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藝圈比較蕭條,常常會看到明星「訴苦」。
像陳奕迅、李克勤這種天王級的明星,都抱怨「很久沒有收入了」,其他小明星、老戲骨的工作機會,就更是少得可憐了。
但是對於那些選擇定居內地、北上淘金的明星來說,這種苦惱是不存在的。因為對他們來說,只要稍微有點名氣,賺錢的機會遍地都是。
因為錢太好賺了,很多到內地發展的明星,索性直接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不僅淪為「綜藝常客」,爛片更是一部接一部。
轉戰內地娛樂圈,賺得盆滿缽滿的陳小春,便是這群香港明星中的「翹楚」:當初有多迷戀他,如今就多麼恨鐵不成鋼!
陳小春近年來在熒幕上貢獻了一堆爛片、表現差勁,各類廣告也接到手軟,不免讓人嗟嘆掉到「錢眼裡」了。
翻看他的社交平台,不是給產品打廣告、就是給作品做宣傳,都難怪網友諷刺其為「廣告春」、「春割」。
明星掙錢,無可厚非,但站著掙、還是躺著掙,則是原則問題,畢竟吃相太難看了,就會招人煩。
賺得盆滿缽滿仍不滿足的陳小春,對於「恰爛錢」這麼情有獨鍾,與他的家庭出身和個人修為有著很大的干係。
一定程度上,徹頭徹尾「窮三代」的苦出身,讓他在名和利之間,會更加傾向於選擇後者。
說實話,窮人家的孩子熬到出人頭地,如今大把大把地掙錢,這原本是陳小春身上的加分項。
可錢掙得多了,他的勵志故事卻有些「爛尾」了。
當初陳小春的祖父為了一口飯,成了上門女婿,而後一代代都在陳家村落腳,到了陳小春這一代,則成了地地道道的「窮三代」。
身為長子的陳小春不僅因為照顧弟、妹,讓美好的童年時光黯然失色,還因飢餓間接導致父母將最小的弟弟賣給別人,這也成了陳小春一生的痛。
後來為了分擔家庭重任,陳小春13歲時就輟學隨父謀生。
他在工地搬過磚,在飯店跑過堂,在理髮店剪過頭髮,也是在那時,命運的齒輪開始急速轉動。
在成為理髮店店員有了穩定收入後,陳小春便開始學習跳舞。
沒想到的是,初衷如此簡單的陳小春也因此迎來了人生中的巨大轉折。
陳小春通過客人得知TVB有舞蹈藝員考試,他決定也去試一試。
結果出人意料,考試當天他就被直接錄取,簽約TVB,成了一名舞蹈演員。
功夫不負有心人,舞藝精進的陳小春,先後為譚詠麟、梅艷芳、張國榮等大牌歌手伴舞。
1992年,25歲的陳小春在林憶蓮的演唱會上為其伴舞。演唱會結束之後的慶功宴上,他被要求獻歌一曲。
結果大家都沒想到,外表粗獷的陳小春憑藉一首柔情的《水中花》不僅驚艷了林憶蓮,更讓當時星工廠的老闆對他刮目相看,當即決定簽下他。
陳小春與朱永棠、謝天華的「風火海」組合誕生。
1994年,「風火海」組合憑藉同名專輯斬獲「新登場組合」金獎。
從「窮三代」到打工仔,從伴舞到歌手,陳小春開始在香港樂壇嶄露頭角。
單飛後的陳小春更是憑藉「王老五」的形象,連連祭出爆款歌曲,在香港歌壇一飛沖天。
好事成雙,早在1994年陳可辛就看上了十分有辨識度的陳小春,並邀請他參演電影《晚9朝5》和《金枝玉葉》,並憑藉《晚9朝5》拿下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
這一年,陳小春28歲,他完成了自己演藝生涯的第一次飛躍。
但真正讓陳小春一炮而紅,幾乎成為他的代名詞、時至今日仍被人說起的,還屬系列電影《古惑仔》的橫空出世。
自1996年起,《古惑仔》系列電影幾乎成了香港影壇一個「奇特」的存在。
家長認為《古惑仔》是荼毒少年的「熒幕毒藥」,但年輕人無不憧憬著刀光劍影的江湖社會和兄弟情義。
有多少人罵,就有多少人愛,《古惑仔》系列電影不僅屢屢刷新香港電影票房,讓銅鑼灣成了香港名噪一時的打卡勝地。
陳小春憑藉玩世不恭、重情重義的「山雞哥」一炮而紅。
《古惑仔》的主題曲《亂世巨星》中有這樣一句歌詞:我任性以天性,亡命拚命天生我喜歡;用實力爭勝橫行全憑本領,我可變萬世巨星戰無不勝。
