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邁入和平的新時代,歲月褪盡了槍火硝煙的底色。在香洲,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曾為捍衛祖國每一寸神聖的赤土,穿梭於硝煙和生死之間,歷經戰火浩蕩的洗禮;他們,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沒有恃功自傲,在社會、群眾需要的地方,繼續發揮著黨員先鋒作用,在社區公益活動,在城市管理的崗位上,都閃現著他們的身影,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們,不忘初心,穿著日常便裝,卻從未脫下心頭軍裝,在新時代中自強不息,自力更生,繼續發光發熱,再創「戰績」。去年香洲老兵宣傳工作開展順利,今年我們也將繼續走進更多老兵。
讓我們一起,聆聽老兵故事。
【珠海香洲老兵故事】第十六期
崔喜偉
範金坤
黃鐵強
姜建偉
羅勇
徐加新
張席文
1
張席文:永不褪去的革命軍人本色
張席文,
1993年入黨,入黨26年,
退伍後入職淇澳管理區武裝部擔任參謀。
張席文於1990年12月新兵入伍,由於表現優秀,他經過預提班長集訓後,回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珠海警備區船運大隊,擔任新兵連班長,負責新兵培訓。
1992年張席文被安排去內伶仃島進行海訓,「三伏天三層皮」,七月的內伶仃島海域,地表溫度高達40℃,張席文與其他戰士每天泡在海水裡,迎著海風,頂著烈日泡了一個多月,完成從「陸上猛虎」向「浪里白條」的蛻變。回到大隊張席文寫了入黨申請,隨後調到船運大隊司令部警通班任班長,當時島上走私頻繁,作為警衛不放過一個可疑人員,盤查可疑人員,防止外敵有可乘之機,保護部隊營區的安全,維護營區秩序。
張席文當兵期間參與了多次的火災救援,曾參加中山板芙山火救援。當時現場火勢巨大,張席文一身消防服,一個消防盔,一把鐮刀就向烈焰滾滾的山頭進發,上山砍樹製造防火隔離帶,珠海警備區出動上千名官兵,終於保護了人民安全。
種種表現突出,張席文1993年成為正式黨員,年終成績優異被評為個人三等功,1994年參與學雷鋒活動,評為學雷鋒標兵。1996年被評為珠海市優秀團干,1997年被評為珠海市淇澳管理區先進工作者,1999年被評為珠海人武戰線先進個人。作為社區黨員,他多次被選為社區兩委成員,源於不求回報的精神,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來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軍人本色不變,他還積極參與抗災救災,隨著最強的颱風「天鴿」登陸珠海,張席文第一時間出現參與救災行動。在平凡的生活上,張席文共參加黨員志願活動100多場次,多次受到社區的表揚。低調的張席文卻只說:「黨給我榮譽,是激勵我永遠做黨的忠誠戰士。其實,榮譽應當歸功於黨的培養,歸功於革命烈士。在和平年代,我將更積極投身社區服務,參加志願救災服務,不能驕傲自滿,更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向黨伸手,應當一輩子為民做好事。」
2
黃鐵強:平凡又不凡
黃鐵強,
1978年為響應國家號召,投身到火熱的軍營,
在廣州軍區41 軍122師366團服役三年。
1979年參加「自衛反擊戰」,
在28天戰鬥當中,從廣西一路反擊至越南高平,
在這場反擊戰中,勇打頭陣,榮獲「團嘉獎」。
1981年,結束3年部隊生活,黃鐵強同志由一名退伍軍人轉變為一名普通員工。離開部隊多年,黃鐵強依然保持著軍人的生活作風。在工作崗位上,他盡忠盡職,努力成為單位的中堅力量。工作之餘,他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為社區公益事業做貢獻。
1996年黃鐵強成為了黨員隊伍中光榮的一員,他堅持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退休之後,黃鐵強並沒有賦閒在家,而是將軍人自我奉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發揚光大,主動加入了社區志願服務的行列,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維持交通秩序等志願活動。在每次的颱風期間,他都會積極參與颱風救災救援工作;努力做好帶頭作用,定期組織退伍老兵到海邊清理白色垃圾,關心看望困難老兵等。
如今,黃鐵強同志雖是一名退休老兵,但仍然保持軍人本色,繼續發揮餘熱,為社區發展奉獻出力量。
3
範金坤:為群眾奉獻綿薄之力
範金坤,
1982年12月成為
廣西軍區邊防一師一團三營七連戰士,
因優秀表現獲爆破標兵、先進紅旗手、參戰嘉獎、先進標兵等榮譽稱號。
在自衛反擊戰中,範金坤被派到了越南戰場。他回憶道:1984年4月8日正在進行激烈的炮擊戰,我的任務是掩護所在團偵察隊越境偵察。當時小隊深入越方境內十餘公里,面對地形複雜、山高霧陡的嚴峻考驗,隨時遇敵的高危風險,只有家國情懷的信念支撐著我們繼續前行。經過兩天兩夜艱苦卓絕的跋涉終於完成了掩護任務,但在渡河撤離的過程中不幸被敵軍發現展開了激烈的交鋒,炮火沖天,我們小隊全員視死如歸、奮力反擊,終於成功脫險無一傷亡。
範金坤(左一)在戰場上與戰友留影
三年軍旅生涯,在範金坤的心裡永遠是一個感嘆號,它永遠存在於範金坤心靈的深處,影響著他的一生,成為他生命中最難忘的人生經歷。
如今,範金坤脫下軍裝,加入前山街道退役軍人公益性崗位,來到南沙灣社區工作。他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關心時事、政治,認真學習黨在各個不同時期的重要思想,主動定期的向黨組織進行思想彙報。儘管自己經濟上也不寬裕,但只要轄區內的困難家庭需要捐款,他總能積極參與,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
2017年「天鴿」颱風席捲珠海時,昔日家園滿目瘡痍,範金坤同志與社區工作人員帶著志願者們一起投入到災後重建工作中,頂著烈日,冒著大雨,奮戰一線,從未喊苦喊累,他的無私奉獻的精神,獲得了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2017年9月1日,範金坤同志(左一)積極投身社區災後重建志願服務活動
