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疫情管控放開以來,很多人被壓抑了三年的出國旅行需求強烈爆發,然而真出去了卻感覺自己像是出了個假國。
用網友 @ The-lgzy的話形容就是:「出國了,但又沒完全出。」
艾菲爾鐵塔底下在賣烤苞米。
羅浮宮門口停著三蹦子。
紐約街頭有麻將局。
義大利買的到煎餅果子。
國內隨到隨買,
但國外你得跟老外一起排隊。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首都)坐地鐵仿佛魂穿東北。
冷知識:阿根廷是世界上距離中國最遠的國家。
雪梨隨處可見中國老年人必備的 買菜手拉車。
日本能喝到各種網紅奶茶。
韓國街頭的妝造卷王成了中國人。
如果你去的是東南亞,那更是就像在國內旅遊。
馬來西亞是另一個廣州。
泰國是另一個西雙版納。
甚至連點外賣都的水平都直逼國內。
部分國家過起春節來更是比中國還熱鬧。
Chinatown(唐人街)就更別提了。
大部分國家的備貨都幾乎比國內還全。
巴黎的光明奶磚。
倫敦的開塞露。
紐約的老三墓碑。
就連垃圾桶里都是濃濃的中國味兒。
最讓人震驚的是語言問題。
以前英語六級都不敢獨自出國,現在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跟你說中文。
海關如此。
餐廳服務員如此。
導購更是如此。
如果呆的時間長了,提高最快的甚至都不是英語水平,而是 各種中國方言水平。
這一切用網友 @ MMoira的話形容就是:「有一種中國人遲早統一地球的感覺。」
然而這其實已經早就是事實了。
中國不僅留學和移民數量世界第一,出境旅遊數量也是世界第一。
疫情前(2019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1.55億人次;
疫情後(2022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1.27億人次。
要我說,各位同胞加油啊,爭取把出國旅遊這個詞換成出門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