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法國人用「蒙娜麗莎被偷」
指代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事實上,正是「被偷」成就了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Mona Lisa——這個如今名揚天下,身價無法估量的女人,在20世紀初卻只被看作羅浮宮四方沙龍展廳內眾多文藝復興畫作之一,一般大眾對這位面帶神秘微笑的女人並不熟悉,只有少數藝術界人士認識她。
上個世紀初, 尺寸只有77 x 53厘米的《蒙娜麗莎》和其它畫作一起被懸掛在羅浮宮的四方沙龍展廳(S
但1910年代之後,蒙娜麗莎忽而成為全世界人民都知曉的傑作,並一躍成為羅浮宮的鎮館之寶,如今更是成為了大多數人來到羅浮宮的理由——他們只想一睹這位女士的芳容。
每年有過百萬來遊人來到羅浮宮看蒙娜麗莎,儘管他們必須離這位美人5米以上,還只能隔著一堵防彈玻璃觀看,
蒙娜麗莎為何突然揚名世界?這一切都要從1911年夏天那宗震驚世界的世紀竊案說起。
1910年8月22日,巴黎警探路易·勒平接到了一宗來自羅浮宮的報案:館內一幅文藝復興時期的珍貴畫作被人偷走了!
羅浮宮是法蘭西的驕傲,勒平不敢怠慢,立刻趕到羅浮宮了解具體情況。詢問之後,勒平了解到,失竊畫作義大利名為「La Gioconda」,意思是「幸福的女人」,出自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李奧納多·達·文西之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蒙娜麗莎。
1900年代的羅浮宮,全世界最大的藝術品收藏中心,這裡是曾經的法國王室藏寶處,也是拿破崙征服各國的功績碑。
在當時,蒙娜麗莎在藝術界以外很少為人所知,但作為「羅浮宮最幸福的女人」,也是羅浮宮最具標誌性的藏品之一了。
勒平立即找來了第一個發現麗莎女士消失的人——畫家路易·貝魯(Louis Béroud)。貝魯是一名專業的臨摹畫師,這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來這裡臨摹蒙娜麗莎。但是這天,他卻找不到這個幸福的女人了,她每日微笑流連的地方,只剩下四個空蕩蕩的鐵釘。
正在臨摹蒙娜麗莎的畫家貝魯
疑惑之下,畫家詢問了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一開始認為是攝影師帶走了這幅畫,便立刻去了攝影工作室詢問。可攝影師卻說他從未帶走過蒙娜麗莎。
這下眾人意識到了大事不妙!
尷尬的留白
他們努力在館內尋找蒙娜麗莎的蛛絲馬跡,希望是哪個粗心的工作人員帶走了她忘了拿回來。但他們最終在檢修樓梯下面發現了空空如也的蒙娜麗莎的畫框,這一信號意味著,蒙娜麗莎可能真的被人偷走了!
勒平細緻審問了館內所有工作人員,一名警衛的證詞讓勒平感到事件愈發嚴重。這名警衛回憶說,前一天早晨八點半巡邏路過四方展廳時,他就注意到麗莎女士不見了,但卻不以為意,之後便把這事兒給忘了。
「我以為是攝影師把她帶走拿去拍照了。」警衛說,「這些日子,為了給所有藏品歸檔,羅浮宮里的攝影師可以自由地取走任何一幅作品而不用登記,藏品突然被帶走這種事也是常見的。」
就這樣,麗莎女士消失了整整一天都沒人發現!
蒙娜麗莎失竊的消息登上了法國發行量最大報紙的頭條。而就在兩年前,羅浮宮內兩幅畫相繼被兩名精神病患者破壞。深深為法蘭西榮譽感到痛心的媒體們狠狠地嘲笑了羅浮宮的安保,他們甚至在報紙上登出一則啟事:
為了保護珍貴的藏品,請您叫醒正在睡覺的警衛。
羅浮宮當然不希望這件不光彩的失竊案被傳揚出去,但蒙娜麗莎被偷的消息很快不脛而走,全法國的人都知道羅浮宮最幸福的女人被人拐跑了!
