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就是隨心所欲?這幾點教育誤區家長一定要避免

2019-12-31     美術寶1對1

「我不想給孩子太多的壓力,他能有個快樂的童年,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不會強迫孩子學他不喜歡的,也不想給他太多規矩,我們家信奉『快樂教育』。」


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無憂無慮的童年,是無數家長的期盼,也被很多家長提倡。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教育?


快樂教育的基礎是教育,很多時候,我們只做到了快樂,卻忘記了教育!


01

切記,快樂教育 ≠ 隨心所欲!關於「快樂教育」的誤區你知道嗎?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可為什麼父母渴望給孩子快樂的教育,卻會事與願違呢?


或許,這是因為家長們把「快樂教育」和「放養」弄混了。


「快樂教育」和「放養」到底有什麼差別?一起來看看「快樂教育」操作中最容易中招的兩大誤區。


誤區一:

快樂教育不用給孩子立規矩


很多父母在「快樂教育」的過程中,不懂得給孩子立好規矩。


家長的經驗是「約束和限制是壓抑天性的」,於是努力讓孩子感覺到高興。


父母想讓孩子「快樂地做自己」,尊重孩子意願的出發點很好。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他註定是要生活在自然規則和社會規範中,一味地縱容孩子,並不能使他更好地適應社會規則。


只有家長立好了規矩,孩子養成了好的習慣,長大後才不會和社會規則發生衝突。



誤區二:

快樂教育不用培養孩子能力


有一些家長,從來不給孩子報興趣班,覺得孩子自然發展就好。


孩子上了小學後,開始羨慕同學的一些才藝,主動要求學習,爸媽也很高興地為孩子報班、買學習工具。


但不久爸媽就發現,孩子學了幾次後就失去了興趣,錢花出去不少,孩子卻啥也沒學會。


這種情況並不在少數,可孩子怎麼就學不好呢?


這是因為父母在孩子需要發展能力的時候,錯誤地選擇了放任。


快樂教育並不是說放任孩子自己去發展。父母要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探索世界的機會,為孩子合理地規劃。


02


孩子作為獨立的生命個體,家長無法設計和干預他的人生,但在他成長早期的每一個關鍵驛站,家長都應該在,並適時給出建議。


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在他的眼界和格局還沒有足夠大的時候,他需要家長們的指引。只有等他有了足夠的視野、足夠大的力量的時候,他要選擇什麼樣的路,選擇走多遠,就是他的事情了。


而那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轉過身,默默祝福。


或許,快樂教育真正的定義,應該是帶孩子發現自己、完善自己,在實現自我方面,達到自己想要的高度,進而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jD2XG8BMH2_cNUgJd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