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上海自貿區的六個「今天」

2023-09-29     浦東發布

原標題:凝視上海自貿區的六個「今天」

凝視上海自貿區的六個「今天」

2013年9月29日,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在上海誕生。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就深入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自貿試驗區十年建設的成績與經驗,為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指明方向,也為新征程上深化改革開放凝心聚力。

10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聚焦貿易便利化、政府職能轉變,大膽試驗、勇敢創新,形成了一大批制度創新成果。

中國的自貿區矩陣也經歷了多次擴容,逐步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陸、沿邊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在此過程中,國家累計部署了3400多項改革試點任務,302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

9月29日,這個日子就像一個特殊的「切片」,它們是歷史的註腳,是時代前行的足跡。

時間:2013年9月29日

地點:基隆路6號

基隆路6號外高橋大廈,外高橋保稅區建起的第一棟大樓。儘管外立面略有些陳舊,但這天以後,那樓便煥發新生,成了「流金之地」。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也為中國的金融改革拉開新的序幕。一夜之間,多家金融機構湧入外高橋大廈搶灘布局。設在斜對面基隆路9號的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更是整日車水馬龍。

「企業前腳辦完營業執照,後腳就到銀行來。」這是當年真實的景象。外資充分運用自貿政策在外高橋集聚發展,到2022年底,外高橋已有來自123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資企業近1萬家,占上海市外資企業數的八分之一。外高橋則立足自貿試驗區定位,大力度開展制度創新,在自由貿易帳戶體系、投融資匯兌便利、人民幣跨境使用、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改革、金融服務業開放等各個領域實現突破。

國際貿易中典型的,也是最難監管的貿易方式——離岸貿易,就是在外高橋實現率先突破的。通過推出全國首個綜合運用境內外數據以輔助銀行開展貿易真實性審核的平台「離岸通」,上海自貿試驗區破解了離岸貿易訂單流、貨物流和資金流「三流」分離帶來的真實性審核難題,幫助許多跨國公司擴展了離岸業務新模式。

時間:2015年9月29日

地點:富特西一路477號

2015年,上海永遠幸婦科醫院以外商獨資身份成功申請到工商營業執照,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外商獨資醫院。

彼時,醫院上下忙著做裝修準備。醫院位置雖然偏了一些,在富特西一路477號,但醫院管理層對龐大的中國市場卻十分有信心。「2000年初集團旗下的日本醫院每年就接收400至500對中國夫婦,進行輔助生育方面的治療。為什麼不能讓這些患者在家門口就享受到永遠幸的治療呢?」

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後,發布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之後,又進一步擴大開放,取消外商投資醫療機構的最低投資總額和經營年限限制。一系列制度創新,吸引了日本永遠幸醫療集團的關注。上海永遠幸婦科醫院營業8年,甚至沒有專門打過廣告,卻實現接診患者15萬人次。院長徐傑覺得,這是超預期的發展。

伴隨負面清單的越縮越短,上海自貿試驗區向外資開放的領域也越來越多,全國首家外商獨資券商、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首家外商獨資保險控股公司……一批全國首創項目先後落地。

時間:2019年9月29日

地點: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當天,整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在為首輛整車的試生產做關鍵準備。說實話,在場的工作人員心裡還是捏一把汗的,畢竟9個月前,工廠才開工,時間緊、任務重。

然而僅僅3個月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這裡來了段即興熱舞,宣布上海超級工廠正式對外交付國產Model 3車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的奇蹟,讓馬斯克逃離了「產能地獄」。「特斯拉速度」也成了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營商環境的一張「金名片」,為境內外廣大市場主體津津樂道、心嚮往之。

其實,「特斯拉速度」並非特斯拉獨家專享的「特權」。幾年來,臨港新片區通過建立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台、集中行使市區兩級1215項行政事權、施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等,極大提升了投資項目的建設進度,「特斯拉速度」成了常態化的「臨港速度」「上海速度」。

由此,臨港新片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揭牌四年來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1.2%,規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7.8%,全社會固投年均增長39.9%,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44%,稅收年均增長16.2%。

