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聖城網訊 「多虧了網格員小喬,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家住兗州區鼓樓街道校場小區7號樓2單元201的丁奶奶感激地說。丁奶奶家裡下水道堵塞了,向小區網格員喬現利求助。喬現利把情況上傳到網格化服務系統後,系統自動派發任務給街道民生服務隊,不到半小時就有民生服務隊員上門幫助解決了問題。
在鼓樓街道,網格員「吹哨」,民生服務隊「報到」為群眾解決難題已成為常態,這是街道「六融入」網格化治理新模式的重要一環。「六融入」即將黨建、民生、調解、自治、普法、治安融入網格治理單元,運用「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多網融合的體系優勢,推動服務管理向社區(村)下沉、向網格延伸,探索出基層網格化治理服務的「鼓樓模式」。
鼓樓街道組建50人的民生服務隊,與112名網格員形成聯動,實行「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網格員第一時間發現網格事件並通過手持終端即時上報,民生服務隊接到指令後3天內辦結並反饋,所有辦理事項有處理軌跡、有電子檔案,可隨時查閱,有力提升了社會服務管理水平和群眾幸福指數。
「本來是一件小事,沒想到社區這麼認真對待,當天就解決了,要給他們點個贊!」家住西順河一區2號樓2單元的李女士高興地說道。李女士的女兒上初三,近段時間一直在家上網課,但是樓上鄰居家3歲的孩子經常在房間跑來跑去,聲音很大,影響了李女士女兒上課。李女士找樓上鄰居反映,但對方不聽勸告,雙方多次發生爭吵。網格員郭淑緞了解到情況後立即反饋至社區,並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在網格人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耐心勸說下,雙方矛盾得以解決。網格員郭淑緞表示,盡力為社區居民調解矛盾糾紛,促進社區和諧,是他們工作的責任。
鼓樓街道網格辦負責人說,通過調解融入網格,實施社情民意記錄、定期走訪排查、限期辦結等制度,加強矛盾糾紛預警信息監控,通過各種形式提供預警信息1200餘條,組織「社區五老」「新鄉賢」「社區好人」等117名志願者參與化解群眾問題,為化解矛盾糾紛裝上了報警器和穩壓器。
少陵社區積極邀請居民與物業公司共同參與議事協商,還專門制定了議事規則,保障議事會順利進行。社區吳先生說:「一開始我也有些懷疑,但是因為有了議事規則,議事會上大家沒有吵吵鬧鬧,都在認真協商,問題也順利解決,所以後面每一次會議我都爭取出席。」現在,吳先生已經成為少陵社區議事會的「領頭羊」,不僅積極參會,堅持按規則開會,還是提出最多行動方案的議事代表。
自治融入網格,提升了群眾參與度。鼓樓街道搭建了社區議事協商平台,推行「委員問事、居民說事、集中議事、及時辦事、定期評事」工作法,引導居民踴躍參與社區事務管理。及時處理解決「居民說事」反映的問題,去年以來,共計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130個,切實提升了社區自治的主動性和實效性。
為提升群眾安全感,街道還建成了63個「紅帆驛站」、3處「紅色物業」,與轄區單位、群眾團體探索「互聯共建」,充實網格法律服務隊伍,實現「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24個村(社區)全覆蓋;19個社區全部實行「一名社區民警+兩名輔警+多名平安志願者」的警務模式,5個村均落實「一村一警務助理」,在此基礎上組建了治安聯防組織開展24小時巡邏,結合「雪亮工程」建設的大防控體系,有效改善了轄區治安狀況。(張美榮 劉聰 劉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