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頻道《生財有道》關注云陽
9月5日19:00
記得一起觀看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贊
視頻詳情
麵條起源於中國
已有兩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
大江南北對於麵條的做法
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重慶麵條也在其中占據了相當多分量
在雲陽
很多人的一天是從一碗面開始的
[油鹵烏雞面]
韭菜鋪底,加入半碗高湯,再加入煮好的麵條,這樣一碗油鹵烏雞面,作為門面擔當,每天賣掉上百碗不成問題。這家「念湯記烏雞面」麵館能夠成為雲陽本土第一家小面品牌,跟陳美洲的經營理念緊密相連。
今年42歲的陳美洲,出生在雲陽縣後葉鎮的一個偏僻山村,很小就外出打工,嘗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1998年,他應徵入伍,炊事班的工作不僅塑造了他堅強的體魄和意志,也讓他堅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做好美食。
現如今「念湯記」在雲陽已經有了多家店鋪,還順帶做起了旅遊商品,後葉記憶稻香風味魚、茶香風味烏雞等「雲陽禮物」和雲陽面這張名片一起走向了全國各地。
[包面]
雲陽人酷愛吃包面,類似於北方的餛飩。
雲陽董老四包面,一家開了70多年的老店。每個清晨的香味流轉,總會讓食客們的腳步如約而至。董老四包面傳到董俊成的手裡,已經是第四代了,每天雷打不動5點開門。
雲陽包麵皮薄餡少,再拌上焦香的辣子,風味更為綿延。看上去,濃墨重彩;吃下去,麻辣鮮香,傳承著不變的老味道。
因為包面的外形像狗耳朵,所以雲陽人又親切的把包面叫做狗耳朵。2013年,冉紹軍把這個包面的暱稱註冊成了商標,開起了狗耳朵包面。
冉紹軍從麵皮入手,改良口感,可以說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現如今已經開起了多家分店。
食葉草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播種當月即能收割,再生能力強,生長快,一次播種可穩定高產25年,又被稱為「長壽草」,雲陽人把它榨汁混入了麵條中,提升了麵條的附加價值。
麵條中加入食葉草,提升了麵條的售價,種植食葉草的農戶多了增收的渠道,消費者也有了更多口味上的選擇。食葉草面也只是其中之一,葛根面、西紅柿面、荷葉面、紫薯面、胡蘿蔔面,雲陽人把麵條做出了各種花樣。
一碗雲陽面,吃出思鄉情。現如今的雲陽人把「面」做到了淋漓盡致,從地頭到餐桌,從麵條到包面,開餐館、打品牌,形成自供自給的產業鏈,讓更多人了解雲陽面,推動雲陽各類特色產品發展銷售。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央視財經頻道《生財有道》
9月5日19:00播出
來源: 央視財經
編輯:熊美玲
責編:劉太興
終審:鍾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