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戶,在影視圈存在很久了。
靠著人脈財力,能讓一個剛出道甚至以前都沒有表演經歷的人,一躍成為「一番」和主角。
這兩天熱播的《熟年》中,飾演「小姨何美蓮」的劉波兒,就是典型的關係戶。
詞條應該是才加上的,過往經歷一概不提,就寫了一句2023年參演了《熟年》。
這個角色戲份的多餘,到了觀眾完全可以跳過有她的鏡頭,也不會影響追劇的程度。而且劉波兒毫無演技可言,顏值在娛樂圈也很普通,可以說以一己之力,快要拖垮整部劇了。
有網友說劉波兒是導演的親戚,結果一查,該劇導演還真姓劉。
是不是親戚不知道,但劉波兒肯定是靠關係拿到這個角色的。
如今娛樂圈的「審美降級」,很大程度上是明星開始捧自己的子女,富二代「逐夢演藝圈」造成的。
閆妮2017年拉著女兒鄒元清演了一部名為《我是你媽》的電影之後,就開始明目張胆地帶女兒進組。
《山海情》《突圍》《外婆的新世界》里,都能看到母女同框的畫面。
張光北的女兒張思樂,儘管形象和演技都不太行,但也靠著父母的聲名,在《覺醒年代》《巡迴檢察組》中扮演角色。
但要提起影視圈裡資源過人的「關係戶」,20年前是「神仙姐姐」劉亦菲,如今是「京圈小公主」李庚希。
先說劉亦菲。
劉亦菲母親劉曉莉的眼光,不可謂不長遠。
在劉亦菲5歲那年,劉曉莉就讓女兒認了資本界的大佬陳金飛為乾爹,為女兒以後的道路,留了一條「捷徑」。
後來劉亦菲放棄跳舞想當演員,劉曉莉就找到來美國度假的陳金飛幫忙。
陳金飛看著已經亭亭玉立的乾女兒,沒有考慮太多,就著手安排。
陳金飛常年經商,做起事情來不但效率高,還很細緻。
他的判斷是,不能讓劉亦菲一上來就拍戲。這樣會受到業內和觀眾的質疑,而且沒有專業學習過表演,對劉亦菲以後的星路也是一種制約。
在陳金飛的運作下,劉亦菲以美籍華人的身份,在不用考中文只考表演的前提下,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的藝考。
靠著靚麗的外形和出眾的氣質,不到15歲的劉亦菲,被破格錄取,和江一燕、朱亞文、羅晉成了同學。
陳金飛甚至還留了「後手」,他還聯繫了一所國際學校,萬一劉亦菲沒被電影學院錄取,那就讓劉亦菲先補補文化課,然後再去藝考。
結果事情進行得很順利,在藝考成功後,陳金飛專門給乾女兒起了一個「劉亦菲」的藝名,並成立了影視公司,旗下簽約的藝人只有劉亦菲,「乾爹」的身份,也變成了經紀人。
剛上了一年的大學,陳金飛就給劉亦菲安排了出道機會——飾演「白秀珠」一角。
在原著中,「白秀珠」的人設並不討喜,這明顯不符合劉亦菲的形象和氣質,也對劉亦菲日後的前途不利。
所以編劇花了不少功夫,將並不討喜的白秀珠,改成了符合觀眾心理上能接受的人設。
能讓編劇改劇本的人,除了導演外,只有投資人有這個實力了。
就這樣,15歲的劉亦菲一出道,就和陳坤、董潔等當紅演員合作,在備受矚目的大劇中,出演了重要角色。
比起當年劉亦菲稚嫩的演技,她的顏值和氣質才是觀眾目光的焦點,大家被這個小姑娘的外形所吸引。
那個年代娛樂圈的「關係戶」和「資源咖」,起碼的條件是要長得好,氣質佳。
這一點和如今影視圈的「關係戶」,有著巨大的差異。
有了「白秀珠」這個角色打底,劉亦菲演藝事業的大門,也算是正式開啟了,然後還順利在《天龍八部》中飾演了「王語嫣」。
緊接著就是讓劉亦菲名聲大振的《神鵰俠侶》。
誰出演「小龍女」這個角色,是當年娛樂圈喜歡討論的話題。
先是傳出導演張紀中喜歡周迅,卻遭金庸強烈反對的消息。
然後又有了新人演員孫菲菲,將替代周迅出演「小龍女」的傳聞。
當時媒體用「逼走」「內定」這樣的詞,來展示影視圈的「殘酷」。
結果誰都沒想到,「摘果子」的人,是劉亦菲。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不得而知,但媒體用「陳金飛砸重金」來描述劉亦菲的「上位史」。
出演《神鵰俠侶》後,劉亦菲就成了「神仙姐姐」的代言人,直到20年後的今天,觀眾還是認可這一版的「小龍女」。
再加上強大的「關係」和「人脈」,劉亦菲的影視資源一時無人能敵。
2009年,劉亦菲獲封「四小花旦」的稱號。
劉亦菲能「出圈」,關鍵因素是陳金飛的運作,重要原因是她確實長得美。
畢竟那個年代當明星,長相氣質是第一道門檻,資本還處在「要臉」的羞澀階段,捧出來的明星,起碼在只看顏值的觀眾眼中,是被認可的。
可能陳金飛和劉亦菲都沒想到,20年後的娛樂圈,資本捧人已經到了肆意妄為的程度。
觀眾的感受不重要,我捧紅誰,與你無關。
於是就出現了如今影視圈資源好到爆棚的「關係戶」李庚希。
李庚希是17歲出道,靠著校園網劇《同學兩億歲》進入影視圈。後來她的事業發展之快,猶如開了掛一般。
《小歡喜》中她搭檔黃磊、海清,角色定位是「小女主」,該劇還是「上星劇」。
「雙女主」電影《兔子暴力》中,李庚希首登大熒幕就成為女一號,一舉將演了8年小配角才出演了電影《流浪地球》的趙今麥,甩到了身後。
隨後李庚希就成了常年「大女主」,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只要她出現,必定是戲份給足,鏡頭拉滿。
哪怕是在《雪中悍刀行》中因為氣質形象翻了車,但也不妨礙她在電視劇《超越》《漫長的季節》中,讓胡軍、沙溢、梅婷、范偉、秦昊等眾多「視帝視後」為其作配。
李庚希的資源,為什麼這麼好?