當時的報紙描繪的蒙娜麗莎被盜場景
巴黎的民眾感到憤怒又痛心,他們甚至帶上鮮花來到羅浮宮外,就像悼念某位名人一樣為麗莎女士祈禱。為了尋找線索,警方印發了1500張印有蒙娜麗莎的傳單,為民眾普及蒙娜麗莎的模樣。
蒙娜麗莎被盜的消息登上了世界各地報紙的頭條
蒙娜麗莎引起了全球媒體的關注,但由於通訊方式的限制和蒙娜麗莎名氣不大的原因,《華盛頓郵報》還鬧出了弄錯蒙娜麗莎的的烏龍。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配了一幅達·文西學生畫的《Mona Vanna》(有時候這幅畫被稱為《裸體的蒙娜
而在案件關注度越來越高的同時,警方卻仍沒找到有價值的線索。
但這難不倒被民眾稱為「福爾摩斯再世」的勒平。勒平不僅擁有福爾摩斯一般聰明的頭腦,還是最前沿的刑偵技術——指紋鑑定的應用先驅。
一番工作後,警方成功地在相框上找到了一枚屬於嫌犯的拇指指紋。
勒平推斷,作案手法如此熟練的嫌疑人很有可能就是館內的工作人員。於是他把館內256名工作人員的指紋和嫌煩的指紋進行了比對,但並沒有人匹配成功。
勒平還找來一幅贗品,讓兩名警察模擬犯案場景,計算出把蒙娜麗莎從牆上拿下來至少需要5分鐘,這讓勒平更肯定了嫌犯是熟悉操作的人的事實。
那會是誰呢?勒平把眼光鎖定到了羅浮宮的「外包」公司上。
羅浮宮這兩年對館內的畫作進行新的裝裱保護,曾僱傭一家公司為館內1700幅畫作更換畫框上的玻璃。
勒平下令把外包團隊里所有在羅浮宮工作過的人都找來進行指紋比對,所有工人都來了,除了一個人:一個叫文森佐·佩魯賈(Vincenzo Peruggia)的義大利工匠。
文森佐·佩魯賈
文森佐是沒有受過教育,窮困潦倒的義大利移民,並且有兩次罪案記錄。這樣的背景和勒平的嫌犯畫像是完全不符合的——能夠在羅浮宮眾多藏品中單單挑中蒙娜麗莎的人,絕不是一個沒有任何藝術修養的底層移民,這起案件顯然是經過了精心策劃的。
但文森佐的行為確實可疑,勒平還是派了一位警察去佩魯賈的家裡進行搜查。
警察對佩魯賈公寓的各個角落進行了搜查,什麼都沒找到
這次搜查什麼也沒找到,佩魯賈看起來也只不過是個老實木訥的工匠。
線索到這裡似乎又斷了,勒平的偵察也陷入了僵局,而羅浮宮在閉館一周後不得不重新開放。
報紙報道60名警探沒有找到蒙娜麗莎的任何線索
大偵探也遭遇了滑鐵盧!媒體們陷入了想像的狂歡,一些報社為了博眼球,試圖用自己的方法找出小偷。他們相繼登出尋找蒙娜麗莎的懸賞令,最高懸賞金額一度達到50000法郎!
報紙懸賞五萬法郎尋找「幸福的女人」
不久,有個叫皮耶雷的男人找到報社,聲稱是自己偷了《蒙娜麗莎》!他還帶來了一些其他從羅浮宮偷來的石雕作為證據,並聲稱自己從羅浮宮偷東西就像從市場上買東西一樣容易。
警方很快對他進行了盤問,皮耶雷交代,之前自己偷的東西經詩人阿波利奈爾之手,賣給了他的「一個畫家朋友」。這個畫家朋友正是當時聲名漸高的畢卡索!
