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娃,活著就行」,又一次得到驗證。
9月4日,江西九江,邱女士家的寶寶剛14天,寶爸想知道孩子胖沒胖,長了多少。
可家裡又沒合適的工具,這該咋辦?
寶爸稍作思索,就趁著孩子熟睡的時候,從家裡翻出一個塑料袋,把寶寶直接裝進袋子裡,用吊鉤秤稱了體重。
熟睡的寶寶安安穩穩地躺在白色塑料袋中,絲毫沒發現,自己已經在父親的秤上過了一遍。
據寶媽邱女士介紹,寶寶出生時的體重是5斤8兩,寶爸稱出來的結果是7斤1兩,看到丈夫驚訝模樣感到很好笑,就將視頻發到了網上。
不過,網友們關注的焦點卻不是孩子的體重,而是爸爸帶娃的「安全問題」:
「沒有危險的時候,父親最危險。」
「寶寶內心:聽我說,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
事實也確實如此,寶寶剛出生14天,正是最脆弱、最需要寶爸寶媽謹小慎微的時候,把孩子放到塑料袋裡稱量體重,看似有趣,背後的安全風險卻不容忽視。
從網上看到這類帶娃場景,大多數人可能只是捧腹大笑,樂呵樂呵也就過去了,但對於新手寶爸寶媽來說,還是要多小心。
很多只是看起來不經意間的一件事,卻可能關乎孩子的生命安全,我們作為家長能做的,就是防患於未然,盡最大的努力給予孩子保護,從以下3大方面,幫孩子排除安全隱患。
飲食安全:小心嗆奶危險,特殊食物多注意
喂養小月齡寶寶的時候,大部分新手家長都會手忙腳亂的一件事,就是寶寶吐奶。
看見寶寶吐奶乃至於噴奶時,很多寶媽可能嚇得魂都沒了,特別擔心發生嗆奶危險。
寶寶之所以吐奶,與尚未發育成熟的消化系統以及進食方式有關係,絕大多數吐奶溢奶的情況都會在6月齡左右好轉。
如果孩子吐奶情況比較嚴重的話,我們可以在喂奶時,輕拍寶寶背部,排出吃奶過程中吞咽的空氣,或者是讓寶寶靠在自己身上直立一段時間。
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已經發生吐奶的話,千萬不要把寶寶直立抱起來,以免讓嗆住的奶流入寶寶肺部,儘量讓寶寶側身躺下,輕拍寶寶的後背來進行緩解。
等到寶寶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進食開始逐漸變得多樣性的時候,我們還要格外注意一些特殊食物。
比如大塊的生蔬菜、葡萄、聖女果等等,在不進行分割的情況下,可能會阻塞寶寶的呼吸道,引發危險。
再比如一些含糖量、含鹽量比較高的食物,也可能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要避免給寶寶食用。
睡眠安全:1歲以內不用枕頭,警惕潛在危險
對於寶寶的睡眠安全,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寶寶的脊椎形狀與成年人不同,所以1歲之前都不需要枕枕頭。
從生理結構上來看,成年人的脊椎呈「S型」,但寶寶的脊椎更像是一個「C」型,由於寶寶的頸椎這部分偏直,直接躺在床上,反而比枕枕頭更舒服。
因此,1歲之前我們都沒必要為寶寶準備枕頭,直接讓寶寶躺在床上就夠了。
尤其是某些標稱帶有「矯正頭型」功能的嬰兒枕,一定要有多遠拿多遠,以免引發窒息危險。
此外隨著寶寶月齡增加,睡覺也會變得越來越不老實,我們還要警惕一些潛在的環境危險,為寶寶創造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
比如注意嬰兒床邊的圍欄,防止寶寶長大後,活動能力增加,從圍欄處「越獄」被摔傷。
再比如注意睡眠環境的整潔,儘量避免在床上擺放毛絨類的陪伴玩具,防止寶寶被捂住口鼻引發窒息危險等等,都要多注意。
行動安全:營造安全環境,細心看護
當寶寶逐漸掌握爬行能力、直立行走能力,沉浸在爬來爬去和蹣跚前行的快樂時,很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做出冒險舉動,需要我們多小心。
此時,是寶寶最需要我們細心看護的時候,父母稍不留心,寶寶可能就會闖下大禍,發生意外危險。
這裡我們要儘量營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比如在地面上鋪設一些防滑墊、避免孩子接觸尖銳的物品、把水杯暖水瓶等危險品放到寶寶接觸不到的位置等等。
另外尤其要注意的是,對於某些藥品、不適合孩子吃的食物等等,也要放到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以免誤食引發危險。
當然了,哪怕家裡環境再安全,寶寶還是可能會做出一些讓人意外的危險行為,所以最重要的還是細心看護。
寶寶在家裡玩耍時,我們一定要時刻將注意力放到寶寶身上,切忌讓寶寶離開視線,以免發生危險。
結語:
寶寶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對於帶娃這件事,需要我們細心細心再細心。
尤其是某些習慣了粗枝大葉的新手寶爸,更是要多注意,千萬別把帶娃當兒戲,萬一真的發生悲劇,到時候只能後悔莫及。
今日話題:你覺得帶娃時還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