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系列在內地16年,究竟經歷了什麼?

2023-06-09     電影情報處

原標題:《變形金剛》系列在內地16年,究竟經歷了什麼?

作者 / 無念

就在今天,《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全國上映了。這也是進入6月暑期檔以來,首部體量5億+的好萊塢大片,對於帶動市場熱度,意義重大。

然而,從票房成績來看,這部最新的《變形金剛7》似乎只能算是表現平平。零點場開出近一萬場的場次,但是票房卻僅有720多萬,而同期的另一部大片《速度與激情10》零點場票房有1900多萬。而要知道,2017年的《變形金剛5》零點場票房可有4200多萬,這中間還是相差了不小的距離。

這樣的成績不免令人有些唏噓。畢竟,從2007年第一部《變形金剛》電影在內地上映,到這一部,中間過去了16年,而這麼多年間,這個超級大IP更是曾經兩度登頂內地影史的票房冠軍。從昔日的20億天花板水平,到如今的票房基本腰斬,也不過短短几年光景。市場發展之千變萬化,不可謂不令人感慨。

這16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國內觀眾為什麼不愛看《變形金剛》系列了?這個系列還有「翻身」的可能嗎?

兩度登頂影史冠軍的超級IP

第一部《變形金剛》在內地上映時,是2007年。

2007年,那還是一個「但凡電影只要能破億就很了不起了」的年代,一整年的票房總共也才30億出頭。而《變形金剛》這一部電影,就拿到了將近3億的票房成績。雖然這並沒有打破此前《鐵達尼號》保持的影史冠軍票房紀錄,但依舊相當厲害了。

第一部大獲成功,趁熱打鐵,兩年後,《變形金剛2》就來了。

有了第一部的基礎,第二部受到的市場反饋顯然也就更積極了。影片上映後,《鐵達尼號》保持了11年之多的影史票房冠軍寶座正式易主,影片以4.27億的票房成績刷新了紀錄。雖然,這一紀錄只保持了半年。很快地,在同一年的年底,《2012》又把內地影史冠軍的票房天花板抬升了4000萬,來到了4.65億。

雖然回過頭去看,紀錄的創造就是為了被打破的。更何況,那本就是一個商業大片飛速發展、市場不斷擴張的階段。但即便如此,能夠打破卡梅隆「大船」11年之久的「壟斷」地位,這麼多年來,只有「賣拷貝」和他的機器人朋友們做到了

進入2010年,內地市場進入了單片10億+的年代。《阿凡達》的出現把內地市場的天花板水平直接翻了三番,直接來到了13億。如此強的「吸金」能力,不得不讓人感慨:還得是「卡神」!與此同時,徐崢的《泰囧》也成為了首部破10億的國產片。至此,國產大片也終於能夠叫板美國商業大片,跟「好萊虎」平起平坐了。

《阿凡達》在冠軍的位置上一呆,又是四年。直到2014年的《變形金剛4》的出現。

在這裡要提一句,中間上映的《變形金剛3》,內地票房也成功突破10億,並且是2011年內地市場的年度票房冠軍。不僅如此,《變3》還是好萊塢影史上第十部全球票房超10億美元的電影,以及派拉蒙公司歷史上首部突破10億票房的電影。

儘管「賣拷貝」曾表示《變3》將會是該系列的最後一部,但是誰會跟錢過不去呢?《變3》的又一次大獲成功甚至進一步加強了好萊塢和中國市場的緊密合作,他們不僅宣布將在《變形金剛4》中加入更多的中國元素,有中國演員出演,並將來中國內地取景。相信不少觀眾到現在還記得片中戲份不少的李冰冰,以及鏡頭一閃而過的韓庚等等。而且,由於《變4》來到中國取景,還帶火了重慶的武隆等地,成為了名噪一時的旅遊景區。

