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鎮,原重慶市萬盛區轄鎮,現屬重慶市綦江區,位於綦江區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距離萬盛開發區21公里,很榮幸能夠來到青年這個千年古鎮鎮,更榮幸的是來到青年鎮,正好遇上趕場天,給此次前來青年鎮遊玩,更加很的體會到千年古鎮的文化底蘊。
青年鎮
白露埡,重慶這邊取的地名挺有意思的,不管是現在的公路,還是舊路(當地人把以前修的青石板路叫大路),到山頂往下坡的地方都叫埡口,而山頂上一些比較平緩的地方叫坪,還有河邊轉彎處的叫沱,所以在重慶有很多地方都帶有埡,坪,沱和槽字,而白露埡出於綦江至青年鎮老路的山頂端,白露埡或許因而得名也是正常。
青年鎮
飛龍塔,就在白露埡的上方,這座修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的古塔,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是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文物保護單位,當時來到青年鎮的是早晨七點半,天還沒亮,正想著找個高處拍一下青年鎮全景,沒想到來到白露埡看到這座古塔,可惜的是當天霧大,站在高處看不清青年鎮,看到這座古塔也是一個意外。
青年鎮
青年鎮,天剛蒙蒙亮,或許是遠離青年鎮的原因,很多居民已經趕往青年場,這幾位背背簍的居民沒準天沒亮就已經出門,而背著的青菜是自家種植的青菜,到青年場售賣的。
青年鎮
青年鎮,天剛全亮,大街上已經人滿為患,田壩街就是青年鎮趕場的主戰場,街道兩邊擺滿各式各樣的商品,最常見的都是重慶民間的美食,還有土特產,喜歡吃重慶民間美食或者土特產的朋友,可以前來青年鎮看看。
青年鎮
青年鎮,這位大姐的饅頭一大早就售鑫,購買饅頭的居民都是一袋一袋的購買,這位大姐的饅頭今天都不夠賣,或許很多居民對於這位大姐的手藝很認可,都喜歡買這位大姐手工製作的饅頭,當然自己也很喜歡吃饅頭,只不過自己胃不好,不能吃冷食物,要是看到熱氣騰騰的饅頭,一定買上一兩個,當早餐吃。
青年鎮
青年鎮,菜刀柴刀鋤頭都很多年沒使用過,也很少見,或許只有遠離主城的鄉鎮,才能看到這些農業生產工具,最怕使用柴刀,小時候用柴刀砍甘蔗,砍刀自己的膝蓋上,現在還留有一個很大的傷疤,看到柴刀都有些畏懼,每一回使用柴刀都得小心翼翼,害怕再次傷害到自己的身體。
青年鎮
青年鎮,一直以為廣西人最愛吃面。重慶人最愛吃粉,重慶人最愛吃粉的也就合川那邊,沒想到青年鎮上也能看到有粉售賣,老家吃的粉是蒸粉,而這邊是乾粉,做法和吃法都不一樣,不過都是粉,吃起來都很好吃。
青年鎮
青年鎮,自從豬肉價格飆高以後,鴨子現在就成胃很多居民衷愛的肉類,自己也很喜歡吃鴨肉,喜歡自己動手做白斬鴨,廣西廣東人都喜歡吃白斬鴨,而重慶這邊比較喜歡熰熟了吃,或許這就是兩地飲食文化的差異,當然自己在重慶生活這麼多年,也習慣了這邊的飲食習慣,鴨肉不管怎麼做都好吃。
青年鎮
青年鎮,堆積如山的手工面,重慶人愛吃面,天下人都知道,自從來到重慶以後,早上吃一碗面已經是常態,自己比較懶,所以都是一碗小面解決早餐,特愛吃重慶小面,特別是肥腸面和牛肉麵,每到麵館點的不是肥腸面就是牛肉麵,或許是配料的原因,每次吃小面都是面帶湯不剩,要不是怕人家笑話,粘帶香味的碗都想給啃了。
青年鎮
青年鎮,趕場天最熱鬧的地方,也就是農貿市場,高峰的時候幾乎都是人擠人,一個鄉鎮規模有多大,取決於當地的農貿市場,畢竟遠離主城的鄉鎮,商品絕大多數是農副產品,而農副產品流通最頻繁的就是農貿市場,有農貿市場的存在,才能把農副產品快速流通成資金流,才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青年鎮
青年鎮,菜苗攤位,此時正是種植蔬菜的好季節,重慶這地方雨霧多,氣候濕潤,很適合種植蔬菜,很奇怪的是售賣菜苗不是按棵賣,而是稱斤賣,這就是近段時間趕場的時候,最大的發現。
青年鎮
青年鎮,豬肉是今年最熱門的話題,現在都流行著一句話叫吃得起一頓豬肉的都是土豪,天天吃得起豬肉的就是土豪當中的土豪,要是在以往的這個時間點,應該是農村熏臘肉的旺季,總會看見很多居民一籮筐一籮筐的購買豬肉背回家秋臘肉,可惜今年沒看見了,希望豬肉價格回歸到親民價格,讓普通老百姓能夠敞開肚子,使勁吃豬肉。
青年鎮
