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李玲瓏(k63078),每日更新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來看一個故事:永遠只賺你眼睛看到的利潤,不要去賺你妄想的利潤。
一天,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那正是成熟的季節,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你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弟子們聽懂了老師的要求乒,就陸續走進了麥地。
地里到處都是大麥穗,哪一個才是最大的呢?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以為最大的麥穗還在前面你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突然,大家聽到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你們已經到頭了。」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 ;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這樣一個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了那顆粒飽滿的「麥穗」,舊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單把眼前的麥穗拿在手中,才是實實在在的。
在股票市場裡,每天都有上漲的股票,每時每刻都有賺錢的機會,就像一片麥地一樣,每個投資者都希望拾到一隻最大的麥穗,然而一波行情做下來以後,很多人卻兩手空空甚至虧損,其原因就是輸在心態上,他們不停的追逐熱點,不停的尋找黑馬,不停的換股,不停的追漲殺跌,他們總想找到那個最大的麥穗,結果卻往往什麼也得不到,機會和時間卻在他們的追漲殺跌中悄悄流逝。
作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必須要有一個成熟的心態,永遠記住:你手裡的麥穗就是最大的,踏踏實實,不要好高騖遠,只賺取屬於你的利潤。
我們每個人都受到一個共同弱點的誘惑:每次出牌都想贏,我們當然願意每一手牌都贏。這正是我們大家都有的人類的弱點,在某種程度上,他是投資者和投機者最大的敵人,如果不加防範,它將最終導致投機的潰敗!有的時候,人們應該投機;同樣肯定的是,有的時候,人們不應該投機。
優秀的投機家們總是在等待,總是有耐心,等待著市場證實他們的判斷。沒有市場的證實,不要預測,也不要採取行動。有很多次,我和其他許多投機者一樣,沒有耐心等待肯定要發生的事情。我想每時每刻都能賺到利潤。我是人,也屈從於人的弱點。和所有的投機者一樣,我也沒有了耐心,失去了正確的判斷。顛倒了它們的位置--在該感到害怕的時候卻充滿希望,在該充滿希望的時候卻感到恐懼。
在一個趨勢真的出現時,肯定會同期出現一些時機,而且我堅信,任何具有投機天賦且具有耐性的人,都能夠設計出一種特殊的方法當作自己的原則,這種原則可以讓他在最初入市時做出正確的判斷。真正的趨勢不會在它們開始那天就結束,完成一次真正的趨勢是需要時間的。
請記住,股票永遠不會太高,高到讓你不能開始買進,也不會低到不能開始賣出。但是在第一筆交易後,除非第一筆出現利潤,否則別做第二筆。要等待和觀察。這就是你解盤能力發揮作用的時候,讓你能夠判定開始的正確時機。很多事情成功與否,要看是否在完全正確的時機開始。
我要向願意把投機看成一種嚴肅生意的那些人說清楚,而且我希望鄭重重申的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必須清除;指望每天或每星期都投機的人,不會獲得成功;你允許你自己進入交易的次數,一年只能有幾次,可能只有四五次。在交易之前,要等待,要耐心地等待,直到儘可能多的因素都對你有利的時候,再進行交易。耐心可以使你賺到錢。在市場呈現膠著狀態的時候,股票的價格實際上就停滯的,不要預測或估計市場將在什麼時候朝找什麼方向發展,這是很危險的。你必須等待市場或股票出現突破。不要估計!等著市場來證實!不要跟報價單爭論。
