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老虎遇上熊貓會怎樣,是否會吃掉熊貓?

2022-08-04     動物奇趣社

原標題:在野外老虎遇上熊貓會怎樣,是否會吃掉熊貓?

在野外,假設大熊貓和老虎相遇,它們只會互相作揖,在一決高下後,不分勝負,隨即分頭離去。

大熊貓作為一種中型猛獸,它可是我們的大寶貝,老虎作為一種大型猛獸,它可不是我們的乖乖虎。按理說,老虎的戰鬥力是優於大熊貓的,可要分具體情況。

熊貓的來源和分布

大熊貓作為哺乳綱食肉目科下的熊科動物,它是熊不是貓,是和熊站在一起的猛獸,在熊科裡邊,大熊貓的戰鬥力僅次於北極熊和棕熊。

這是大熊貓進化後的結果,而大熊貓的祖先,是猛獸一族,在800萬年前,始熊貓同劍齒虎、森林古猿等猛獸一起出現,它們曾經還組過隊,拜過把子,在那個年代,它們就是森林裡的絕對王者。

在史記中也有相關記載,據說大熊貓曾經還作為蚩尤的專屬坐騎,四處征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蚩尤那個年代,大熊貓被稱為「食鐵獸」,足見它的厲害。

隨著地質和氣候的變化,始熊貓也在逐漸進化,它們變得不喜歡吃肉了,相傳和大熊貓同時代的猛獸都滅絕了,大熊貓沒有競爭對手,沒有施展拳腳地的地方,它時常感到寂寞,所以轉行開始吃素。

發展至今,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境內和陝西秦嶺一帶,在吃素的進化過程中,大熊貓酷愛吃竹子,對於又干又柴的竹子,大熊貓啃的津津有味,樂此不疲。

大熊貓有一副憨憨的神情和笨拙的身軀,隨時掛著黑眼圈,賣萌是它的獨有標籤,它是我國的特有物種,在公元685年唐睿宗時期,就可能成為我國的國寶了。

至今已在地球上生活了約800萬年的大熊貓,已經成為世界和平的形象大使,截止2020年,野生的數量達到了1800多隻,圈養的達到400多隻,受威脅程度等級已經成功由瀕危降為易危。

老虎的分布

從大分布來看,老虎和大熊貓一樣,也是亞洲獨有的物種,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絕對有過交鋒。

現存的老虎只有6個亞種了,其中東北虎作為我國東北地區的特有物種,它基本上沒有出過圈,所以它和大熊貓不可能相遇。

印支虎、馬來虎、孟加拉虎和蘇門答臘虎是國外的虎種,可能會有少許出現在西藏高山地區,它們也和大熊貓沒有相遇的機會。

最後是華南虎,它是最有可能和大熊貓相遇並且戰鬥過的虎種,華南虎雖然已經在野外滅絕,可它活躍的時候,在華南、西南、華中、華東等地區都有它的身影。

現在大熊貓活躍的地區,曾經就是華南虎的主要地盤,可現在華南虎滅絕了,大熊貓還存於世,從專家在野外發現的大熊貓化石印記來看,它並沒有華南虎的齒印,這難道沒有打鬥過嗎?我們不妨假設它們相遇,會是一種什麼關係呢?

大熊貓和老虎的pk

上面說道,大熊貓在熊科中的戰鬥力排行老三,既然和華南虎沒有交鋒的案例,我們就以其它熊類和老虎的戰鬥,來分析大熊貓和老虎的pk情況。

根據相關報道,東北虎經常和黑熊鬥毆,老虎偶爾偷襲捕殺熊,熊也時不時跑去搶食老虎的獵物,斗得不相上下。

同時也有記錄,孟加拉虎也經常和懶熊相遇,孟加拉虎不會和懶熊戰鬥,更多是趕跑懶熊搶食食物,懶熊也懶得和孟加拉虎搶食,走開就是了,可以說為互不干擾。

東北虎之所以經常捕熊,是因為東北地區有蹄動物稀少,在學術界稱之為,生物境內有蹄動物丰度不同,正因為這樣,東北虎勢必會和熊產生被捕和捕殺。

換作曾經的華南虎,生存在華南地區,有蹄動物丰度也是比較低的,因此中國境內的老虎都有可能對熊展開捕殺,大熊貓也不例外。

上世紀八十年代,專家發現臥龍保護區的金錢豹就有捕殺熊貓的案例,其實金錢豹是不吃熊貓的,但能捕殺的獵物越來越少,吃鬣羚、林麝等動物的豹已經淪落到吃竹鼠的境界,為了生存,只能對熊貓下手。

1974年至1981年,專家就在臥龍發現豹殺死了五隻年幼熊貓,隨即專家立即研究豺這種動物,畢竟豺在臥龍保護區內,屬於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它不但可以殺死年輕熊貓,還可以打敗成年熊貓。