伊比利亞石雕和畢卡索《阿維尼翁的少女》
當時,畢卡索正在創作後來被稱作「非洲時期」的作品,這一時期的第一幅作品《阿維尼翁的少女》便受到了從朋友阿波利奈爾那裡買來的兩尊伊比利亞雕塑的啟發。這兩尊雕塑正是皮耶雷從羅浮宮偷來的。
畢卡索被抓了,警察們把他的工作室和家裡翻了個底朝天,但除了在案頭找到那兩尊石雕像外一無所獲。
勒平卻不相信這兩人和蒙娜麗莎的失竊案毫無關係,因為他們實在太符合嫌犯畫像了:有藝術很高的素養,有錢僱傭人為他們服務,甚至他們還有一個叫「畢卡索幫派」(la bande de Picasso)的組織,而阿波利奈爾正是組織中一員。
畢卡索給阿波利奈爾拍的照片
有的報紙為了博眼球,把詩人阿波利奈爾描述成某個國際文物盜竊集團的骨幹,而《蒙娜麗莎》的失竊正是該盜竊集團的傑作。無奈,阿波利奈爾希望畢卡索能夠為自己作證。
1911年,與律師坐在一起的阿波利奈爾
法庭之上,面對法官的質問,畢卡索害怕了,他聲稱自己根本不認識阿波利奈爾,更拒絕為他作證!畢卡索在蒙娜麗莎案中對好兄弟的背叛直接導致了兩人決裂,最後阿波利奈爾被判六個月監禁。
這個事件在2013年還被改編成了電影《畢卡索的背叛》
兩年過去,案子仍懸而未決,卻迅速融入了大眾文化。
美國作家卡洛琳·威爾斯以此為靈感創作了一部同人小說,文中組建了一支可能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偵探團——無敵偵探聯盟,裡面有福爾摩斯、波洛等人,共同解決這個蒙娜麗莎的案子。和復仇者聯盟不同的是,他們不一起「上班」,而是分頭各自破案。
無敵偵探聯盟的第一個系列故事便是《蒙娜麗莎冒險記》
大偵探勒平似乎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敗。然而就在這時,案子卻出現了意外的轉機。
1913年11月,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藝術商弗里多傑蒂突然聯繫羅浮宮,稱自己前幾天收到一封來自巴黎的匿名信,署名「Loenardo V」。這位神秘來信者稱,他手裡有真正的蒙娜麗莎,並且願意以「折扣價」賣給弗里多。
這件事立刻引起了警方的重視,羅浮宮則派了一位鑑定師去到佛羅倫斯探明真偽。
神秘賣家和藝術商弗里多約好在佛羅倫斯的一個小旅館裡見面,弗里多和羅浮宮的鑑定師一同到達了現場。
門開了,一個看起來並不聰明、工人模樣的矮小個兒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從床下推出一個箱子,箱底的木板下面,被紅絲絨包裹著的,正是蒙娜麗莎——至少看起來是的。
鑑定師立即查看了畫的背面。
為什麼是背面呢?因為蒙娜麗莎是畫在木板上的,幾百年來,這幅畫先後被收藏在在凡爾賽宮和羅浮宮,畫背面的木頭上肯定有印記。果然,他發現了羅浮宮的標籤。
但他還不能完全確定,因為偽造一幅看起來有400年那麼老的畫並不難,唯一確定這是否是真跡的方法,就是對比畫面的顏料裂痕。因為裂痕無法被完全複製,它們就像畫的指紋。
蒙娜麗莎臉上獨一無二的痕跡
當他們告訴這位賣家,他們需要帶走這幅畫以進一步驗證時,這位賣家竟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而進一步鑑定證明,這畫是真的!這就是麗莎女士!
《蒙娜麗莎》
逍遙法外兩年的偷畫賊終於被警方逮捕了。大偵探勒平卻無比吃驚和懊惱,因為這個真正的盜賊就是當初被列為懷疑對象之一的義大利人佩魯賈!
文森佐·佩魯賈被逮捕後的照片和指紋文件
那這個看起來平淡無奇,甚至有點蠢笨的傢伙是如何偷走蒙娜麗莎的呢?
他的動機又是什麼?
文森佐來自義大利的一個小村莊,12歲時就為謀生到米蘭工作,成了一名油漆工人。在米蘭工作6年後,文森佐來到巴黎,這個他本以為會給自己帶來新希望的光明城市。
電影中做油漆工的文森佐
他在一家玻璃廠勤勤懇懇地工作,還得到老闆的誇獎,但他的法國同事們卻經常嘲笑他,叫他「討厭的義大利通心粉」。漂泊在異鄉的文森佐選擇了忍受,壓抑之下,他開始染上了喝酒的毛病。
1908年6月,文森佐在火車站被人看到「偷陶管」而逮捕,最終被判「偷盜未遂」。不久之後,又因「持刀騷擾一名妓女」被判了幾天監禁。
文森佐和妓女的拼貼
根據文森佐自己的敘述:這些罪名都是強加的,這一切只因為他是個義大利人罷了。
1909年起,文森佐跟隨公司進入羅浮宮工作,他的任務是切割裱畫的玻璃。每天他都要往返經過四方沙龍展廳,看到滿屋子的傑出畫作。後來有一天,他聽人說這些畫都是義大利人畫的,文森佐感到奇怪:為什麼義大利的畫掛在法國的宮殿里?
