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友發的微頭條,總結了普京在聖彼得堡國際論壇的講話,主要有6個觀點。這6個觀點其實總結起來是三點:俄美關係、美供烏武器、核戰。
普京出來放話的時候很少,一般藉助俄外長、總統新聞秘書以及梅德韋傑夫。不過此次普京的講話,依然圍繞俄烏衝突,但卻隱含了很多東西。解讀起來,裡面的信息量很大,也看出普京的策略。
(一)
普京在演講中,多次提到俄羅斯擁有龐大的核武器,他稱俄羅斯擁有比北約多的核武器。而且俄羅斯核武已部署白俄,但俄羅斯不會對烏克蘭進行核打擊,但如果俄羅斯認為自身受到威脅時,就會使用核武器。
有人說俄羅斯就剩核彈了,這是美西方忌憚的。如果這樣看俄羅斯,就太小看俄羅斯的韌性了。就連美國也沒想到,本想利用俄烏衝突,讓烏克蘭拖住俄羅斯,最終耗死俄羅斯。但沒想到俄羅斯不僅沒被耗垮,美西方國家卻被反噬。
從這一點,俄羅斯的戰爭潛力很大。這得益於蘇聯打的基礎。其實普京不斷拿出核武器並不是嚇唬人,如果美西方真要把俄羅斯逼到困境,普京真有可能用核彈,即使魚死網破,普京也會用。西方能有魚死網破的膽量嗎?
所以普京更多的還是警告西方,不要把俄羅斯逼急眼,到時俄羅斯沒有了,還要這個世界幹什麼。
不過普京這次提核彈,有可能釋放「以核促談」策略,現在常規戰打到現在,烏克蘭並不占優勢,只會不斷死人,烏政權也會被民眾拋棄。
俄羅斯也不願打,不能自己找台階下,還要逼西方促談。特別是普京還向南非總統亮出烏克蘭方面簽訂的停火協定,但最終烏克蘭撕毀協定,在美國鼓動下接著打。
普京還提到,美國將援助烏克蘭F16戰機,但普京稱,F16的下場將與德國豹式坦克一樣的結局。
(二)
有人說普京話話就是放狠話,莫不如說這是一場公開對外的輿論戰。也是普京親自對西方發起的心理戰。目前,無論美國還是俄羅斯,都不可能主動停戰。美國如果拉索子,就會沒面子,霸主地位就沒了。
俄羅斯如果停戰,就是認輸,普京就危險,俄羅斯也將受到西方國家的進一步圍剿。所以俄羅斯與西方正是較勁之時,如今比拼的依然是軍力,但背後也是一個國家的實力。
熬的過程很難,普京也清楚,即使談,俄軍也必然繼續向烏克蘭西部推進,俄羅斯只能打到西方打不動為止。
有人說普京太魯莽,不該發起這場戰爭。但俄羅斯已經到了危險時刻,如果不打烏克蘭,俄羅斯日子也不好過。
目前俄羅斯並沒有太多的人反戰,絕大多數俄羅斯人支持普京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但普京也知道,戰爭如果長期打下去,對俄羅斯來說損失重大,但目前美西方不斷向烏供武,才導致澤連斯基抱有幻想,只有打到西方供武供不動,才是停戰之時。
在這種雙方較量焦灼之際,誰的心理強大,誰占據戰場主動權,誰就是最有利的一方。現在俄羅斯具備這一點,但俄烏衝突戰場上信息真假難辨,而且俄羅斯常規輿論戰,又無法與美國相比。所以也只有普京等高層發出聲音,才能讓西方看到俄羅斯強大,看到俄羅斯依然有實力與北約集團對抗。
就如普京最後點到拜登,認為拜登比誰都明白。此話言外之意很明顯,就是叫板美國,也指出美國在俄烏衝突中充當不光彩的角色。
反觀西方,雖然天天譴責俄羅斯,天天喊向烏克蘭供武。但西方武器儲備就那麼多,不可能無限制地供烏。況且烏克蘭拿著西方的武器,並沒有取得戰場優勢。西方已經有了疲態,武器庫捉襟見肘。
普京是情報特工人員,或許俄羅斯情報部門拿到西方的底牌。而普京此時出手,恰當好處,進一步在西方猶豫不決的狀態下,讓其內部產生分化。
不要以為美國很輕鬆,向烏克蘭供武沒取得效果,還不斷挑釁中國。其實美國現在最著急,烏克蘭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拜登也就干一屆,因為明年美國大選,拜登也急於拿出點東西,為連任競選。
(三)
普京放狠話,也一定會做狠事。但狠話不能亂說,沒有底氣的狠話,沒人害怕。恰恰這種有底氣的狠話,震懾了西方。不得不說,普京這次講話,輿論戰、心理戰夾雜其中,既鼓舞了國民士氣,又讓西方產生懼怕心理。普京的講話對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作用很大。
通過普京的講話,我們還要談談俄羅斯輿論戰方式。表面上看,俄羅斯輿論戰不占優勢,不如美國,的確存在這個問題。但這種差距早就有,美國在輿論戰方面有優勢有經驗。不過俄羅斯的輿論戰,給外界印象就是四個人。
普京是最高層,他利用自己的魅力,經常站出來釋放信息。但更多的是拉夫羅夫、佩斯科夫、梅德韋傑夫三人,還可以加上俄發言人扎哈羅娃。
拉夫羅夫很強硬,長期擔任俄羅斯外長,是西方很撓頭的一個外長。佩斯科夫是總統新聞秘書,他說的話,被認為代表普京所說。
梅德韋傑夫狠話更多,他的強硬令外界印象深刻,西方嘲弄他「口嗨」,還有人稱他為「嘴強王者」。但作為普京輿論戰的一員,梅德韋傑夫雖然狠話讓人不信,甚至調侃他。但畢竟他是普京的人,有時他可以替普京說。
在俄羅斯輿論戰方式上,我們需要研究並借鑑。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