青年鎮,第一次看到灌香腸,感到很奇怪,以前經常到附近農村的村民家去蹭飯吃,特別是吃過年飯的時候,都能吃到村民自製的香腸,沒想到臘腸是這麼做的,長見識了。
青年鎮
青年鎮,無心菜,這邊叫捲心菜,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捲心菜,胃不好其實大多數都是腸胃受到螺旋桿菌的感染導致的消化不良,而捲心菜具有殺螺旋桿菌的功能,以前自己不怎麼吃,現在成了每餐都必備菜肴,當然不能立即見效,常吃捲心菜對胃部的保養有一定的效果。
青年鎮
青年鎮,很喜歡吃豬肺,經常看到很多報道說豬肺是豬肉身上最不幹凈的部位,自己有些懷疑,畢竟是長在豬身上的肉,怎麼煮都好吃,自己很喜歡用豬肺打火鍋,加上重慶火鍋底料,那好吃的沒話說。
青年鎮
青年鎮,超愛吃麻花,趕場的時候看到麻花都會買一些來吃,有時候方便還買兩三斤,吃上好幾天,這也是第一次看到原來麻花是做麼做出來的,看到現場製作麻花,真的太驚喜了,路過的時候聞到這股香味真的抵擋不住麻花的誘惑。
青年鎮
青年鎮,看著就流口水,鴨肉本來就好吃,就這一烤過後,油亮光滑的鴨身子再加上一層芝麻做點綴,吃起來那絕對是扛扛的。
青年鎮
青年鎮,油條香得無法控制自己的嘴巴,小時候吃油條是一角錢一根,現在是一條一塊錢,比起小時候吃油條,感覺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但是看到油條的時候就想起小時候,那時候想吃油條,但是一角錢家裡都拿不出手,現在吃油條是一塊錢,想吃就買,可是吃不得很多,自己也在這裡買兩根油條當早餐。
青年鎮
青年鎮,活鴨子現在不知道多少錢一斤,雖然自己很喜歡吃鴨肉,但是買的都是殺好後的鴨肉,看著這些鴨子一定是村民自家散養鴨,鴨肉一定很好吃,記得小時候家裡養鴨子,只有三種鴨子,一種叫土鴨,就是圖片上的鴨子,一種叫北京鴨,就是白色的鴨子,還有一種叫大毛鴨,是生蛋的鴨子,土鴨肉實較好吃,北京鴨肉厚但是肥膘多,大毛鴨殺出來後就拳頭大的身子,一點肉都沒有,更別說吃肉了,自己很青睞於土鴨,土鴨肉真的很好吃。
青年鎮
青年鎮,以前不知道這個叫牛皮,確實沒見過這種牛皮,自己沒吃過,也不知道這些牛皮好不好吃,也很希望能夠吃一回這些牛皮,只是現在自己胃不好,不敢吃難消化的牛皮,希望胃好以後,好好地吃一回牛皮。
青年鎮
青年鎮,無豆花不成飯,重慶人喜歡吃豆花飯,全國人民都知道,豆花飯,小面和火鍋是重慶三大美食,來到重慶遊玩,要是不吃全這三樣美味, 那就是白來重慶,當然僅對於像自己這個資深的吃貨而言,如果外地人來重慶旅遊,吃一吃當地美味又何妨。
青年鎮
青年鎮,吃核桃可以補腦,自己還真相信了,吃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核桃,發現自己也就這麼聰明了,難道自己吃的核桃還不夠多,還得繼續吃核桃,當然能不能補腦那是一回事,核桃確實挺好吃的,記得來重慶後第一年回家過年,帶回家的年貨就有核桃片。
青年鎮
青年鎮去任何一個地方,都喜歡看一看當地的學校,或許自己太想念當年的中學生時代,儘管中學生時代自己的學習成績很好,但是每一迴路過學校都呆呆的站著很久,哪怕不能進入學校,在門口逛一逛也好。
青年鎮
青年鎮,原來主城的鄉鎮,摩的成了很多居民出行方式,有時候走農村,實在沒趕到公交車,也會乘坐摩的。其實有時候挺反感的,特別是一些摩的師傅感覺自己是外鄉人,一直跟著不放,走了很長時間,摩的師傅一直跟在後邊問著去哪裡,直到不理他才走開,但是有些摩的師傅還是很值得相信的,那些一直沾著不放的摩的師傅也就個別而已。
青年鎮
青年鎮,萬盛經開區內,上任何一趟公交車都是一元,真的很方便也很親民,或許這就是萬盛現在很繁榮的原因,只要把人員流動頻繁起來,當地就會很繁榮,而鼓勵當地頻繁出行的最好方式就是降低居民的出行成本,出行成本高的地方,人流量就會減少,走過很多的鄉鎮,特別是遠離主城的鄉鎮,幾乎很冷清,而冷清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人流量,或許某些發展不前的鄉鎮,應該考慮如何降低居民的出行成本,來東岱當地的經濟發展了。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如有描述不好的地方,敬請青年鎮人民的諒解。
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pJ9CG8BMH2_cNUgbGz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