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橫掃了今年的艾美獎,強烈安利

2019-09-26     牛牛影視創想

又一年艾美獎落幕。

由於學習奧斯卡不設主持人,頒獎典禮少了插科打諢,顯得有些平淡。



作為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艾美獎有三大類別:

劇情類、喜劇類、限定劇。

劇情類最佳劇集,由爛尾的《權力的遊戲》獲得。



劇情類最佳男、女主角,分別給了比利·波特《姿態》、朱迪·科默《殺死伊芙》。



最佳限定劇,毫無意外地被《車諾比》拿下。



限定劇最佳男、女主角,則給了賈雷爾·傑羅姆《有色眼鏡》、米歇爾·威廉士《佛西與沃登》。



而至於喜劇類,基本被《倫敦生活》橫掃。



最佳喜劇類劇集、喜劇類劇集最佳女主角、喜劇類劇集最佳導演、喜劇類劇集最佳編劇,統統收入囊中。

菲比·沃勒-布里奇,一人捧走三座獎盃,差點拿不下了。



她的獲獎感言頗為有趣。

拿到最佳編劇時,說,「寫作非常痛苦,我寫作的理由就是這個獎啊!

沒過多久,領最佳女主角時,又說,「演戲非常痛苦,我演戲的理由就是這個獎啊!

幽默本色不改。

小編要強烈安利這個大寫的才女——

《倫敦生活》

Fleabag


三年前,BBC 和亞馬遜合作了一部迷你劇。

本來只準備試試水,沒想到一播出就是軒然大波。

畢竟從前的英劇都是慢條斯理、娓娓道來、道具精緻、逼格十足。

但這一部,偏就不走尋常路:

女主婊浪賤,還時不時打破第四面牆,來一段內心os吐槽給你看,變成了行走的彈幕。

犯起混來也是六親不認的節奏,在精緻的倫敦活成了異類。

一部如此英式喪氣風,卻又骨子裡反叛英國的 6 集迷你劇,就這樣加入「神劇」行列。



今年,第二季終於回歸。

一出手在豆瓣拿下了 9.5 的高分。



比起第一季,本季的評分更加亮眼,因為製作團隊太太太突出了!

編劇和女主依然是由菲比·沃勒-布里奇一人兼任。

有了上一季的鋪墊,她的實力有目共睹。



這位長得美就算了,偏偏還才華橫溢。

在《倫敦生活》季終的間隙,她跑去寫出了《殺死伊芙》第一季的劇本,提名了艾美獎最佳編劇,還做了《殺死伊芙》第二季的製片人。


三位主創的紅毯同框


不僅編劇功力亮眼,做起演員也是不落下風。

每次露出犀利狡黠的小眼神,你就知道,她又戳破了一派和諧的表象。



奪得今年奧斯卡影后奧莉維亞·科爾曼,繼續在第二季中出演綠茶繼母,和女主針鋒相對。



甚至《神探夏洛克》之後被無數觀眾念叨的「莫娘」——安德魯·斯科特,也加入了本劇豪華大禮包,在第二季中扮演了一位離經叛道的神秘神父



不過都出到第二季了,女主還是沒有名字,只有一個外號——Fleabag(英文劇名也是這個)。

意思是藏污納垢的跳蚤、邋遢鬼。

這個名字,簡直和中文譯名《倫敦生活》,天差地別。

不過看著看著,就發現這倆名的反差,形成了絕妙的諷刺。

在第一季中,女主的生活一片狼藉。

和周圍的姐姐姐夫、老爸繼母、新歡舊愛、也是格格不入,屢屢碰壁。

約炮成癮,跟帥氣男生共度春宵;

對方卻另有所圖,搞得女主忍不住懷疑自己——



男朋友每次分手都會邊哭邊大掃除,所以什麼保潔阿姨根本不需要的,想清理的時候提一次分手就夠了。



總是空虛欲求不滿的她,看歐巴馬演講都忍不住興致大發,惹得男友憤然離去。



這絕對是歐巴馬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開著生意慘澹的咖啡館,總有人心安理得地來蹭電,什麼都不點。