現金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國王。
「往往是那些持幣觀望,等到恰當時機進行交易的人才能賺到大錢。耐心,耐心,再耐心--不是速度--才是成功的關鍵。如果一個精明的投機者把握好這一點的話,時間就是他最好的朋友。掌握恰當的時機進入市場,時間不是金錢,因為有時候,儘管你早早進入了市場,卻不能賺到錢--時間就是時間,而資金就是資金,更經常的請開始,資金再等到恰當的時候進入市場才能賺到錢--耐心,耐心,再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千萬不要著急。
如何判斷股票正確運行時機
股票,就像人,也有自己的品格和個性。有的股票弦繃得緊緊的,個性緊張,動作呈跳躍狀;還有的股票則性格豪爽,動作直來直去,合乎邏輯;總有一天你會了解並尊重各種證券的個性。在各自不同的條件下,它們的動作都是可以預測的。
市場從不停止變化。有時候,它們非常呆滯,但並不是在哪個價位上睡大覺。它們總要稍稍上升或下降。當一個股票進入明確趨勢狀態後,它將自動地運作,前後一致地沿著貫穿整個趨勢過程的特定線路演變下去。
當這輪運動開始的時候,開頭幾天你會注意到,伴隨著價格的逐漸上漲,形成了非常巨大的成交 量。隨後,將發生我所稱的「正常的回撤」。在這個向下回落過程中,成交 量遠遠小於前幾天上升時期。這種小規模回撤行情完全是正常的。永遠不要害怕這種正常的動作。然而,一定要十分害怕不正常的動作。
一到二天之後,行動將重新開始,成交量隨之增加。如果這是一個真動作,那麼在短時間內市場就會收復在那個自然的、正常的回撤過程中丟失的地盤,並將在新高區域內運行。這個過程應當在幾天之內一直維持著強勁的勢頭,其中僅僅含有小規模的日內回調。或遲或早,它將達到某一點,又該形成另一輪正常的向下回撤了。當這個正常回撤發生時,它應當和第一次正常回撤落在同一組直線上,當處於明確趨勢狀態時,任何股票都會按照此類自然的方式演變。在這輪運動的第一部分,從前期高點到下一個高點之間的差距並不很大。但是你將注意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向上拓展大得多的凈空高度。
請讓我舉例說明,假定某個股票在50的位置啟動。在其運動的第一段旅程中,也許它將漸漸地上漲到54。此後,一二天的正常回撤也許把它帶回52.5上下。三天之後,它再度展開旅程。這一回,在其再次進入正常回撤過程之前,它或許會上漲到59或60。但是,它並沒有馬上發生回撤,中途可能僅僅下降了1個點或者1個半點,而如果在這樣的價格水平發生自然的回撤過程,很容易就會下降3個點的。當它在幾天之後再度恢復上漲進程時,你將注意到此時的成交 量並不像這場運動開頭時那樣龐大。這個股票變得緊俏起來,較難買到了。如果情況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場運動的下一步動作將比之前快速得多。該股票可能輕易地從前一個高點上升到60、68乃至70,並且中途沒有遇到自然的回撤。如果直到這時候才發生自然的回撤,則這個回撤過程將更嚴厲。它可能輕而易舉地下挫到65,而且即使如此也只屬於正常的回撤。不僅如此,假定回撤的幅度在5點上下,用不著過多少日子,上漲進程就會捲土重來,該股票的成交 價將處於一個全新的高位。正是這個地方,時間要素上場了。
不要讓這個股票失去新鮮的味道。你已經取得了漂亮的帳面利潤,你必須保持耐心,但是也不要讓耐心變成約束思路的框框,以至於忽視了危險信號。
這個股票再次開始上升,前一天上漲的幅度大約6到7點,後一天上漲的幅度也許達到8到10點——一交一 易活動極度活躍——但是,就在這個一交一 易日的最後一小時,突如其來地出現了一輪不正常的下探行情,下跌幅度達到7到8點。第二天早晨,市場再度順勢下滑了1點左右,然後重新開始上升,並且當天尾盤行情十分堅挺。但是,再後一天,由於某種原因,市場卻沒能保持上升勢頭。
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危險信號。在這輪市場運動的發展過程中,在此之前僅僅發生過一些自然的和正常的回撤過程。此時此刻,卻突然形成了不正常的向下回撤——這裡所說的「不正常」,指的是在同一天之內,市場起先向上形成了新的極端價位,隨後向下回落了6點乃至更多——這樣的事情之前從未出現過,而從股票市場本身來看,一旦發生了不正常的變故,就是市場在向你閃動危險信號,絕對不可忽視這樣的危險信號。
