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將在幾十年內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太空基地
月球上的第一個太空基地將是中國建造的。此外,中國正在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火星,祝融號火星車從漫長的強制冬眠中走出來。
中國人在火星上展示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蓄熱」。中國的火星任務是非常成功的。祝融號已經遠遠超過了計劃的使用壽命——它已經完成了所有科學任務,將必要的圖像傳輸到地球。
最主要的是,多虧了祝融號,中國將擁有全新的能源技術。該漫遊車不像其他太空漫遊車那樣具有放射性同位素加熱器,主要採用太陽能。火星表面晝夜溫差過大,白天可達20攝氏度、夜晚卻能低於零下100攝氏度,這對於不少儀器將是巨大挑戰。火星車準備了兩件「法寶」——氣凝膠和太陽能供熱集熱器。該系統由中國工程師開發。
在祝融號的頂板上有兩個用於集熱的圓窗,由聚醯胺封閉。這種物質對陽光是透明的,但不透射紅外輻射,這會在漫遊車內部產生溫室效應。
整個火星日,陽光都落在電池上。該材料的熔點為-26°C,當火星夜幕降臨時,裡面的十一烷熔化並以熱量的形式將約80%的入射太陽能返回給漫遊車。相比之下:在砷化鎵的基礎上製造的漫遊車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僅為30%(即使火星車的電池經過優化以考慮火星表面的光譜)。
所以根據火星任務的結果,十一烷也可以在地球的綠色能源經濟中使用。這種物質是獨一無二的,可用於為南極站供暖或為極地的房屋供暖。
中國不僅準備飛往火星,而且還準備在月球上建立一個研究站。該站可以在 2028 年之前工作。
當然,中國並不是唯一加入探月競賽的國家。例如,美國人在2017年啟動了阿爾忒彌斯計劃,其目的是將人送上月球。作為35億美元計劃的一部分,第一艘測試飛船於2022年底出發。第一艘載人飛船應該不早於 2025 年登陸月球表面,那個時候中國已經開始建造月球站了。
現在,中國工程師正在決定月球基地的確切位置。有兩個選擇標準 - 科學和工程。工程限制包括諸如站點的照明和可訪問性等考慮因素,以便研究人員可以輕鬆地從這裡前往月球的其他地方。
很多優勢都在月球的南極。月球的南極有一個平坦的表面,幾個罕見的隕石坑具有恆定的溫度。這些隕石坑也可能含有最大的冰凍水沉積物 - 這對科學家來說非常重要。
對於確切的月球基地位置選擇,中國計劃將機器人探險家送上月球。嫦娥六號任務將從南極向地球運送土壤樣本。
嫦娥7號的下一次飛行將使我們能夠更詳細地探索月球的南極,嫦娥8號將測試對在那裡建立月球基地至關重要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