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源回族自治縣,隸屬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地處祁連山系東端,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地形複雜,高差懸殊。而提起門源縣,大多數人印象中最為深刻的便是門源油菜花。據悉,門源縣是青海省及西北地區的主要油料產區,由此,這裡的油菜花也成為了一種美麗而蔚為壯觀的人造景觀。夏日時節,走進青海門源回族自治縣,恰如走進一幅渾然天成的油畫。
新中國成立初期,門源縣農業耕作是傳統的「二牛抬槓」,農民收入單一,「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傳統農業的真實寫照。新中國成立以來,門源縣多舉措改善生產條件,由單一的青稞油菜籽種植向多元化種植髮展,農耕機械化也一路突飛猛進,成為助推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強大動力。曾經「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愁」的夢想變成現實,實現了從傳統農牧業到現代農牧業的轉變。
門源縣現代農牧業能夠取得這麼快的發展,除了國有農場的帶動之外,也有著不少敢於「吃螃蟹」的個人以及專業合作社的推動。其中,門源縣北山興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生壽,便是推動當地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突出貢獻者。
成功源於汗水的付出
時間迴轉到1992年,當時年僅17歲的李生壽跟隨著父母在家種地。當時雖然也有了一些農機設備,但只是解決了一部分農業種植環節,更多的依然依靠人工作業。年輕的李生壽深刻知道了什麼叫「一個汗珠掉地下摔八瓣」,因此他下定決心,要從事農機服務行業,讓父母乃至更多的農民告別這種艱辛的種植模式。
李生壽的決定也得到了家裡的支持,為此他開始學習駕駛拖拉機,並於不久後購買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台拖拉機。「當年我們用的都還是單缸機,現在看起來效率非常低,但是在當年總比人工作業要快多了。當年買一台拖拉機的費用還是比較高的,也多虧了家裡人的支持,不然我也取得不了現在的成績。」
在李生壽的努力下,經過30餘年的發展,他也從最初的一台單缸拖拉機發展成了如今擁有以1204、1654為主的11台約翰迪爾拖拉機和以W80、W100、W230為主的16台約翰迪爾聯合收割機的農機專業服務隊。如今,門源縣北山興源農機服務隊每年託管土地規模高達30000畝,農民再也不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耕作了,李生壽完成了他當年許下的承諾。
緣起二手迪爾拖拉機
當下,李生壽管理的門源縣北山興源農機服務隊,迪爾設備占據了整個服務隊的97%以上,可以說是當地迪爾設備保有量最多的農機服務隊之一。同時,李生壽還是當地最早購買迪爾設備的機手,成為了當地高端農機設備的引路人。
據悉,李聖壽的第一台迪爾設備購買於2006年,是一台二手JDT654拖拉機。而這台服役了至少20年以上的迪爾拖拉機,至今依然還在發揮著自己的價值。「05年以前我一直用的國產拖拉機,那時候就是感覺質量穩定性不好,總是壞,效率也不高,開著也累。後來聽朋友說迪爾的拖拉機質量非常好,而且開著也很輕鬆,於是我通過中間人購買了一台二手迪爾654拖拉機,一直用到現在了,這也是我後面一直購買迪爾設備的原因之一。」
同年,李生壽在親身感受到了迪爾拖拉機的質量可靠性之後,又購買了一台迪爾1048聯合收割機。同樣,這台購買於2006年的迪爾1048聯合收割機在每年的收穫季節依然馳騁在一片片的油菜和青稞地里。「很多人可能不信,這台工作了16年的迪爾1048聯合收割機依然每年能夠收2000多畝地的油菜籽和青稞,這就是迪爾設備的品質,無可替代。」
迪爾推動農機事業快速發展
正是得益於2006年購買的這兩台迪爾設備,李生壽的農機服務事業得以快速發展。在此之後,李生壽保持著每年購買一台迪爾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的步伐,不斷地擴大著土地服務規模。2008年,李生壽的農機設備已經達到了近10台套,他決定成立一個農機服務隊,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基於此,李生壽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2008年正式成立了門源縣北山興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李生壽的農機服務事業駛入了快速車道。如今,門源縣北山興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擁有迪爾設備近30台,社員30餘人,每年託管土地規模達30000畝,毛收入高達200餘萬元。
據悉,從2006年至今,李生壽乃至合作社購買的迪爾設備沒有一台被淘汰,每年的作業季全部出動,迪爾設備的可靠性深植人心。「我們現在每年購買農機設備,迪爾都是第一選擇。不光是我們管理層,社員和機手也都非常認可迪爾的設備,不是迪爾的設備他們都不願意開。畢竟迪爾設備質量可靠,很少需要維修,而且駕駛舒適性也更好,他們當然都願意開迪爾。」
繼續為農業現代化添磚加瓦
如今,在門源縣北山興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機庫里,有1台迪爾設備格外受到社員的喜愛,那就是合作社在2021年採購的迪爾W230聯合收割機。對此,李生壽表示:「雖然目前我們合作社的迪爾設備已經不少了,也基本能滿足周邊種植戶的需求。但是我們為了提升作業質量,依然在積極地採購迪爾最新的農機設備,這些設備能夠不斷地提升我們合作社的服務質量。」
通過去年的作業,這台迪爾W230聯合收割機收穫了近5000畝的油菜籽和青稞,收穫效率是以前1048的近兩倍。除了收穫效率更高之外,迪爾W230聯合收割機的損失率也非常低。「經過我們的對比,這台迪爾W230聯合收割機每畝地能比以前的1048多收30斤左右,說明他的損失率已經非常低了,種植戶對這台車的收穫效果非常滿意。」
正如前面所說,這台迪爾W230聯合收割機也是合作社的「團寵」。合作社的李師傅為了能開上這台迪爾W230聯合收割機可是費了不少心思。「這台迪爾W230收割機駕駛舒適性非常高,視野也很寬廣,開著非常舒服。很多機手都羨慕我能開上這台收割機,想要換著和我開,我當然是不會同意的。」李師傅表示。
雖然目前門源縣北山興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託管的土地已經高達30000畝,但是李生壽卻有著更高的目標。「我們合作社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農機設備相對來說已經比較落後,所以並沒有發揮出最大的動能。以最新採購的迪爾W230收割機舉例,收穫效率堪比兩台W80。因此,未來我們打算逐步更新一些最新款的迪爾設備,擴大我們的土地託管規模,為更多的種植戶帶來更好的農機服務,繼續為我們的當地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