這幅義大利畫家保羅·委羅內塞所作的《伽拿的婚禮》尺寸高達6.77 m × 9.94 m,文森佐每天
文森佐詢問了羅浮宮的裱畫師,裱畫師卻只是輕蔑地笑了笑,並不回答他的問題。但後來文森佐還是知道了,原來這些畫都是被拿破崙從義大利搶過來的!
他感到莫名的憤怒,再聯想到自己在法國所受的種種不公的待遇,他決定要給法國人一個教訓,而這個教訓就是從羅浮宮帶走一幅畫。
於是,1911年8月21日早上7點,在離開羅浮宮8個月後,身穿白色工作服的文森佐溜進了羅浮宮,順利來到四方沙龍展廳,面對滿牆義大利的傑作,沒有任何藝術知識的文森佐選擇帶走了最小的那幅。
是的,這聽起來也許荒謬,但《蒙娜麗莎》被偷只因為她當時是廳中最小的畫罷了。勒平當初的設想儘管邏輯嚴密,但卻忽略了這個最淺顯的事實。
報紙上登出的描繪文森佐作案過程的連環畫。坊間傳聞文森佐在拿到蒙娜麗莎後將畫藏在了大衣底下,而實際上,文森佐本人只有160厘米高,他的大衣根本無法包裹住蒙娜麗莎而不被人發現。
文森佐真正的做法是,脫下工作服,把畫包起來夾在手臂下,按來的路線出了羅浮宮,一路上沒有被任何人發現。
盜取蒙娜麗莎後,文森佐便一直將她藏在自己的公寓中,這一藏就是兩年。直到兩年後,他覺得自己可以憑這畫發一筆財,或許還會成為義大利的民族英雄,於是他輾轉之下聯繫了商人弗里多,卻沒料到等待他的只有冰冷的手銬。
受審的文森佐
審案時,文森佐的醫生提出,文森佐因為長期從事油漆工作導致兩次因為鉛中毒而入院。更重要的是,鉛中毒會影響參與大腦決策的前額葉皮質,而這可能能導致一個人的犯罪行為。
報紙上關於文森佐被抓的消息
文森佐因此最終只獲得了一年的刑期,實際上文森佐七個月後便獲得了自由。
儘管文森佐似乎是出於「愛國主義」才偷走了蒙娜麗莎,但他卻弄錯了一件事:《蒙娜麗莎》是來到法國做宮廷畫師的達·文西送給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禮物,並不是從義大利搶來的。
現在收藏於法國羅浮宮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作品《美麗的女園丁》
當時很多義大利人呼籲要把這幅畫送回國內,以補償拿破崙·波拿巴從義大利帶走的大量藝術品。但大多數人還是主張把這幅畫還給法國人,所以最終麗莎女士回到了法國。
法國人對義大利的態度深表感激,兩國的關係一下子進到了蜜月期。多年以後,人們依然認為這是後來義大利在一戰中站到法國這邊的重要原因。
《蒙娜麗莎》在義大利展出一段時間後,在1914年回到法國,因為她,促就了法國和義大利的一段「名畫外交」
麗莎女士平安返回了羅浮宮,但故事到這裡卻沒有完結。
多年來一直有傳言說羅浮宮的《蒙娜麗莎》是偽造的,真正的蒙娜麗莎還沒有找到。
其中傳聞最廣的一個版本來自1932年的記者卡爾·德克爾。他曾在報紙上撰文稱一位名叫「瓦爾菲爾諾侯爵」的南美罪犯是主謀,他的目的是搞政變。他把蒙娜麗莎弄到手之後,是為了仿製6份分別賣個美國的6個百萬富翁,而原畫一直被隱藏在某處。
達文西和蒙娜麗莎,1900年代的報紙插圖
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實際證據可以證明這個故事。不過卡爾的故事寫得太精彩了,充分滿足了很多人的想像,以致於一傳十十傳百大家竟認為是真的,但專家們的態度只有四個字:不足為信。
20世紀藝術先驅杜尚以蒙娜麗莎為藍本創造的《L.H.O.O.Q》
今天,羅浮宮里擺的《蒙娜麗莎》是真是假早已不再是人們爭論的焦點。每年在麗莎女士跟前短暫停留的數百萬遊客,大多只因那是世上最有名的畫作而來,大眾文化中對於她的各種傳聞與猜測不見停息,而畫中見證百年風風雨雨的蒙娜麗莎,依然神秘地笑意盈盈,寵辱不驚。
想看更多藝術八卦嗎?快來關注公眾號LicorneU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