隨後研究發現,三四隻小豺群就能攻擊老邁和雌性的大熊貓了,也有村民在樂山黑竹溝目擊豺群捕殺熊貓的案例,最後熊貓力不從心,來不及上樹,只能慘死在豺群的利爪之下。

同時,也有熊貓逃跑的,這時跑路的熊貓,雖然遺傳了祖先的體型,可沒有遺傳祖先的威風,常常也能聽見熊貓進村啃食山羊,熊貓滾下山啃食玉米等報道。

豺狼和豹子攻擊熊貓,也是迫於生活壓力,反觀老虎,它體型比較大,需要進食更多的食物,攻擊力也遠超於豺狼和豹子,因此,曾經的華南虎肯定會頻繁捕殺熊貓。

回到東北虎和黑熊的爭鬥上,它們是華南虎和熊貓爭鬥的升級版,在貓科和熊科上,華南虎和熊貓都比東北虎和黑熊小一號。據研究發現,雌性東北虎很少捕殺熊,只有雄性虎才可能對母熊和小熊下手,對於成年公熊,老虎也不敢惹。

因此,在野外時,華南虎遇見大熊貓,也可能只對老邁和年幼的大熊貓下手,對於成年的雄性大熊貓,華南虎也只能作揖後離開。

熊貓能驅趕老虎嗎?

放在大熊貓吃肉的年代,老虎是不敢接近的,可如今大熊貓改行吃素了,性情也變得溫順可愛,碰見老虎的話,轉身逃跑是它的作風。

可惹怒了大熊貓,它也能讓老虎付出一定的代價。

研究表明:大熊貓的咬合力達到1300N,裂齒咬合力1851.9N,老虎的兩項數據為1472.1N和2164.7N,獅子為1314.7N和2023.7N,大熊貓略遜於獅子和老虎。

牙齒鋒利,咬合力強,賦予了大熊貓強悍的戰鬥力,也有報道稱,大熊貓生吃過鐵片,這一點基本可以秒殺老虎和獅子。

除了一張鐵嘴外,大熊貓還掌功深厚,野外大熊貓體型在1.2~1.8米之間,體重在60-130kg左右,它的掌功比黑熊、懶熊還要厲害,一隻成年大熊貓面對豺群圍攻時,可以一掌將30kg左右的豺狼拍出2~3米外,站也站不起來。

可大熊貓的弊端也很明顯,面對體重在120~150kg,體長在2.3~2.5米的華南虎,它幾乎無招架之力。

第一,大熊貓的嘴太短了,戰鬥過程中很難咬到對手,這讓它的咬合力大打折扣。

第二,大熊貓的爪子也較短,要是一掌落空後,面對華南虎的利爪,只能硬抗,殺傷力又折損一截。

面對攻擊時,大熊貓常依靠皮糙肉厚的特點防禦並逃跑,它們圓圓的身軀,論下坡逃跑,沒有動物能追得上。

其實,在動物世界裡,食肉動物始終是優於大部分吃素動物的,以熊貓的同宗棕熊為例,它經常從老虎口中搶食,老虎還拿它沒辦法,這和它吃肉有關。但熊貓幾乎不吃肉了,它就失去了捕食獵物的獸性,遇見時,逃跑就成了它最妥善的活命辦法。

綜上所述,老虎和熊貓相遇,熊貓的反抗能力相對較弱,被吃掉的可能性比較大,可野生華南虎終究沒熬過大熊貓,反而自己先滅絕了,放在以前,誰吃誰還不一定呢!說不定,華南虎就是被大熊貓大量咬傷,不治而亡的。

假設東北虎來到熊貓領地,我們該怎麼辦?

如果東北虎真的走出了東北,來到了西南地區的熊貓領地,那真是世界奇觀。我們也只能遵守大自然的演變規律,做到不干涉,順其自然為好。

說不定平時溫順的大熊貓面對東北虎的挑戰,會把它們的獸性激發出來,也有可能激發它們的繁殖能力,在野外,為了生存,改行吃肉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這終究是理論,東北虎不會來,熊貓也不會100%吃肉,出於對國寶的保護,人們干涉是必然的。例如,曾經潘教授就在豺狼口中救下一隻熊貓,養好傷後又放回山林。

總的來說

熊貓已經在進化中性情大變了,源於它們體內「T1R1」基因的消失,熊貓們也逐漸對肉喪失了感覺,現在的熊貓,只鍾愛竹子,吃肉更多是迫於無奈。

它們也在漫長的自然環境中,練就了一身逃跑本領,上樹、滾坡是它們的技能,跑不掉時,身體擠壓,熊掌出擊,是最後的求生慾望,它們現在已經變得怕怕的。

而老虎作為食肉動物,捕殺是它的生存技能,以戰鬥力來看,老虎可以輕鬆地戰勝老邁和年幼的熊貓,面對成年雄性大熊貓時,老虎也只能和熊貓過過招,互相傷害後怏怏離去。

現在,我們已經失去了野生華南虎,這是時代下的悲哀。而大熊貓在強有力的保護下,已經成功由瀕危降為易危,又是時代下的歡喜。

目前唯一能做的,是要持續改善野生大熊貓的棲息環境,同時,也不要過多干涉豺狼、豹子等熊貓的天敵,畢竟,大自然講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當有一天,豺狼不到10隻時,它反而會成為瀕危保護動物。

大家覺得,通過人工飼養華南虎,隨著數量的回升,還能有放虎歸山和大熊貓搶食的一天嗎?歡迎留言探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19d427b62a7c00f624e3893824f5e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