論表演理論和功底,高中畢業的李庚希,壓根就沒有系統學習過表演。
事實上,她考了一次電影學院落榜後,便索性躺平不再努力,反正背後有人,資源不愁。
論長相氣質,李庚希放在如今的娛樂圈,算不上拔尖的那一撥。
但也不能說她丑,她自帶「學霸」氣質,又有些許「叛逆」的味道,很適合出演青春偶像劇中「叛逆富二代」這類角色。
但也只適合這類角色。
所以她穿上古裝在《雪中悍刀行》中飾演「姜泥」後,形象翻車,口碑下滑,也是正常結果。
總體來說,李庚希作為資源爆棚的演員,無論在顏值還是演技上,是存在爭議的。
但這些外界的爭議,不影響她事業的發展,因為站在她背後的,是整個「京圈」。
「京圈公主」徐靜蕾,是她的幕後推手。
徐靜蕾和李庚希的父親是「故友」。
當李父對徐靜蕾說出自己女兒想當明星的想法後,徐靜蕾二話不說,就將李庚希簽到了自己公司,還抽出10個月的時間,教李庚希惡補表演技能。
李庚希的父親,生意做得很大,人脈也很廣。
所以徐靜蕾在得知李庚希要做演員後,想不通她這樣的條件為什麼還要進娛樂圈。
儘管搞不懂,但徐靜蕾還是傾力相助。
很多人之所以搞不明白徐靜蕾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能量,是因為對「京圈」這個圈子不了解。
咱們的影視圈,大體上分成了「港圈」「京圈」「西北圈」這幾個派別。
「港圈」已經落寞,就不提了。
「西北圈」喜歡搞文藝創作,以張藝謀、顧長衛等導演為代表人物。
「京圈」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先天優勢」。
這個圈子有很多「大院子弟」,不但個個背景深厚,而且喜歡抱團取暖,算是如今影視圈的「話事人」。
徐靜蕾,曾和「京圈大佬」王朔的關係非常親密,靠著這層關係,長相和才華並不十分出眾的徐靜蕾,成功獲得了「影視圈才女」的稱號。
隨後,在一部部熱播劇和電影的加持下,她便逐漸成了「京圈公主」。
而李庚希有了這樣的靠山,才能在資源上「吊打」張子楓、甩開趙今麥,成為影視圈耀眼的「小小花」。
其實李庚希和徐靜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顏值算不上美,也不能說丑,外表看起來乖巧又文藝,但骨子裡卻有些叛逆,都是屬於「顏值不夠氣質來湊」,戲路很窄的女星。
所以徐靜蕾力捧李庚希,實際上就是在捧「像自己的那個人」。
但如今不少年輕演員,往往不講「武德」,不但顏值不夠,表演功力也不足,某些言行還很不得體。
李庚希在拍完《小時代》後備受關注,結果就曝出她在公眾場合抽煙並隨地扔煙頭的消息。
這事要放在其他年輕小花身上,八成是要翻車的。但李庚希跑到綜藝上自嘲幾句,事情就翻篇了。
身高上也作假。
百科資料上李庚希的身高有1米73。
和1米72的關曉彤同框時,足足比關曉彤矮了大半個腦袋。
但這些負面,並不會影響李庚希的星途,「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在李庚希身上展現得一覽無遺。
李庚希和20年前的劉亦菲,同樣是「關係戶」,但如今的觀眾似乎對李庚希這樣的「資源咖」意見更大。
關鍵還是「實力和地位不匹配」造成的。
李庚希出道6年,演了各種大女主,但演技卻不見長進,適合她的只有「叛逆富二代」這種角色,再加上顏值身材「平平無奇」,讓她的質疑聲比當年的劉亦菲要大得多。
更令人反感的,是如今資本捧人,已經不考慮觀眾的感受了,呈現一種「我喂什麼你就得吃什麼」的狀態。
通過種種套路,為明星打造各種討喜的「虛假人設」,吸引了一大批低齡粉絲來為其站台。
哪怕被捧的人,實際上並不具備偶像資格,但在粉絲的「尬吹」和各種營銷文案下,呈現出一片「虛假的繁榮」。
對於這種現狀,普通正常觀眾能做的,也許只有「不屑一顧」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