在這個股票自然上升的全部過程中,你都有足夠的耐心持股不動。現在,一定要以敏銳的感覺向危險信號致以應有的敬意,勇敢地斷然賣出,離場觀望。
只悟到了什麼路是不能走的,剛悟到機械交易系統是不靠譜的,但是路該怎麼走,還不清楚。還沒悟到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風險控制是盈利的唯一路徑。
主觀交易的路,操作是對行情的假設和對策。面對「某一級別的連續兩個趨勢都走的十分符合均線」這種情況,我可能也會得出「下一次就極可能要出問題」這個判斷,我會假設行情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系統的假信號,一種是震盪之後再走,面對這兩種情況,我怎麼處理,如果還有其他我沒假設到的情況,我怎麼處理。而不是就一種應對方式「 不能讓用均線開倉或止盈做信號 」,不能怎麼樣,還應該回答,要怎麼樣。當然觀望也是一種應對方式。雖然最後的結果或許都是觀望,但是得出這個結果的思維過程是不一樣的,普通人是預測思維,交易者是假設思維。
交易上的操作,只有兩種操作的思路,一種是順勢而為,一種是物極必反。「 某一級別的連續兩個趨勢都走的十分符合均線 」,為什麼能推導出「下一次就極可能要出問題」這個判斷,本質的思路是物極必反。如果只從過去的經驗推斷出這個判斷,而不是從本質上去思考,那還是停留在現象的統計上。而對現象的統計,這屬於機械交易的思維,機械交易,機器會比人做的更好。
對一個主觀交易者來說,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用什麼招式,招式常變,但應用招式的心法不會變。為什麼交易關鍵在人,因為均線指標K線是工具,工具可以是刀,也可以是劍,胡家刀法是招式,獨孤九劍也是招式,如何根據具體情況用招式,依據什麼原則用哪個招式,這是心法。想像一個一層一層包裹起來的球,球外是混沌無序,變化無常的外界,球外層是相對變化穩定的招式,再里一層是變化更少的心法規則,再里一層是不會變化的核心本質,道。人是操作這個球的操作者,沒有從核心到招式都吃透,就無法操作這個球。而能操作這個球之後,人的情緒也會影響這個球的操作,大悲大喜,醉酒,沉迷其他興趣,都操作不穩這個球。
思考的過程比思考的結果更重要,我們看書,看帖,很多書都會提出一個觀點,不能全盤接受,應該思考作者為什麼這麼說,這個思考的過程是改變自己思維的過程,也是發現本質核心的過程。只有悟到,才能做到舉一反三,執行到位。
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這是心法,心法是能成為自己的潛意識的東西,能成為本能的東西,要成為自己的心法,就必須要先悟到。在我看來,悟到的標準是,看的開虧損,也看的開浮盈。到了止損位就砍,不順就砍,砍了後最多罵一句倒霉。頭寸能設置保本止損後,安心睡覺,安心玩,浮盈隨他消失多少,碰上倒霉的情況,浮盈全沒了,也只是罵句你妹的。下次依舊如此操作。
盈利的單子握著握著就虧的情況,在我這裡,也不少見,只不過在我這裡不是什麼問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吃肉的時候有,挨打的時候也不少,只不過長期挨打少不了幾塊肉,吃肉的時候就吃大肉。
我止盈方式也就目標阻力支撐位止盈或者60均線止盈減倉,也沒什麼特別的。我能用的心平氣和,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境界不一樣。因為入場要精緻,止盈要粗糙,止盈方式是相對簡單的。問什麼地方平倉,怎麼找止盈點問題的,基本上還沒領悟心法。為什麼會問呢,就沒看開浮盈,怕到手的利潤失去。一個人沒看開浮盈,那他也必然沒看開止損,止損次數一多,人就要崩潰,就要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係統能否賺錢,懷疑規則是否有效。
上次有個朋友問我,以後人工智慧發達了,傳統的人工交易會不會搞不過人工智慧,我想想了,不會,該賺的還會賺,所有的技術手段都失效了,只要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我依然可以賺錢。