這仿佛就是陳小春的真實寫照,在爛到極點的原生家庭中奮力爬起,硬生生地在香港娛樂圈「殺」出一條血路,將一手爛牌打出王炸效果。
被命運垂青的陳小春,又演活了tvb經典金庸劇《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一角。
影視上一路高歌的陳小春,在歌壇也是齊頭並進。
2003年,陳小春的專輯《算你狠》橫掃華語唱片市場,同名主打歌火遍大街小巷,專輯中的《黃豆》《獻世》等也成了耳熟能詳的KTV熱門曲目。
千禧年之後,陳小春的表現十分搶眼,能唱歌能演戲,吊兒郎當的氣質也格外迷人。只是大家當初沒有想到,那時候有多迷戀他,後來就會有多麼恨鐵不成鋼。
《柔道龍虎榜》《鬼馬狂想曲》《最愛女人購物狂》等電影均能看到他的身影,其中他在《頭文字D》中飾演的車手,表現不俗。
不過從2008年開始,陳小春的影視資源肉眼可見的掉檔。
要是硬選出相對有名一點的恐怕只有08年搭檔范爺的《精舞門》,可惜他也不是C位,從男一號淪為二號咖,電影評分、票房更是撲街。
也是在這時,陳小春的職業發展開始走下坡路的同時,「爛片王」的稱號也在不知不覺中扣到了他的頭上。
2009年,陳小春在電影《午夜計程車》中飾演了一位懷才不遇的作家,3.7的評分算是正式宣告著他進入爛片行列。
2011年與楊冪合作電影《孤島驚魂》,雖是新穎的恐怖題材,可惜市場不買帳;2013年的《好命先生》搭檔安以軒,老套的故事情節讓觀眾難以認同。
而隨著2013年兒子Jasper的出生,陳小春開始努力賺「奶粉錢」,參演的爛片數量也呈幾何倍增長。
更讓人心痛和失望的是,本就無好戲可拍的他也開始走上了「炒冷飯、賣情懷」的老路,而一旦開始賣了情懷,就收不住了。
這個「情懷」恰恰就是曾經將陳小春捧上神壇的「幫派」風格。
2016年,陳小春主演了電影《呆呆計劃》,雖說是搶奪寶物的故事,但從他的角色來看仍舊是與幫派掛鉤,毫無新意可言。
而從2017年開始,陳小春算是光明正大的「重操舊業」,在電影《黑白迷宮》中,飾演了一名社團成員,與兄弟重出江湖。
以角色映射現實,從這部電影開始,陳小春在影視劇中重回「古惑仔」形象。
只是,「山雞」回歸,卻也意味著陳小春走向另一個極端。
2018年的《黃金兄弟》,「古惑仔」兄弟齊上陣,改行做起了特工,可5.0的評分直接暴露了包括陳小春在內的「兄弟團」賣情懷、炒冷飯的企圖心。
如果說2015年的時候,陳小春等人在電影《煎餅俠》中的最後出現鏡頭,是給多年來懷念他們的觀眾的一個希望和交代。
那麼如今的他們則是冷水泡飯,索然無味,依靠情懷的噱頭,吸引大半觀眾觀看,結果用一部部粗製濫造的劇集糊弄老粉,屬實令人心寒。
不誇張地講,陳小春的做法和選擇都瀰漫著兩個字:圈錢。
誠然,從小窮到大,從學徒到明星,窮怕了的人最怕的就是回到原來的苦日子。所以對於陳小春執著於賺錢這件事,本無可厚非,或是情理之中。
況且縱觀陳小春的從藝之路也算是大起大落,他一度也曾陷入無戲可拍的境況中。
2017年,陳小春帶著兒子參加《爸爸去哪兒》,展現出了鐵漢柔情的一面,憑此迎來事業上的「第二春」。
遺憾的是,他並沒有保護好自己作品的口碑,反而在爛片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2021年參加《披荊斬棘的哥哥》,陳小春以「大灣區哥哥」C位出道,躋身熱搜常客,他的話題、流量和熱度堪比昔年巔峰時期。
曾經的情懷加如今的熱度,陳小春幾乎掌握了當下人人艷羨的「流量密碼」,可以說,此時的他才是一個「演員」的最好時段。
然而,賺錢的想法根深蒂固,抑或是他不再需要靠演戲為生,陳小春並沒有沉下心來好好挑選劇本、打磨演技。
相反,他選擇的依舊是「徜徉」在賣情懷、來錢快的爛片和網大中。
假如之前的《黑白迷宮》和《黃金兄弟》還算是陳小春在觀望,能否靠販賣情懷翻身。
那麼網大作品《再戰江湖》,則是他在爛片深淵中越滑越深的一道「縮影」。
《再戰江湖》到底有多爛?某瓣3.0的評分,它都虛高了!