時間:2020年9月29日

地點:小洋山島

兩天,國內首單跨關區國際中轉集拼業務試單剛剛完成,丹麥得斯威國際貨運公司在海關全程監管下,將採購自德國漢堡的汽車零部件等貨物在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內的國際中轉集拼倉庫進行拆箱,與其他貨物重新拼箱後運往上海外高橋港區,重新出口至東南亞和日本等地。

倉庫前,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上海海關的工作人員與得斯威海運及鐵路總監詹姆斯溝通試單流程中的各項細節。詹姆斯信心滿滿,他覺得在洋山開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和其他航運、貿易創新業務,時機已經成熟。因為就在不久前,洋山通過國務院聯合驗收組驗收,揭牌成為我國唯一的「特殊」綜合保稅區,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自由貿易園區,實施高水平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和制度。

過去幾年裡,洋山特殊綜保區系統性地重塑了海關監管作業全流程,能級持續提升,改革成果接連落地:完成國內首單船對船保稅LNG加註業務,相關法律法規此前基本空白,洋山為國家提供了有效樣板;完成國內首單外資班輪船公司沿海捎帶業務,為我國航運業率先進行壓力測試,截至今年9月,箱量累計達到3.1萬標準箱;推進「中國洋山港」籍國際船舶登記工作,累計註冊登記47艘……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一位負責人說,「我們希望能給企業一個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再特殊、再緊急的業務,都不會遇到不應有的阻力。」這折射出上海自貿試驗區的一種改革理念:把天然權利交還給市場主體。

時間:2021年9月29日

地點: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

這一天,是《上海市浦東新區深化「一業一證」改革規定》和《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主體退出若干規定》作為首批浦東新區法規正式出爐的第一天,一大早,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就門庭若市。不少企業前來諮詢辦理「升級版」行業綜合許可證,也有些企業申請註銷、退出市場。

一家連鎖健身房的負責人正在窗口諮詢申請條件。原先,健身房營業需要消防、公共衛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等不同的證,每張證的有效期也不同,在各自到期的年份,都要分別辦理覆核。一旦遺漏未在到期前辦理,還要重新辦證,非常麻煩。改革後,只需一個周期去一個窗口,交一次材料,覆核一次即可。

則橙企業管理的項目主管也專程一早趕來。這家企業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因集團內部業務調整,計劃註銷公司。他說,法規落地後,走簡易註銷流程,將大大減少企業退出市場的時間成本,有利於加快集團業務調整。

法治建設能固化制度創新成果、穩定市場主體預期。近年來,聚焦企業發展中的共性需求以及重點產業領域的特殊需求,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先後出台「一業一證」「智慧財產權保護」等18部浦東新區法規,浦東新區出台「商事調解制度」等17部管理措施,不斷推動支撐自貿區營商環境建設。

時間:2023年9月29日

地點: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今天是2023年9月29日,全國人民正在歡度中秋節,上海自貿試驗區內,許多企業、工廠也已放假。可改革巨輪的航程沒有停下,前幾日,上海正式印發持續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改革創新的31條措施,明確除了加快落實相關部委要求的試點措施外,將進一步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商務人員臨時入境、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自我加壓。

連日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動作頗多:針對大宗商品貿易推出新政策、新方案;積極推動「離岸通」平台接入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信息化服務平台;引進的第五家中外合資理財公司正式開業;為CCC免辦便捷通道試點擴容……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主任朱芝松透露,下一階段上海自貿試驗區還將全面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重點領域開展更大程度壓力測試;聚焦產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在全產業鏈融合升級、應用測試場景開放等方面加強集成創新,推動再製造等新業態取得新突破;著力提升集聚輻射能級,增強專業服務業國際化服務能力。

10年經驗彌足珍貴,未來前景催人奮進。下一個10年,或許人們還會像今天這樣,向這片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熱土投去炙熱的目光,並期待它報以累累碩果。勇做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的先鋒,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也必定不負眾望。

文字:杜晨薇 胡幸陽

編輯:朱勝霞

資料:解放日報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d355d56e3c806f0cf8631a3e5c6d6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