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13輛國VI排放渣土車交付使用

2020-01-07     沂蒙晚報

綠色的車身,綠色的斗篷,密閉的廂體、智能的管理系統讓車內的泥沙再也不會肆意拋撒……2019年12月31日,我省首批國VI標準渣土車成功交付與臨沂市城區各渣土車運營企業,助推我市市政工程建設正式向環保化、智能化及最優化進軍。

記者了解到,交付使用的國VI排放標準渣土車共計13輛。該批國VI排放標準渣土車,對發動機、變速箱、車橋、車軸等模塊實現了改進升級。臨沂市城市管理局渣土辦主任韋曙光表示,該批國VI排放標準渣土車的交付使用引領了我市渣土車運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潮流,樹立了渣運行業新標杆。同時,也使我市達到全國渣土車排放最高標準。

滿足最嚴國六標準

治揚塵、降噪音、省油耗、強動力

「眾所周知,國VI標準即『國家第六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為了貫徹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減少並防止汽車排氣對環境的污染,保護生態環境,保證人體健康而制定的,也是國V排放標準的一次升級,就和我們用的電腦、手機一樣,用一段時間就進行產品升級換代了。」臨沂市蘭山區忠峰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闞磊告訴記者,公司交付使用的10輛國VI標準渣土車皆為歐曼2019款國六法規渣土車,該款渣土車滿足最嚴國六標準,採用濰柴藍擎WP12國六400馬力發動機,同時後處理系統採用DOC+DPF+SCR+EGR全新自主研發技術路線,可靠耐用,省尿素,在全面保障車輛出勤率同時,也幫助降低運營成本。

闞磊介紹,該批國VI標準渣土車針對使用工況將發動機風扇升級為電控矽油風扇,給整車帶來積極影響。「在揚塵方面,當車輛起步,發動機沒有全速運轉時,可有效實現風量控制,避免在工地引起巨大的揚塵;在噪音方面,風扇噪音是發動機噪音的一個主要來源,低溫時電控矽油風扇停轉,渣土車駕駛室噪音將減少7—8分貝;在油耗方面,風扇被動旋轉時必然會消耗發動機扭矩,增加發動機負擔。在有條件的時候關閉風扇,據測試百公里將省下2—3L油;在動力方面,風扇有條件旋轉必然消耗部分扭矩,根據具體情況調節風扇功率,可將扭矩最大限度地供給車輛運行。」闞磊說,該批國VI標準渣土車的交付使用,將有效提升城市清潔度,對環境影響降低到最低,避免造成二次污染,讓城市居民感受到整個環境舒適性。

除此之外,闞磊表示,在變速箱方面,該批國VI標準渣土車採用法士特X系列12檔工程版專用變速箱(12JSD220Q鐵),2200N·m的最大輸入扭矩為整車動力輸出提供充分的保證。同時,該批國VI標準渣土車的變速箱還針對工程車進行了齒寬加寬的特殊優化,在底盤可靠性方面也做了很大的改進,承載能力更大。

「由於長期塵土作業容易對人身體造成危害,而這款國VI標準渣土車充分考慮這一點需求,車輛經過高寒、高溫、密封性性能全方面提升。」闞磊告訴記者,該批渣土車在對電器系統進行改進同時,車輛從加寬臥鋪設計等方面著手,也讓駕駛員有了更舒適的休息空間。

全車6路攝像頭

監控車輛盲區和司機駕駛行為

揚塵是影響空氣品質、危害市民身體健康的污染源之一。為有效治理城市揚塵污染,進一步加強我市建設工程渣土運輸管理,進一步規範渣土運輸秩序,根據相關規定,臨沂市城市管理局要求所有運營建築垃圾運輸車輛安裝視頻監控和前端信息化監管設備,實現建築垃圾裝卸及運輸「點對點」全過程監管、全密閉化運輸,建立源頭管控、處罰嚴格、規範有序的建築垃圾運輸車輛管理長效機制。

記者從臨沂市城市管理局渣土辦了解到,目前,在臨沂市城市管理局登記備案的1452台智能渣土車,包括13輛國VI標準渣土車在車身上安裝了6路攝像頭。在駕駛員右前側的位置有一塊顯示屏,啟動渣土車後,車內的螢幕便會顯示6個攝像頭攝像範圍內的周邊情況,當轉向、倒車時,相應方向影像會變大,駕駛員看得清晰明了。

