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上將最講情誼,卻被最不講情誼的上將出賣

2022-08-27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這位上將最講情誼,卻被最不講情誼的上將出賣

陳儀,字公洽,為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還當過浙江、福建省主席,是軍政兩界重要人物。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為人很講情誼。

陳儀出生於浙江紹興,19歲東渡日本留學,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光復會,與秋瑾、蔡元培、蔣百里、蔣百器、蔡鍔等人結識,他與在仙台學醫的魯迅先生交往較多,最為要好。

但是,他與魯迅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個擁蔣,一個反蔣,但兩人時有書信住來,或登門晤談,交往持續30年之久。

魯迅曾贈他《唐宋傳奇集》,他贈魯迅《歌德的書信和日記》袖珍二卷本。在陳儀的書櫥里一直陳列著《魯迅全集》,有空閒就拿出來翻閱。魯迅逝世時,陳儀電告蔣介石,提議舉行隆重的國葬。

但,此舉未得蔣介石的准允。

儘管如此,魯迅去世後,人們送他「民族魂」旗幟,自發為他送葬,葬禮宛如國葬。

——因此,有人說陳儀是國民黨軍中最講情義的將軍。

然而,這樣一位國民黨名將和政界要人卻死於待之甚過兒子的國民黨另一位二級上將——湯恩伯之手。

陳儀與湯的關係很深。

湯恩伯也是浙江金華人,出身很苦,跟著人家也跑到日本留學,結果幾個月就沒錢了,只好輟學回國,籌集求學經費,陳儀聞訊,資助他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8步兵科學習。湯恩伯學成回國後,沒有工作,陳儀又推薦其到南京總司令都任少校參謀。後調到中央軍校任大隊長和上校總隊長。1932年,陳儀又向何應欽推薦湯恩伯為第89師師長。湯視陳儀為親生父親。

不料,1949年當陳儀準備起義投向光明時竟然被湯恩伯出賣,被蔣介石逮捕。

1948年秋,作為時任浙江省主席的陳儀認為國民黨敗局已定,不願浙省遭受戰火蹂躪,民眾遭殃,經過與中共秘密談判,達成了叩頭協議,改變浙江省保安團,迎接解放軍渡江南下。對於各方要求加強軍事防禦的說法,陳儀在省府會議上說:

「共產黨不是日本人,我們不能以對外作戰的辦法來對付。國內的軍事防空沒有必要,可以緩辦。」

在準備走向新生的時候,陳儀沒有忘記帶上湯恩伯。1949年1月27日,陳儀特派外甥丁名楠帶親筆信去上海,要湯恩伯準備起義。

不料湯恩伯卻將陳儀的密信,一面攝影寄往行政院,一面把原信送奉化向蔣介石告密。有關人員立即向陳儀報告,請他從速採取措施,以策安全。

但是,陳儀認為湯恩伯不會出賣他,表示懷疑說:「恩伯和我的關係,你們是知道的,他簡直是我的兒子。」

陳儀萬萬沒料到湯恩伯就是這樣的無情之人。

2月17日,廣州行政院根據蔣介石的密電,宣布改組浙江省政府。陳儀和他的親信一律被免職。陳儀嘆氣說, 「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他辦完移交後,即去了上海,隨即被特務逮捕,次年6月被殺害。臨行刑時,軍士捧來一盤食物和一瓶酒。他拂袖而起說:「用不著,走吧!」

兩個軍士上前挾扶他,他將兩手一摔,拒絕了,昂首闊步走出去。到了刑場,他安祥地下車,回頭對執刑人說: 『向我頭部開槍。」邊走邊說:

「人死,精神不死!人死,精神不死!」

陳儀被殺害時67歲。陳儀被殺害後,各方對忘恩負義的湯恩伯一派指責,稱之為「最忘恩負義的無情上將」。

陳儀在解放戰爭的最後時期選擇準備起義,跟共產黨走,雖然事敗被蔣介石殺害,但是他追隨光明的精神,確實沒有死。後來,他被中共追認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貢獻出生命的愛國人士」,並獲得烈士稱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3bfc388312099307d415b8ab4139a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