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是操作的入門,也是操作的大框架。領悟到這個,市場不可以預測,這個對市場的入門認識也基本上會領悟到。講下我怎麼領悟到的,如果還是沒啟發到,不要問我了,我無能為力了。
交易第一年基本上是懵懵懂懂的,第二年一年都在尋找能賺錢的機械交易系統,什麼技術工具,均線,MACD,形態,RSI,KDJ之類,當時感覺學了那麼多工具,感覺自己是專家了(其實是半桶水都不算)。和大多數關注交易的人一樣,喜歡預測方向,尋找阻力支撐,開倉看阻力(當然理論上是看阻力,大多時候感覺方向差不多,忍不住,沒等到阻力位就進了),止損一般是設在阻力外。
如果沒有領悟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我講什麼技術,講什麼方式,都沒有用,境界層次沒到,再好的招都用不好,用一段時間,肯定又會去找其他的招。境界層次到了,摘葉傷人,簡單的招式,都能有強大的效果。
學習交易的人,會看很多書,很多書會寫到,交易到最後,會是機械做單,系統出信號了,就跟隨信號做,越少主觀參與越好。這些書很多是上世紀的書,上世紀是什麼時代,還是手工畫圖的時代,取得報價還需要付費的時代,技術分析是職業人士專用。
到了新世紀,電腦和網絡的普及,普通人也能業餘參與了,隨便問一個交易幾個月的,都能說出上吊K線什麼意思,烏雲蓋頂什麼意思,技術已經大大的普及了,電腦的普及也造成普通人也能做技術策略的開發。當隨便一個學習了幾個月時間的人,就有當年職業人士所具備的技術知識和開發策略能力,市場就進化了。
和世間的道理一樣,一個賺錢的策略被普及,會造成這個策略所能賺的利潤越來越低,到最後會是負期望。蠟燭圖技術在技術的原始時代給本間宗久帶來日本的首富地位,當時他只要機械執行就可以了,但是現在還機械執行,會分分鐘被虐的懷疑技術是不是忽悠。當時成書的年代,賺錢的策略普及慢,因此會給當時寫書的人一種認識,這個策略可以永久有效,只要克服情緒和判斷的干擾,機械執行就可以了。但是現在想無腦賺錢,把信心寄托在一個機械系統上,在當今這種信息傳播越來越快的時代,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交易所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我並不是說機械交易走不通,市場的路有無數條,任何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如何揚長避短,是想走機械交易的人所要思考和探索的。
很多人會認為主觀交易,招式在不斷變化,情緒也根本克服不了。招式不斷變化,就失去了一致性,操作混亂隨機。情緒克服不了,也就埋著一顆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炸,毀掉所有。其實這些看法,只是在給自己設限,如果不突破,交易多長時間,也一樣是虧貨。突破界限,需要思考,學習交易最需要的是獨立思考,沒有獨立思考,就破不掉市場和交易的層層迷霧。路太多,搞得無所適從。只能通過思考,自己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路。
主觀交易的一致性在於心法,而不在於招式的一致。情緒不在於克服,而在於避免,把情緒失控扼殺於萌芽之中。
知道是字面意思,悟到是到心裡,悟到後能舉一反三,能本能的知道改怎麼做。為什麼說入場要精緻,止盈要粗糙?這只是領悟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後的一個衍生,入場要精緻,因為要把止損截的儘可能的小,止盈要粗糙,因為止盈也精緻,會變成截斷止盈。止損如逆流,不截斷會越流越多,浮盈如順流,無為而治是心法。
知道和悟之間,是行。經歷過寒冷的可怕,才會本能的避開寒冷,經歷過溫暖的舒服,才會本能的趨向溫暖。不經歷寒冷就不知道溫暖是什麼,反過來也是。截斷虧損和讓利潤奔跑是一體兩面,不能截斷虧損,也做不到讓利潤奔跑,反過來也是。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李玲瓏(k63078),每日更新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