「一朝參軍,一生光榮,一人參軍,全家光榮。我將繼續發揚軍隊的優良傳統,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繼續為社區,為珠海奉獻一份我的綿薄之力。」範金坤說道。
4
崔喜偉:戎裝換警服
崔喜偉,
1991年12月入伍,
在珠海武警支隊服兵役,中共黨員,三級警長,
現任拱北口岸公安分局民警。
1994,崔喜偉同志從部隊轉入公安隊伍後,安置到公安分局機場分局工作。在基層基礎工作中,崔喜偉不斷夯實治安業務基礎,積極配合上級板障山2018整治行動、「颶風2018」和警衛、航展等大型安保工作,在履行本職工作認真主動作為,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018年,崔喜偉同志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在大型安保活動期間,他的工作任務是在制高點觀察有無安全隱患,在分局經歷多次的演練過程中,他提出了個人觀點,其發現制高點工作任務視野開闊,但存在安全隱患及盲區,同時並向大隊提出建議,制高點的崗位民警應配備望遠鏡來解決視野盲區問題,該建議被採納,並取得較好的效果。
生活中崔喜偉遵紀守法,廉潔自律,並時刻以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的身份和人民警察神聖職責要求自己。他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宗旨理念,用平凡與堅守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堅毅忠誠。
5
姜建偉:退役志彌堅,換崗勁更足
姜建偉,
1991年12月入伍,1992年10月入黨,
目前就職於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1991年姜建偉成為
廣州軍區41集團軍123師地炮團的一名戰士,
曾多次獲得優秀士兵、先進個人、嘉獎等榮譽。
「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熱愛工作,認真負責」……走進姜建偉的辦公室,一張張貼滿電腦的便簽格外引人注目。
高凌公司是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的戰略合作夥伴及產學研基地,公司僅退役軍人就有將近二十名,所以高凌公司實行的是準軍事化管理。姜建偉在公司車隊、行政管理的崗位上,他一干就是近23年。
這些年來,他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心系公司的無私奉獻精神,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贏得公司領導、同事的稱讚。他立足本職工作,退伍不褪色,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了軍人和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多次被公司評為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人員。
6
羅勇:軍轉幹部,永葆軍醫本色
羅勇,
2002年擔任第四十一集團軍裝甲旅衛生隊醫師;
後2007年駐澳門部隊珠海基地衛生所 醫師、主治醫師,所長兼主治醫師;
如今擔任珠海市香洲區衛生健康局先後任醫教室科員、醫教室主任。
羅勇是個特別能吃苦的軍醫,2017年轉業安置到珠海市香洲區衛生健康局工作,新的工作環境新的工作內容讓羅勇遇到了不少瓶頸。但他從不認輸,每天早起一小時,晚睡1小時熟悉具體的工作內容,為隨後將要開展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羅勇現在主要負責醫教室工作,面對工作他認真負責,為完成任務經常與同事一道加班加點工作。針對新承接的醫療機構行政審批工作,任務多,責任重,他發揮了部隊里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積極學習規章制度,既嚴格把關,又主動優化流程,方便群眾辦理,在工作中不斷踐行一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作為曾經的軍醫,羅勇說:「就是要以實際行動做政治最忠誠、打仗最靠前、醫術最過硬、保障最有力、服務最溫暖的人民護衛者!」
7
徐加新:萬家燈火的點燈人
徐加新,
1985年10月至1999年5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珠海警備區服役,
1999年 5月至今在香洲區路燈管理中心工作。
徐加新入黨30多年來,從部隊到現在單位在基層一線工作,始終沒有忘記作為黨員的職責和任務,積極參加黨組織的學習。作為一名基層路燈維護隊長,他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宗旨,把前山片區路燈維護工作完成好,保證全年亮燈率和完好率,在幹部群眾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在強颱風「天鴿」和「山竹」襲擊珠海市帶來嚴重災情時,徐加新同志深知自己的責任,關鍵時勇擔重擔,團結帶領隊伍工作人員完成各項搶險救災工作任務。他用黨員標準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贏得了中心領導的好評。
談起以後的工作,徐加新說:「路燈維護工作相當於一個城市的臉面,一定要努力維護好珠海市的臉面,對得起組織的信任。」
他們穿過軍裝
在被需要的那一刻總能站出來
脫下軍裝
依然不改老兵擔當
讓我們聆聽他們的故事
向他們致敬!
上期連結
珠海香洲老兵故事:奉獻部隊建功立業,紮根社區爭創先鋒
編輯:唐梓晴
來源:香洲區退役軍人事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