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上線,國產純電動MINI明年走向世界

2023-09-08     每日汽車觀察

全新電動MINI Cooper剛剛在慕尼黑開啟世界首秀,關於這款車國產落地的確切消息今天就傳來了。

寶馬官方口徑:全新的三門MINI Cooper和一款全新的MINI緊湊型跨界車,計劃在光束汽車工廠相繼投產,供應國際和國內市場。國產MINI純電動車型將於2024年出口海外市場。

光束汽車,一個久違又熟悉的名字。

2018年,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簽署了一份合資協議,將在中國成立一家股比為50:50的新合資企業,生產MINI電動汽車,這家合資企業就是「光束汽車」。

50:50的股比使得雙方皆可以自由且公平地進行決策,這也是彼時與以往中國車企合資模式的區別之處。

此外光束官方信息中「共同研發產品且共享研發平台是這次雙方合作的重點」也預示這種獨特的新合資企業模式不僅在生產層面,還包括雙方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進行純電動汽車的聯合研發,而不是像此前一樣簡單地將國外車型本土化生產。

彼時寶馬方面則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MINI品牌戰略性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要素就是必須實現在中國生產純電動MINI汽車,這是MINI品牌邁向電動化的重要步驟。」

2019年底,光束汽車項目在江蘇張家港正式啟動,項目總投資為51億元人民幣,年標準產能為16萬台,預計擁有約3000名員工,而工廠建設周期預計為2020至2022年。

按照原有計劃2020年開工的光束工廠應該在2022年就已經建設完成,但一晃數年過去,顯然整個光束汽車規劃的進度,並沒有按部就班的發展。

畢竟時間到了2023年,此前關於光束汽車後續進展的消息還是一度寥寥,但好在如今雖遲但到,基於光束汽車,下一代純電動MINI 將在2024年從中國出口。

從寶馬官方表態中看到,目前基於光束汽車生產將有兩款寶馬純電產品,一個是慕尼黑車展亮相的全新MINI Cooper,以及一款緊湊型跨界車。

在純電動方面,其實MINI COOPER SE在2019年就已經推出,只是出身在MINI傳統的英國牛津工廠,和生產傳統MINI的生產線共線生產,技術則來自寶馬集團Dingolfing和Landshut的電動汽車技術中心的MINI COOPER SE,毫無疑問和寶馬純電車一樣只是一款「油改電」車型。

不過雖然是「油改電」,但不同於其他傳統品牌的電動化轉型,MINI帶上「電」在汽車市場還是挺受歡迎的。

2022年,MINI品牌全球銷量共計29.2萬輛新車,其中純電車型MINI COOPER SE銷量增長了25.5%,達到43744輛,占MINI品牌整體銷量的15%。

而在更早些時候,2021年,MINI品牌全球銷量30.21萬輛,同比增長3.3%,其中MINI Cooper SE全球銷量達到3.49萬輛,同比增長了98.2%。

所以市場的反饋是,人們對於購買一台純電的MINI並不拒絕,但另一方面的情況此前電動MINI的生產效率有些低下。此前MINI品牌負責人Stefanie Wurs甚至親自表示英國牛津考利工廠沒有為電動汽車做好準備,需要進行翻新和投資,原因主要在於和燃油車的共線生產。

對於當下的MINI品牌而言,基於光束汽車來生產全新純電動MINI車型的好處是明顯的。

一方面是在光束汽車,一個全新的純電平台產線生產效率必然高過牛津工廠的油電混線生產,2024年從中國出口的下一代純電動MINI或許會見證一個中國速度。另一方面是,MINI Cooper SE即便銷量好,也只是一台「油改電」車型,未來基於純電平台原汁原味的純電產品或許才是MINI品牌真正電動化的全新開始。

而基於光束汽車,一則將可以為MIIN開啟新的生產速度,其次或許不僅僅只是產線的轉移,或許也可以為MINI孵化一個真正的純電平台產品。畢竟寶馬自己目前也沒有純電平台,其真正的純電平台要在2025年量產,但長城是掌握純電動平台技術的。

中國車企的純電平台加上一個國外品牌在當下就有成功的範例,比如奔馳和吉利各持股50%合資的Smart,這份名單里未來可能還會再加上小鵬和大眾。

只是對於已經上線的光束汽車而言,背後的寶馬和長城最終是否會讓其再複製一遍Smart的範例,還是僅僅只是MINI自身純電動產線的轉移?這其中技術合作的深度有多少?靴子還未落地,或許未來基於光束生產的另一款產品—全新的MINI純電緊湊型跨界車誕生時,答案就揭曉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13fdf189d9789addc6cae694494f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