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股份2020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2020-04-28     同花順財經

中元股份(300018)2020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業務回顧和展望

報告期內驅動業務收入變化的具體因素

(一)智能電網業務

公司所處細分行業發展與電力投資及國民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公司電力行業業務主要通過投標方式獲取訂單,進行「訂單式生產」、現場安裝調試、交付投運,實現向客戶的直接銷售。用戶的建設規模、技改需求,公司產品技術水平、質量控制、服務質量、過往業績均是影響業績的重要因素。

(二)醫療健康業務

1、醫療信息化業務

公司醫療信息化業務主要通過向醫院、衛生主管機構等客戶以直銷方式提供軟體產品或技術服務獲得盈利。提供醫療信息化產品的過程就是軟體的研發與工程實施的過程。工程實施分階段實現軟體銷售合同約定的服務內容,用戶通過分階段驗收並交付後完成銷售。國家政策的驅動、行業發展的需求、領先的技術、深厚的醫療系統資源構成公司醫療信息化業務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

2、體外診斷(IVD)業務

公司採取「經銷和直銷相結合,經銷為主」的營銷模式,實行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對IVD領域產品進行生產、銷售。國內體外診斷產業相對基數小、增速快,各種新技術的興起以及國家醫療保障政策的完善成為我國診斷產業長期利好的重要驅動因素。此外,大千生物和埃克森經營團隊擁有較強的研發能力以及較為廣泛的客戶資源,有利支持其業務拓展。

報告期內,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響,營業收入下滑,導致業績虧損。

年初至報告期末,公司簽訂合同金額7,664.12萬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尚未執行的合同金額29,232.66萬元。

重要研發項目的進展及影響。

智能電網智能化記錄分析、時間同步、變電站綜合自動化、配網自動化及電力物聯網相關產品研發工作的推進,有利於進一步提高主營產品的技術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優勢;儀器儀表類產品、移動綜合自動化系統等研發項目的推進,有利於公司豐富產品線;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相關研發工作的推進,有利於公司體外診斷產業鏈的快速發展;醫療信息化軟體研發工作的推進,可更好地實現醫院本地定製化需求,完善軟體系統性能,增強核心競爭力。

加大研發投入將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為公司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抗風險和持續發展能力。

年度經營計劃在報告期內的執行情況。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營業收入下滑。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33,871,927.73元,同比下降44.8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87,365.53元,同比下降249.96%。

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公司眾志成城,在員工安全第一、對疫情全面防控的基礎上逐步復工。報告期內,公司簽訂合同額總計7,664.12萬元,中標特高壓工程——陝北-湖北±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武漢±800kV換流站新建工程等多個項目。陝北-湖北±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將西部煤炭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的具體體現,該工程的建設將構築起「北電南送」的「高速路」,實現西北煤電基地電能直供中部地區負荷中心,為實現更大範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創造了有利條件。

報告期內,公司採用遠程和現場結合辦公方式積極開展研發工作,加快研發項目進程。

智能電網領域,配網信號採集物聯網裝置、主配協同的安全穩定與自愈控制技術研究及系統開發均進入開發階段;醫療健康領域,新增白介素-6測定試劑盒(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等4個研發項目。

配網信號採集物聯網裝置採用LoRa、WIFI、NB-IOT、4G等無線通信技術,在公司現有的遙測和遙信採集的基礎上,根據特定的算法進行保護、計費、遙控、耗電統計、發電預測等操作,節省了大量的抄表和核銷人力、供電和採集線纜鋪設,該產品主要面相智能電網,同時也可以應用於物聯網產業鏈中的其他M2M客戶,具有廣泛的潛在用戶和重要的使用價值。

主配協同的安全穩定與自愈控制系統構建了主配協同的「三道防線」安全防禦體系,採取保護控制一體化新技術,實現配電網絡拓撲識別與實時修正、故障判斷與跳閘隔離、電網重構與負荷自愈、安全穩定與微網控制等功能,能夠有效解決當下配電自動化水平不高、新能源高滲透下對傳統保護影響大、系統運行方式變更後的保護配置複雜以及故障跳閘、隔離和恢復供電時間長等問題,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和智能運維水平。

報告期內,公司獲得2項實用新型專利、3件軟體著作權。

報告期內,湖北中元九派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中元九派基金」)受讓武漢天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源環保」)1.56%股權,受讓金額為2000萬元,天源環保擁有多年來在垃圾滲濾液治理、餐廚沼液治理、城鎮水務、工業廢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餐廚垃圾及污泥綜合處置等環保治理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業務覆蓋全國23個省市。

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的重要風險因素、公司經營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公司擬採取的應對措施。

1、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及新增產能利用不足的風險

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的大部分產品處於產業化實施階段,雖然公司具有豐富的產業化實施經驗,且項目實施具有可靠的技術保障,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公司仍可能面臨產業政策變更、市場變化、行業發展方向和技術應用趨勢變動等風險。

應對措施:公司加大募投項目產品的市場推廣及銷售力度,密切關注國家產業政策及市場需求,做好前瞻性預測,及時調整投資項目技術方向和市場策略。

2、稅收政策變化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及子公司相應享受了關於高新技術企業、軟體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上述稅收優惠政策對公司的發展、經營業績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如果國家稅收政策發生變化,或公司及子公司不能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軟體企業複審,導致不能繼續享受上述稅收優惠政策,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盈利水平。

應對措施:密切關注國家稅收政策,加大研發力度,保持技術創新、技術領先,持續進行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

3、人才流失風險

公司管理團隊主要成員直接持有公司股權,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研發和營銷。公司持續完善薪酬體系和績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激勵和約束機制,力求各業務核心人員能充分發揮才能,與公司共同成長。但是仍可能存在不可預期的人才流失、影響公司持續快速發展的風險。

應對措施:通過完善激勵制度和薪酬政策,建立多層次培訓體系,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供員工成長與上升的空間,實現公司與員工的共同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hmUvnEBiuFnsJQVy1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