記者了解到,該批國VI標準渣土車的駕駛室內共配有3個攝像頭。「3個攝像頭分別分布在駕駛員的正對面、副駕駛的右前側和車玻璃的中間位置。正對著駕駛員的攝像頭,主要收集司機是否有疲勞駕駛、長時間視線偏移前方、開車時吸煙、進食、手持電話等情況;副駕駛上的攝像頭主要用於監控整個駕駛室內部的情況;駕駛室內的攝像頭主要用於監控車輛前方。」韋曙光說。

韋曙光告訴記者,第4個攝像頭位於車身右後側,主要用於監控副駕駛一側的盲區;第5個攝像頭位於車輛尾部,主要用於監控尾部的盲區,方便司機查看車輛是否存在砂石滴撒漏現象;渣土車頂部的攝像頭主要用來監控車輛頂棚的是否密閉。所有攝像頭的信息,最後全部匯總在駕駛室內的液晶顯示屏上,這些內容同時也會傳輸回臨沂市城市管理指揮中心,便於對違法行為進行監管。

「渣土車車身很高,在行駛過程中,光靠後視鏡不能看到所有角度的情況,車身新增攝像頭後,可以通過車內顯示屏實時了解車身周圍情況。」忠峰物流駕駛員呂士鵬表示,攝像頭安裝後,拓寬了駕駛員視野,自己駕駛新增攝像頭的車輛在道路行駛時發揮了不小作用。

不少駕駛員表示,新增車身攝像頭,通過後視鏡和攝像頭查看車外周邊情況的「雙保險」,能有效減少由於視覺盲區而導致的交通事故。這樣,既是對過往行人的安全負責,也是駕駛員自身的保護。

智能配置杜絕拋灑遺漏

實現綠色渣運

渣土車管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頑疾。記者了解到,針對駕駛員的不規範操作、隨意傾倒渣土以及車隊運輸效率不高等問題,該批國VI標準渣土車在智能監控方面更加嚴格,通過配裝車聯網系統,可對車輛位置信息、異常自動識別、運輸軌跡等實時數據進行全程紀錄與管控,實現車輛超速、環保蓋不密封、不按線路和地點卸貨及突發事件的實時監測,滿足對車輛行駛安全和環境的綠色環保要求,有效達成車輛、車隊智能集成化管理,避免了傳統渣土車超載、超速、撒漏及亂卸的弊端,一舉解決了車輛管理、運營效率與價值提升的問題。

「比如依託車聯網系統,我們可以通過可通過遠程定位系統對超速、車廂不密封、走錯路以及突發事件進行自動報警,及時糾正駕駛員錯誤操作。」闞磊說,這些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也將幫助運輸企業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同時,我市為加大渣土車管控力度,減少渣土運輸違規現象,創新實施數字化監管,建立智慧渣土管理服務平台,該系統可實現建築工地、渣土車停車場、建築垃圾消納場、商砼站和渣土運輸路線「四點一線」全過程智能化監管。

「哪輛車隨意更改行駛路線,都被實時監控;哪個路段出現廢土砂石滴撒漏及傾倒的痕跡,也可追查『元兇』......只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APP,就能實時查看渣土運輸車輛,同時,工作人員下班在家也可以隨時打開手機上的智能監控APP,對車輛的運行軌跡實行24小時動態管控。」韋曙光說。

至2021年底

全部更新國VI排放標準

記者從《市區建築垃圾和商砼運輸車輛整治攻堅方案》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將淘汰國III、國IV排放標準運輸車輛,現有國V排放標準車輛逐步更新為國VI排放標準車輛,建立市區建築垃圾和商砼運輸車輛智能化監管平台,實現建築垃圾裝卸和商砼運輸「點對點」全過程監管、全密閉化運輸,建立源頭管控、監管有力、處罰嚴格、規範有序的建築垃圾和商砼運輸車輛管理長效機制。

《方案》中指出,市城市管理局將負責組織建築垃圾運輸企業按照《臨沂市建成區建築垃圾運輸車輛管理規定》要求,以每年最低30%的比例,將現有建築垃圾運輸車輛更新為符合國VI排放標準的環保型全密閉建築垃圾運輸車輛,2021年底前完成全部登記備案建築垃圾運輸車輛的更新工作。同時,更新的車輛必須是制式全密閉車輛。

對已進行全密閉改造的國V排放標準建築垃圾運輸車輛,建築垃圾運輸企業也要在2021年底前更新為國VI排放標準車輛。(臨報融媒記者褚菲菲 通訊員朱孔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4BAiG8BMH2_cNUgLz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