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來說,今年的清明假期不過只是漫長居家隔離中的普通幾天。
對於已經躺平的鹹魚們來說,這樣的生活或許還算可以,但總有一些奮鬥家們忍受不了。
4月5日,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覃漢在團隊內部的講話記錄流傳出來。雖然內容不多,也不涉及什麼驚天機密,但依然讓不少從業者備受震撼,有對其內容不贊同而隔空喊話的,也有深受感動要求下屬寫讀後感的。
總而言之就是一個詞——熱鬧。
券商人的自嗨讓不少圈外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01 「頭部券商也要拚命」
「你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團隊,帶著實習生,往前面沖!」
「沖不了的,請節後就開始找工作轉行,我已經充分做好了心理建設!」
「再強調一遍,國泰不養閒人,你們必須比我還拼!」
「以後千萬不要說自己工資低,現在對每個人都是絕對的公平,從今年開始,如果自己工資還低的話,要麼是能力不行,要麼是懶,我想不出還有別的原因!」
「我們團隊里,每個人必須進化成一匹吃人的狼!」
「以後我們這個團隊,要把這些口口都撕碎!」
回看覃漢的這些「金句」,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在給自己屬下的員工們打雞血,稱過去的佛系是「溫水煮青蛙」,結果是「所有人都廢了」,而今要進行改變,自己每天對客戶們進行「信息轟炸」,同時要求員工們也要主動向前沖,瘋狂搞工作。同時還懟了自己的幾個同行,表示「受夠了」,以後要「把過去幾年失去的,加倍搶回來」。
給員工打雞血,員工就算有怨言也不好明說,而懟同行就不同了,人家肯定不會慣著……比如,在語錄中被狂懟的華泰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研究所副所長張繼強,就對覃漢的「信息刷屏式勤奮」表示了不忿,他還在自己的群里隔空喊話:「我們這行勤奮是基本條件,咱得把精力用在正地方,光靠刷臉刷屏,無限放大聲音,對客戶沒有意義。」
雖然張繼強看不慣覃漢,但依然有人痛飲覃漢這碗雞湯,大呼「美味」。
比如浙江證券研究所就發布通知,要求研究所組織員工對這段話進行學習,還要求員工寫讀後感,並提出:「在很多人印象中,一些老牌券商研究所都很佛系,浙商狼性足、天天打雞血。事實並非如此,當熟睡的獅子覺醒時,我們怎樣才有機會?值得全所深思。」
對於覃漢的講話,國泰證券公司內部發布了一則通知,表示「通知內容是為了更好地啟發和思考賣方這一行業和個人巧幹和苦幹的平衡,本身沒任何問題」,並對違反信息保密管理規定的同事進行了警告。
有券商分析人員透露,國泰君安之所以突然狼性,與其內部戰略有關,「有傳聞國泰君安近期確實有在對內加壓,應該是現在要繼續沖業績了吧」。
02 「工資都是卷出來的」
從去年出圈的替「客戶考研」事件,到這兩天覃漢的「狼性發言」,金融人的「卷」已被外界熟知。
在覃漢的講話記錄中,「派點」一詞作為業績考核關鍵多次出現,也是他這通發言的重中之重。
所謂「派點」,主要指買方機構對分析師做出的評價,對於券商研究所來說,這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所內分析師與研究員們的工資多少也由此進行判定。
通俗來講,就是客戶對分析師們的滿意度,而這個滿意度自然包括了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客戶買入項目等方面。
2018年「新財富分析師」評選期間,方正證券工作人員涉嫌場外違規拉票,釀出金融界著名醜聞「吃飯門」事件,這也導致「新財富分析師」評選活動一度被叫停。該評選後續雖然恢復,但獎項的含金量明顯下滑。不少老牌券商趁此機會調整發展戰略,開始「佛」了起來,這也給了中小券商發展的空間。
目前國內券商分析師總數已超過3400人,但資金總量並沒有太大變化,直接導致行業里僧多粥少,更加內卷。
比起風波不斷的金融證券,不少客戶寧願選擇較為穩妥的基金作為投資理財項目,買方市場逐漸收縮,留給從業人員的蛋糕也越來越小。
截至今年3月31日,約26家上市券商公司發布了2021年年報,除了業績增減以外,部分券商高管年薪總額整體下滑的現象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側目。
比如第一創業董事長劉學民的薪資從2020年的980萬元下滑至2021年的433萬元,直接打了個對摺。據統計,目前稅前薪酬在500萬以上的,僅有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一人,為585.39萬元。
03 結語
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質量,金融人士不得不想出各種方法來「搶」客戶,從信息宣傳到內容服務,內卷之風日盛,熬夜加班已成常態。
然而卷出來的東西,並不都是有用的。
今年年初時,安信證券就從1月21日到2月28日進行了連續幾天的主題演講直播,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但即使如此,仍收效甚微,讓不少從業人士發出了「這真的值得嗎」的感慨。
曾經有一句流行語叫作「大力出奇蹟」,形象地表達了內卷人的心態。但如今,捐出來的究竟是垃圾還是奇蹟,成了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