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歷史上的曠世奇才,大都是道家人物

2023-08-20     讀史

原標題:南懷瑾:歷史上的曠世奇才,大都是道家人物

點擊關注

凡是對任何一樣東西,立場不同,觀點就兩樣。

自己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異。

我們看中國歷史,漢、唐、宋、元、明、清開基立業的鼎盛時期,都是由三玄之學出來用世。

而且在中國歷史文化上,有一個不易的法則,每當時代變亂到極點,無可救藥時,出來「撥亂返正」的人物,都是道家的人物。

不過,他們有他們的一貫作風——「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幫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然後自己飄然而去。

——南懷瑾

以下為正文:

首先要說明,本文所說的道家人物,是指運用道家太極、陰陽辯證思維的人,是為了與儒家孔孟之道作區別,不是嚴格界定。

從周朝的姜子牙,漢朝的張良,唐朝的徐懋功、李靖,宋朝的苗光義,再到明朝的劉伯溫,以及諸葛亮、范蠡等,都是精通道家思想的人物,這些人物基本上都是傑出的軍事家或政治家。

法家,是道家的一個分支,獨立成派,主要運用於政治領域、國家層面。法家代表人物,如管仲、李悝、吳起、商鞅、秦始皇等,也都是傑出的政治家或軍事家。

在政治、軍事、外交領域,鬼谷子所創立的縱橫學,講述陰陽捭闔之道,更是培養了像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更是「一人怒而天下懼,一人熄而諸侯安,三寸之舌可抵百萬雄師」。

在陰陽思想指導下,了解戰爭的規律,中國的軍事家層出不窮。《孫子兵法》是其中集大成者。

明朝傑出將領戚繼光說他的軍事思想主要來源於易經,易道同源。

這些在政治、軍事領域的傑出人物共同的特點都是:在陰陽思想指導下,而且大都是戰爭頻繁或開國之初湧現出來的。

幾千年的中國歷史證明,這是必然,而不是偶然。

確實,從歷史文獻來看,所謂和平年代,傑出的政治家很少,反而大都是奸相,如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高俅、秦檜、賈似道,明朝的嚴嵩等。

也就是說,和平年代奸相輩出,而戰爭年代,傑出的政治家輩出,原因何在?

秦漢以降,二千多年的中國歷史,儒家孔孟之道逐漸占據主導思想地位,基本上與陰陽辯證思維沒關係,但一到戰爭年代,王朝末期,新王朝開國之初,戰爭頻繁,人們首先想到的要多了解兵法,以陰陽辯證思想指導的《孫子兵法》肯定是首選。

再說中國的陰陽辯證思想方式已融入到漢字和詞彙中,如利害、吉凶、禍福、好歹、進退、否極泰來、一分為二等,稍一激發,中國人的陰陽辯證思維方式就便湧現、迸發出來,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便大量湧現。

亂世能臣層出不窮,甚至不太識字的人照樣可以指揮千軍萬馬,從奴隸到將軍不斷重演。

為何道家人物,擁有陰陽辯證思維能力的容易產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甚至是曠世奇才呢?

因為陰陽是從自然規律中經過千萬年總結出來的,擁有陰陽辯證思維能力的人掌握了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能從宏觀上把握事物發展的進程,具有戰略眼光,能背負青天朝下看,能預知未來,未雨綢繆。

為何統治者尊崇儒家孔孟之道,而道家人物卻隱居山林?因為儒家思想可以極大的維護社會穩定,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所以受到統治者不遺餘力的支持。

而道家陰陽學說領域出來的人,都是擅長掌握各種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人,這其中就有很多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而這兩種人正是統治者最害怕最防範的兩類人!所以太平盛世,陰陽領域的人都懂得自我隱秘,逍遙於世。

那麼,如何在和平年代使陰陽五行思維方式的巨大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呢?具體如何做呢?

由於中華文明的陰陽辯證思維方式已經融入到漢字、古典詩詞和中華文化中,「百姓日用而不知」,自然掌握古典詩詞和中華文化肯定是基礎;

每個人都要關心國家大事,對政治、軍事不能陌生,自然《三國演義》和《孫子兵法》等是首選;

了解道醫基礎理論和指導思想,主要是陰陽五行、相生相剋,這並不是為了成為醫生。大醫治國,不為良醫,便為良相。治病和治國思維方式是一樣的,最好能結合中西方的對比,這樣就更容易理解。

以上三點是基礎,在這基礎之上才可能理解老子的《道德經》和老莊的其他著作。

理解了《道德經》,才有可能真正破解《易經》。

夫五運陰陽之道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大意是陰陽五行是宇宙的根本規律,是萬物變化的基本法則,是一切運動變化的源泉動力,是有關人生和死的重要準則,是不能不知道的)。

今日推薦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5915b36151df02e09daadf03a379c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