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唯有美景和美食不可辜負。
美景很遠,可能是天涯海角,但美食很近,一低頭近在眼前。
特別是當代都市節奏飛快,速食盛行,能夠安靜吃個飯,好難。
凜冬將至,關於美食的溫馨,填滿的不只是胃,也是精神的慰藉。
正如這部《深夜食堂》,總能在夜晚個都市人送來美食的味道。
深夜食堂,顧名思義,深夜才開張。
老闆的規矩很簡單,只要是客人想吃的,自己能做的,都可以點單。
真有人在深夜時分吃夜宵嗎?真的就不怕長肉變胖嗎?
怕,當然怕,但是相比較胖,美食的誘惑總是更大的,深夜吃也會更有食慾。
深夜食堂,剛剛開張時不過冷冷清清,也是無人問津。
但酒香不怕巷子深,久而久之,口碑口口相傳,食客漸漸多了,也熱鬧了起來。
有的食客成了這裡的熟客,幾乎天天都來,每次來,都點自己的專屬美食。
老闆也是微微一笑,圍好圍裙,就張羅起來,不一會兒,美食就上桌。
我至今都忘不了第一季第一集的驚艷,熱騰騰的美食,真實治癒系的味道。
而《深夜食堂》確實很治癒,哪怕是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食物的美好。
吃的是美食,感動的卻是人。
每個食客的背後,可能都有一段傷心往事,猶如傷心小箭,橫梗在喉。
伴隨美食的暖心暖胃,話匣子打開,登時不吐不快,老闆聽的入神,又是微笑。
他不會對食客的故事有任何指摘,完全中立,只管做飯。
很多時候,食客們也會彼此討論,簡單的招呼,簡單的問候,比什麼都管用。
大家喜歡這裡,也許就是這股子藏在美食背後的人情溫暖。
來深夜食堂的,有不少從事的是特殊職業,典型的社會邊緣人士。
有的是從監獄剛剛出來的,想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有的是被騙來大都市的小鎮青年,無依無靠,前途迷茫。
也有的是深夜計程車司機,就想過來歇歇腳,吃點東西,喝點熱水,暖暖身子。
此等神劇,怎麼會被我們錯過呢?
韓國也翻拍過,我們也翻拍過,無一例外全都口碑撲街,為什麼呢?還是不地道。
地道就完全沒事兒嗎?不一定,可能也會遭遇閹割的剪刀手。
由小林薰主演的《深夜食堂》第五季由網飛投資,如今已經引進國內。
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遭到了無情的閹割。
問題就出現在那些社會邊緣人士的情節上面。
比如變性大叔小壽壽,幾乎就一個背影,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脫衣舞女瑪麗琳,對話也有明顯閹割的痕跡。
身為觀眾,最痛心疾首的,莫過於一部好劇被剪得面目全非。
從9.6變成6.5,這不是偶然,而是觀眾對於閹割的真實回應。
有道是, 再好看的劇,也經不起閹割啊。
而看透人間眾生相的《深夜食堂》,最核心的底色不就是包容嗎?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