合作夥伴兼密友小波,在男友出軌後意外「自殺身亡」。



精英做派的姐姐,也跟自己合不來。



姐夫還總想來占便宜。



連老爸,都被繼母妻管嚴,面對深夜前表露真心,懺悔求助的女兒——



沉默半晌只說出句:你這是隨你媽。



本以為隨著劇情發展,女主會逐漸和姐姐找到默契,和老爸開始心靈溝通,和喜歡的男生共諧連理。

結果現實啪地來了一記響亮耳光:

姐姐選擇相信猥瑣姐夫,順便揭了一把女主的舊傷疤;

老爸還是那個妻管嚴,給女兒下了逐客令;

喜歡的男生表白了,可對象不是自己;

唯一的心靈港灣閨蜜小波,在車禍中喪命,而自己也算是罪魁禍首之一。

女主終究,在精緻的倫敦,活成了這樣「眾叛親離」的樣子



不論是空虛寂寞中的放浪形骸,還是周遭人視而不見的冷漠,都讓這齣喜劇背上了現實的負重。

很多人總結,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第一季,那麼應該是「孤獨」。

在偌大的城市裡,在每天刺激又沉悶的生活中,不被人理解的孤獨。



而比起第一季後期的鬱結,第二季中,所有的諷刺,都來的更為尖銳暢快。

這一季的主題詞大概是「虛偽」。

畢竟,開篇就是一場強有力的群戲——家庭聚會。



這幅場面和之前的《完美陌生人》,簡直如出一轍。



圍坐一團卻心思各異,一看就有好戲要上演。

果然,這邊廂每一個人都拿出了十足十的精神,來維持表面的和諧。

這不就是一場花式虛偽的大型展示現場?

老爸和繼母非常刻意地秀著恩愛。

繼母超開心地用著皮草包包,還要假意向鄰座的神父懺悔。



老爹第一次貼心地伸出援手,補上女主的生日禮物。



結果打開才發現,送來的不是錢,是一張心理諮詢優惠券

這做派還真是和上一季一脈相承。

而姐姐,倒是沒落下去芬蘭的工作機會,只不過還是選擇了每天往返倫敦。

明明累得要死,還要做出一副享受家庭的表情。

酗酒的姐夫也帶著膩死人的假笑,宣布了和姐姐的造人計劃,驚人地表示自己正在戒酒。



前一秒,所有人還在吐槽餐廳的飯難吃;

下一秒面對服務員的詢問,又換上了稱讚的表情。



英國人的表面功夫,加上家人之間說不清的尷尬過節,在宴會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女主這次倒是出人意料地乖巧,沒有滿嘴跑火車,也沒有擾亂「溫馨」的氛圍。

就是得隔幾分鐘跑出去抽根煙,從詭異的假面聚餐出去透透氣。



整桌上唯一像個正常人的,就是這位毫不避諱髒話的神父。


它橫掃了今年的艾美獎,強烈安利


他像上一季的女主一樣,耿直承認了自己的孤獨。



也因為自己特殊的家庭背景,戳破了繼母的偽善。

而女主這邊,表現乖巧的原因,是發覺自己已經不在乎家庭這些破事。

拒絕了用性來填補空虛,開始節食、運動。

這一季的海報里,女主和豚鼠都自帶聖光。



一個是被看不起的邋遢鬼,一個是帶著動物本性也遭人嫌棄的寵物鼠。

如今看來倒是只有她和它,閃耀著一絲沒有被世俗虛偽污染的神性。

在這部啼笑皆非的黑色喜劇里,「虛偽」和上一季的「孤獨」,恰恰形成了連貫的映射。

眾叛親離,挑戰規則是孤獨;

虛與委蛇,把酒言歡是合群。

那些躲藏在規則標準之後的強者們,大概也會畏懼孤獨。


文章轉載自:影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xFpbG0BJleJMoPMPd9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