敗了,從此,車臣便併入了俄國的版圖。

19世紀中期,俄國開始區別對待車臣,車臣大規模施行暴政,引起車臣人民的強烈的不滿,遭致了車臣人民的反抗,車臣地區又陷入戰禍中,但是車臣這次並沒有輕易屈服。

為鎮壓車臣人民,1875年,俄國派出軍隊抵達車臣,展開了大規模屠殺,俄國的這一行為導致了車臣國內分化成量大派別,分別是親俄和抗俄兩大派別。

1881年,車臣再次完成了統一,國內開始發展工業,不曾出現大規模的戰爭,但這一代價對車臣而言,卻是慘重的。

車臣長期處於戰火中,造就了強大的兵力,在世界上的戰鬥力也是很強的,為何偏偏屈服於俄國?這背後有什麼隱情?

車臣的國土面積雖然僅有1.5萬平方公里,與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彈丸之地。但就是這個彈丸之地,是中亞與歐洲連通的必經之地。

格羅茲尼還擁有俄羅斯通向外高加索的鐵路和公路,處於對外交通發展的必經之地,交通方便。

如果能夠將車臣收歸麾下,還可以省下石油運輸和建設管道的費用,在俄羅斯看來,車臣就是上帝賜給自己的禮物,一定要抓住機會,讓車臣俯首稱臣。

車臣人擁有著強烈的反抗精神和渴望獨立的自由,他們曾明確地向俄羅斯表示,「除非車臣人全部滅亡,否則,只要有一個車臣人的存在,你們就別想著有安寧,」車臣人也做到了,這個地區戰爭不斷,車臣人也在頑強抵抗著。

但同時,就俄羅斯來說,如果想再次崛起,必然少不了車臣,俄羅斯勢必要收復車臣,解體前的蘇聯經濟崩盤、政治混亂,葉爾欽上台後,不僅接手了前蘇聯的遺產,同時也繼承了這個爛攤子。

普京登上了俄羅斯的舞台較葉爾欽執政時代,普京對於俄羅斯的發展已經作出了巨大貢獻了。

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後,首先在政治上強調「俄羅斯思想」的重要性,加強國家的愛國意識和團結意識,真正的民主應該考慮到社會上各個階層的意願,還為官員們漲了工資。

在經濟方面,吸取葉爾欽執政的教訓,限制外額結算,保證了俄羅斯傳統價值觀,防止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對「俄羅斯思想」造成威脅,此外,還將經濟恢復的重點放在國內,降低稅率、增加養老金。

在軍事方面,普京擔任總統後不到兩個月,迅速出兵車臣,打響了第一次車臣戰役,1994年12月,車臣爆發了第一次武裝起義,俄羅斯派兵進入車臣境內,鎮壓車臣起義,這場戰爭持續了20多個月,但是車臣始終拒絕投降,以武裝反抗。

到了1996年,車臣武裝開始進行恐怖活動,在俄羅斯境內精心策劃了劫持人質案件,想要以此來強迫俄國撤軍。

為了保證人質的安全,俄國只好緩兵之計,先從車臣撤軍,這次的起義以俄羅斯失敗而告終,馬斯哈多夫在當選車臣領導人後,宣布車臣仍舊是獨立國家。

在第一次車臣戰爭失敗後,普京發起了第二次車臣戰爭,這次戰役,普京投入了巨大的代價,首先出動10萬人,兵分兩路進入車臣,普京還身先士卒,到達戰場上親自駕駛殲擊機,嚴重打壓了車臣的恐怖分子。

俄國還動用了大量的轟炸機和武裝運動,對車臣展開了軍事封鎖,大量的車臣武裝被消滅,俄軍控制了車臣。

隨後,普京在執政期間,將俄羅斯的武裝力量增加了13餘萬人,達到了115萬人。俄國取得了暫時的勝利,對車臣實行了直接治理。

車臣的武裝力量不攻而破,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車臣對俄國的仇視,車臣剩下的武裝力量仍然對俄國進行各種騷擾,採取游擊戰術,製造各種恐怖襲擊事件。

在911事件發生後,車臣恐怖分子似乎受到了鼓舞,製造的恐怖活動越來越多,從用飛彈擊毀軍用飛機,到挾持近千名人質,恐怖活動嚴重影響了國內的和平與發展。

在2002年,車臣恐怖分子占領了俄羅斯的一個劇院,在首都莫斯科開始進行恐怖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他們劫持了將近800名人質,對俄羅斯提出撤出車臣的要求。

但是俄國豈會束手就擒,國的俄特種部隊部署場地,立即採取了圍剿的行動,在莫斯科劇院內施放了麻醉氣體,解救出700名人質,餘下的100來名人質被車臣恐怖分子殘忍殺害。

在挾持人質後不久,車臣恐怖分子開始對車臣政府的毫無作為有所不滿,便將矛頭對準國內,他們便策劃了再一次的恐怖行動。

恐怖分子駕駛了兩輛汽車沖入了車臣政府大樓,而車上載有足量的炸藥,致使車臣政府大樓全部被毀,造成了80多人死亡。

卡德羅夫深感再這樣下去,車臣會徹底走向滅亡,民眾無法正常生活,國家也不再存在,這與民眾信仰的宗教是背道而馳的,於是,卡德羅夫開始尋求新的出路。

既然車臣國內已經無藥可救路,他便開始支持俄羅斯的軍隊,希望俄羅斯能夠給車臣帶來和平,使得百姓能夠維持日常的生活,而不是每天生活在炮火與恐慌中。

但卡洛德夫的這一舉動在車車臣恐怖分子的眼裡,是賣國的舉動,徹底激動了車臣恐怖分子,卡洛德夫受到了5次偷襲,但慶幸的是,都幸運地活了下來,加之普京的支持,卡洛德夫順利當選車臣領導人。

好景不長,2004年,卡洛德夫遭到暗殺身亡,車臣各種勢力紛紛抬頭,正在這時,普京親自前往車臣,接見了卡洛德夫的兒子,小卡洛德夫成為了新任的領導人。

普京在車臣動盪之際,不顧自身安危,親自前往車臣,為小卡洛德夫站台,導致小卡洛德夫化身為普京的小迷弟,在國內開始崇尚普京,在任何場合都力挺俄羅斯和普京,只要俄羅斯一出現動盪,車臣必然會跟著俄羅斯做一樣的選擇。

這也使得車臣和俄羅斯在百年的爭端中終於有了一個定論,車臣先甘情願地服從於俄羅斯,並唯俄羅斯馬首是瞻。

但在俄羅斯看來,車臣並不是那麼可信任的,畢竟每一個車臣人都是有自己的信仰的,是不可更替的,但是俄羅斯頻繁發起對車臣的戰爭。

在車臣看來,是俄羅斯對車臣的殖民戰爭,還是把俄羅斯定位為一個外來侵略者,而由於俄羅斯的進攻,不少車臣婦女的丈夫和兒子喪生在戰場上,他們自發搜集了數百卷的錄影帶,想要偷渡,以便向國際人權法庭控訴。

如果發生了上述的事情,俄羅斯該怎麼應對呢?車臣無論是歸順還是叛變,對於俄羅斯來說,的確是一塊燙手山芋,不定時的炸彈罷了。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踴躍說出自己的看法,我會儘可能多的去閱讀大家的看法,了解大家的想法,並儘量去回復大家的評論,與大家形成一個良好的交流循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60c76f8b799813a1f5a62df3404e9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