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熱電聯產行業競爭格局、發展趨勢及市場空間預測
1、國家大力支持生物質熱電聯產行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台各類政策支持生物質焚燒處置後通過熱電聯產方式提供清潔能源。2016 年,根據《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國能新能[2016]291 號)、《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發改基礎[2016]2795號),明確提出積極發展分布式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加快生物質供熱;農林生物質發電全面轉向分布式熱電聯產,推進新建熱電聯產項目,對原有純發電項目進行熱電聯產改造,為縣城、大鄉鎮供暖及為工業園區供熱。2017年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於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7]2123 號),意見指出加快生物質發電向熱電聯產轉型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綜合效益,構建區域清潔供熱體系,為具備資源條件的縣城、建制鎮提供民用供暖,以及為中小工業園區集中供熱,直接在消費側替代煤炭供熱,促進大氣污染治理。
2019 年,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 7 部門聯合發布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 年版)》,將「生物質能源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列為綠色產業。2021年,《國家能源局關於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21]3 號)明確提出加快生物質發電向熱電聯產轉型升級,為具備資源條件的縣城、人口集中的農村供暖,以及為中小工業園區集中供熱,鼓勵地方對生物質能清潔供暖項目積極給予支持,創造有利於生物質能供暖發展的政策環境。
2、固體廢物熱電聯產行業發展及市場空間預測
近年來,生物質發電行業(含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等)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穩步發展,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到2022年底,我國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累計達4132萬千瓦,已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規模化生物天然氣產量不斷擴大,目前年產約3億立方米;生物質清潔供暖面積超過3億平方米,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2000萬噸。
2017-2022年我國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情況
固體廢物熱電聯產是指利用農業、林業和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等固體廢物為原料進行熱電聯產,屬於生物質能生產和供應的方式之一,也是生物質發電產業提升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固體廢物熱電聯產業務在綠色環保、政策支持以及項目落地方面均具有積極的向好發展趨勢。
第一,固體廢物熱電聯產通過綠色節能,可以實現能源減量替代以促進經濟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對區域環境的改善具有顯著的作用。固體廢物熱電聯產業務綠色低碳、清潔環保、經濟可靠,是重要的區域分布式清潔供熱和發電方式,可以大幅增加生產供應,是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從政策層面情況分析,固體廢物熱電聯產行業是近年來我國鼓勵發展的行業。鼓勵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構建區域清潔供熱體系,為具備資源條件的縣城、建制鎮提供民用供暖,以及為中小工業園區集中供熱。
第三,固體廢物熱電聯產項目實際投資建設正處於持續快速推進中。我國專門開展了固體廢物熱電聯產投資建設項目,並通過《國家能源局關於開展「百個城鎮」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範項目建設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8]8號)專門支持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建立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模式,構建就地收集原料、就地加工轉化、就地消費的分布式清潔供熱生產和消費體系,為治理縣域散煤開闢新路子。「百個城鎮」生物質熱電聯產縣域清潔供熱示範項目共 136 個,涉及 20 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裝機容量 380 萬千瓦,年消耗農林廢棄物和城鎮生活垃圾約3,600 萬噸。
無論在政策層面還是實際項目投資建設,近年來國內的固體廢物熱電聯產行業穩步增長。未來,隨著國內經濟穩定增長,我國工業和居民採暖的熱力需求仍將不斷上升,疊加支持政策的持續推進,將推動固體廢物熱電聯產行業進一步發展。
3、生物質熱電聯產行業競爭格局
生物質熱電聯產行業通常一定規劃範圍內只能容納一個相關企業。一般情況下,一旦在一個縣市區已經建立了固體廢物焚燒處置項目,後續其他企業將難以進入該地區。這主要是由於兩方面原因:其一,一個地區的包括生活垃圾在內的固體廢物數量雖然每年有所增加,但基本穩定,固體廢物焚燒處理企業的建設規模往往與該地區的固體廢物數量相匹配;其二,固體廢物處理項目屬於鄰避項目,選址非常艱難,一旦當地已有固體廢物焚燒處理項目,建設新項目的可能性較小。
同時,熱電聯產生產模式下產生的上網電量按照「以熱定電」原則確定,供熱量決定年度上網電量計劃,電力產品全部發電上網,不存在與其他發電公司的競爭關係。集中供熱項目根據地方政府城市規劃,一般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適度規模」的原則建設,項目以供熱為主要任務,並可以利用熱電聯產生產電力。區域內的集中供熱項目需符合改善環境、節約能源和提高供熱質量的要求,對新項目的審批會綜合考慮區域內已有的供熱能力與用熱需求缺口;因此,一定地域範圍內集中供熱項目數量及規模均有限。目前,集中供熱行業區域性較為明顯,行業整體較為分散,行業內企業以在有集中供熱需求的工業園區內進行布局入駐,搶占先發優勢後,並以供熱範圍內的區域性排他性優勢為主要競爭方式。集中供熱行業屬於基礎設施行業,由於熱力在傳輸中存在耗損,長距離熱力傳輸不經濟,供熱業務呈現區域性分布的特點,尚未形成全國性的大型供熱集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生物質熱電聯產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