2014年,《變形金剛4》登陸大銀幕。或許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本片甚至還是當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閉幕影片,並在上海舉行了星光熠熠的首映典禮。影片正式公映後,首周三天取得6.3億票房,刷新了中國首周票房紀錄、首日紀錄和單日紀錄等多項影史紀錄。最終《變4》全球票房超11億美元,而光中國收入就超過3億美元(19.76億人民幣),為全球最高——是的,比北美本土票房還要高

又一次,「卡神」被這幫機器人打敗了。不僅如此,「賣拷貝」把內地影史的票房天花板抬升到了近20億的水平。而這距離第一部的上映,也才過去7年。

再往後,我們就來到了票房紀錄頻繁被打破的時期了。基本上接下來的每一年,都能誕生新的影史冠軍。2015年的《速度與激情7》成為了目前史上最後一部登頂過冠軍寶座的進口片。在那之後,國產片正式超過進口片,牢牢占據了影史票冠的寶座,「好萊虎」的名號也一去不復返了。

2017年,距離第一部《變形金剛》上映過去了整整十年,這個系列也正式迎來了第五部。《變5》並沒有複製《變4》的輝煌,不僅口碑堪憂,票房表現也只能算是勉勉強強。本片的全球票房僅有6億多美元,為系列最低,中國內地票房15.5億人民幣,也遠低於此前人們的預期。

在第五部的失利後,派拉蒙沒有急於推出下一部《變形金剛》正傳電影,而是拍了一部「外傳」作品《大黃蜂》。2019年初,《大黃蜂》在內地上映,反倒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和市場反饋。豆瓣7.0,內地票房11.49億,都還算是不錯——當然,只是相對這一部單獨的作品而言。

但老實說,即便是這樣,到了這裡,變形金剛這個IP也已經成為了「強弩之末」。此時的國內市場環境跟往日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國產片票房天花板更是突破了50億的大關,進口片市場也早已重新洗牌。論你這個IP再怎麼花樣翻新,恐怕也很難回到當初了。

變形金剛IP沒落了嗎?

其實,現在回過頭去看《變形金剛》這個系列在內地發展的十幾年,與其說是這個IP選對了時機,不如說是內地市場的發展選中了這個系列

所以,與其問:為什麼國內觀眾不愛看《變形金剛》了?倒不如問:《變形金剛》還能怎麼拍啊?

要知道,在最早的時候,「變形金剛」指的只是由美國孩之寶公司(Hasbro)與日本特佳麗公司(TAKARA)自1984年開始合作製作的玩具產品系列,也就是大家見過的那些會變身的汽車人玩具。而很多人小時候看過的《變形金剛》動畫片,說白了只是當年為了促進玩具銷售而製作的動畫作品,沒想到這一招火了,不僅拉動了銷售,更帶來了收視率,這才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和成本,去製作了更多的動漫、電影等相關作品。

所以,在2007年第一部《變形金剛》上映時,曾經那些以變形金剛玩具和動畫片作為童年回憶的孩子們,也已經成為了2、30歲的青年人。這部電影對他們來說,當然成為了最好的情懷見證。

對於大多數內地觀眾來說,那時候哪裡看到過這個啊?看一堆機器人在大銀幕上咔咔變身、哐哐打架,震耳的轟鳴音效和頂級的視覺體驗,這可太嗨了。所以,某種程度上,《變形金剛》就是當年國內觀眾對於好萊塢超級商業大片最頂級的完美想像。直到現在,第一部《變形金剛》在豆瓣上依舊有8.3的高分,這對於一部商業大片來說,基本上可以算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峰」了。

這也是為什麼,《變形金剛》系列能夠在當年的短時期內俘獲觀眾的心,並且登頂內地影史冠軍。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該系列的局限性也很快顯現了出來。

首先,外部環境來看,在2010年以後,內地電影市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神速。銀幕數、影院數量、上映影片數量的不斷上漲,人民的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於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國內電影工業的不斷進步等等,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觀眾的思維,決定著市場的導向。內地影史紀錄的締造者,從《2012》的不到5億,到《阿凡達》的接近14億,將近三倍的增長,只花了一年的時間,這樣的增速是驚人的。