電影完美彙集了爛片三要素:抄劇情、賣情懷、蹭熱度。
毫無邏輯的故事內容,浮誇的演員演技,槽點漏洞滿屏皆是,電影爛到二倍速都是浪費時間。
而《再戰江湖》也刷新了陳小春從影以來,作品的最低水平和口碑,只能說「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此外,與許多香港演員進入內地娛樂圈後境況相似,陳小春頻頻涉足網大市場。
評分3.0的古裝電影《美人心》,一度爛到讓觀眾懷疑,是陳小春被強迫拍了一部洗錢電影。
事實卻是他心甘情願的選擇,因為面對如此爛片,陳小春並未選擇收手,一部評分3.9分的《無間風暴》,證明了他的「勇往直前」。
從2017年到2021年,陳小春共參演了7部影視劇,聽上去成績似乎說得過去,但細品之下,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在消耗「古惑仔」的剩餘價值。
除了影視上令人失望的表現,圍繞在陳小春身上的爭議,似乎從他年輕開始就從未消散過。
此前,有媒體爆料陳小春曾在宴席上的不文明行為,拿著一雙筷子像鋤地一樣亂翻菜品,完全不顧及同桌其他人的感受。
而後,又被曝出他直播帶貨翻車,被判合作的傳媒公司向商家返還41萬餘元的服務費。
這也不是他第一次翻車,在此之前陳小春曾在某場直播中,以9.9包郵的價格送出了很多金片,以此作為福利吸引網友。
誰知網友收到金片後,竟發現只是一張塑料片,讓陳小春備受質疑。
如今的陳小春的綜藝事業在同期男星中,已然是難以超越的存在,沉迷綜藝的他似乎混得風生水起。
只是回歸到演員身份,仍舊一塌糊塗,如果他真的不行,或許觀眾也就放棄了,可是陳小春並非完全是個草包,否則也不會有在樹大招風中貢獻出不輸林家棟的表現。
正因如此,觀眾才會對他恨鐵不成鋼。
如果非要換個角度來看,陳小春當下的選擇或許還夾雜著一絲無可奈何,也道出了許多香港演員的無奈。
從2011到2021,十年時間,陳小春幾乎徹底淪為「爛片王」。
在此之前他也不是沒有嘗試過轉型和挑戰新角色,只是如今的娛樂圈更新換代之快,已經等不得這些前輩們的改變了。
增長的年齡、變化的環境,都讓這些人還沒等到新觀眾的認可,就已經淪落到淘汰的邊緣。
於是乎,他們只能靠炒冷飯、賣情懷、啃老本,以此來維繫那為數不多的老粉們。
我們可以嘗試著將這種解釋,解讀為陳小春這一代或是這一類型明星的「遮羞布」。
畢竟想要得到大家肯定和認可,光靠情懷可能撐得了一時,但絕不會支撐得了一世,硬實力才是走得長遠的唯一法寶,過度消費情懷只會適得其反,慘遭反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cfc40f55b9d859f464216d3405abc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