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墓葬之謎:七口石棺出城門,身上佩戴尚方劍

2023-12-04     阿斗愛

原標題:包拯墓葬之謎:七口石棺出城門,身上佩戴尚方劍

包公名拯,字希仁,生於廬州合肥縣,死於北宋開封府,終年六十四歲。他為官清正廉潔,鐵面無私,不貪財賄,不畏權貴,名垂宇宙,氣壯山河。九百多年來,包拯的生平事跡一直為人民傳頌,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在合肥東郊大興集一帶,流傳著包公墓的三個傳說。傳說一、包拯生前執法如山,得罪了不少皇親國戚、王公貴人。這些人對包拯恨之入骨,想在他死後對其焚屍揚灰。包拯去世後由開封運回來,包氏子孫為了保護其遺骨,趕製了七口相同的石棺,同時由合肥的7個城門出殯,最後誰也不知道包拯被葬在哪裡。

傳說二、包拯的兒子性子非常犟,當地有句歇後語「包公的兒子——犟種」。包拯叫他往東,他偏要向西;臨終前,包拯吩咐兒子做口石棺材,以為這回可以睡進木棺。結果,兒子心想我一輩子都忤逆老子,這回父親的遺命不能再反著來了,於是真做了口石棺材。包拯睡在了石棺材裡,靈魂出不來,超不了生,所以後世再也沒有包拯這樣的清官了。

傳說三、包公墓里有四道門。第一道有暗箭,第二道灌水銀,第三道放著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第四道是包公棺槨,隨身佩戴宋仁宗御賜的尚方寶劍,尚方劍就是太歲,誰也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441b28ba3f9549c8fc0dec8e3ac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