那是一個人們對於大片、對於電影這個兼具造夢體驗和娛樂屬性的「玩意兒」瘋狂渴求的年代。所以,在當時,國內工業水平尚不足以完全支撐觀眾的需求,並且好萊塢的特效大片也還沒有完全「泛濫成災」的時候,觀眾們只能「饑渴」地飽食一切他們能夠獲得的美餐。而《變形金剛》這個系列剛好就趕上了市場大力發展的這陣東風。

《變形金剛》系列用三部作品,花了不到五年的時間,在內地市場建立起了10億票房的基本盤。並在第四部,藉助跟中國元素的友好綁定,助推這部作品實現票房翻番。這是漫長的一步棋,當然也是頗有成效的一步棋。不過,別忘了,不只是《變形金剛》這個系列在發展,整個市場大環境也在劇烈發展之中。

2007年第一部上映的時候,內地全年大盤只有30億;到了2014年第四部的時候,全年票房已經逼近了300億,翻了10倍。而《變形金剛》這個系列單片的體量增長速度,顯然是趕不上整個市場體量的增長的。更何況,觀眾們的選擇越來越多,《變形金剛》不再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好萊塢大片了。

其次,從內容層面來講,《變形金剛》系列在內地也經歷了一個口碑不斷消耗、受眾不斷流失的過程。暫且不說豆瓣評分的接連下滑,第五部甚至已經降到了4.9分。對於大多數非情懷的路人觀眾來說,真的能分得清大銀幕上一堆亂打的機器人們誰是誰嗎?如果特效已經不再是觀眾們選擇的唯一標準,故事和角色也無法吸引到更廣闊的路人盤觀眾的話,那口碑的下滑是顯而易見的。

而且,同樣是以IP取勝,相比漫威來說,《變形金剛》這個系列越來越不「吃香」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同樣是在內地市場的十年,《變形金剛》是在逐漸消耗市場和情懷,而漫威則是在培養市場和情懷。

這應該不難理解。對於大多數變形金剛粉絲來說,情懷固然是加分項,但並不能反覆支撐人們的消費行為,尤其是在情懷本身並沒有隨著時間增長而變多的情況下。最早的那批變形金剛粉絲們,到第五部上映的時候很多已經人到中年,早已不再是電影市場的觀影主力人群。而漫威從第一部2008年的《鋼鐵俠》,到2019年的《復仇者聯盟4》,花了十年時間來建立一個個浩瀚開闊充滿想像力的宇宙,塑造了一個個豐富立體的角色,經過這麼久的相處,這些英雄們早已參與進了無數人的生活,觀眾很難不被這樣的故事打動。

當然了,現如今的漫威也多少有點陷入到了後繼乏力的「消耗情懷」的階段,這或許是所有超級IP在不同時期和代際之間都會面臨的困境,只能說它們都各自剛好遇上了內地電影市場飛速發展的這十幾年,某種程度上或許也是一種「命運使然」吧。

說了這麼多,平心而論,情報君當然希望這部最新的《變形金剛》能夠大賣特賣,繼續保住這個系列在內地10億的底盤。進一步說,情報君希望所有進口片都能夠取得意料之外的好成績,畢竟現在的進口片生態實在是太冷清了。進口片賣不動,對整個市場一點好處都沒有,因為這一塊占比的缺失是無法從國產片上彌補回來的,至少現階段是這樣,沒了就是沒了。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們似乎也不得不接受,一個個曾經的超級大IP,如今逐漸沒落,失去昔日的影響力。這裡面有時局變化的偶然,更有時代發展的必然,輿論環境的變化更是你我普通人難以控制的。當然,每個年代都有屬於那個年代的流行經典,也會有那個年代的「變形金剛」或者「漫威」,未來的市場又究竟會怎麼樣,現在的我們也不得而知,只能希望它越來越好吧。

時代總歸是在發展的,人也要向前看。但,有些東西逝去了,我還是很懷念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3e896695523cba745ae287eca20e4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