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今天天氣暖和點,您把衣服整理下,我給你洗洗頭。」12月8日上午,家住平原示範區祝樓鄉口裡村的范長江給99歲的母親端來熱水,用手在水中摸了摸,把母親從椅子上扶下來,認真地洗了起來。
當日上午11時,記者來到祝樓鄉口裡村採訪。「很不簡單,幾十年如一日,他是個大孝子啊!」「吃飯時,一勺一勺地喂;隔一個星期,洗一次頭,就連去別人家幫忙,都不忘回來給母親帶幾口合適的飯菜。」得知記者來採訪,村民們都爭先恐後一個勁地誇讚范長江的孝行。
20年里,范長江無微不至照顧年邁患病的母親,受到當地群眾的稱讚。而他只是微笑著說,照顧長輩是子女應該做的事情,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讚揚的。
母親是他心中的唯一
范長江,今年72歲,在他8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把他和一個哥、一個姐養大成人。但命運多舛,哥哥51歲時病逝,姐姐60歲時病逝。這些年生活重擔全部壓在范長江的身上,母親又身患多種疾病,先後出現系列併發症,每年高昂的醫藥費用,給他們母子倆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村民告訴記者,范長江心眼好,左鄰右舍頗有人緣,附近一些姑娘都看得上他的吃苦耐勞精神,也瞧得上他的人品,但每次一看到他家年邁的老人,人家就直打退堂鼓。就這樣,一年又一年,范長江成了「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這也好,我一個人伺候母親,也不用連累別人。」范長江笑著說,他把母親當成心中的唯一。
感謝母親養育之恩
范長江有一副硬骨頭,既要照顧母親生活起居,又要外出打工掙錢,給母親買藥,同時還要種植農田。每天繁忙的工作讓他身心疲憊,作為一個男子漢,有委屈也有淚水,可他沒有找人傾訴,更沒有麻煩其他親屬。
母親天天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他笑著安慰母親說:「媽,您不要急,從小也是你一口飯一口飯把我喂大的,現在你老了、病了,我應該照顧你。今後,凡是有我吃的一口飯,首先一定給您吃,您看現在國家政策和醫療技術越來越好,您就安心養病吧!」
在范長江家裡,最值錢的,就是他給母親買的唱戲機,母親一個人在家寂寞時,就打開聽聽戲。母親由於年齡大,胃功能不好,范長江總是不厭其煩地先給母親準備好可口的飯菜,再到農田耕作。冬天天冷,他就用體溫把衣服暖熱後再給母親穿;母親想看外面的風景,他就用車推著母親轉悠。范長江時常幸福地笑著說:「俺真有福!這麼大了,還有娘。」
好政策讓他幹勁兒更足
2017年按照國家政策,范長江被納入貧困戶,幫扶人是祝樓鄉政府幹部周勝旺,自從他成了范長江家的幫扶人後,就三天兩頭往范長江家跑,對老人噓寒問暖,見地里家裡有活兒就幫著干。有時范長江在外幹活兒,不能及時趕回家裡,周勝旺就買來可口的飯菜,送到老人手上。
「周勝旺是個好乾部,把長江的家當成了自己的家。」「人家是真心來幫扶的,不是走過程。」記者在口裡村採訪時,提起幫扶人周勝旺,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
范長江享受了國家扶貧政策,也煥發了精神和活力,幹勁兒更足了。同時,范長江是一個感恩的人,也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他在日常生活中演繹著一個農村漢子的真善美,為貧困戶樹立了孝敬父母、感恩社會、勤勞致富的好榜樣。
「俺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這麼多年鄉親們對我家的照顧,同時也感謝鄉幹部周勝旺對俺家的幫扶。」范長江說。
記者張世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