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爭、俄烏戰爭會導致三戰嗎?只差一個衝突和一個步驟

2023-11-03   中外概覽

原標題:中東戰爭、俄烏戰爭會導致三戰嗎?只差一個衝突和一個步驟

在當前以哈戰爭、俄烏戰爭等嚴峻形勢下,「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詞頻頻出現人們眼前。那麼,以哈戰爭、俄烏戰爭會進一步惡化嗎,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真的到來嗎?

縱觀二戰後的全球局勢,可以說當前形勢離三戰的門檻已經很近了。然而,僅就巴以衝突和俄烏戰爭而言,它們有可能進一步惡化,但還構不成三戰,也不會釀成三大戰,因為現在距離三戰還差一個衝突和一個步驟。

下面,對正在進行的兩場戰爭,以及三戰到來的條件作一個簡要分析。

一、關於以哈戰爭以及可能的中東戰爭

1、以哈戰爭與以色列面臨的國際壓力

從實力對比看,哈馬斯和以色列根本沒有可比性,因此,以哈戰爭完全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甚至都稱不上一場戰爭。

但是,從以色列面臨的形勢、任務和壓力來看,以哈戰爭又稱得上一場戰爭,而且對於處在世界輿論旋渦中的以色列來說,又是一場具有挑戰的戰爭。這是因為,哈馬斯雖然沒有實力,但是哈馬斯具有兩大優勢:人口優勢和策略優勢。

在人口數量方面,哈馬斯的背後是穆斯林國家,當前全球穆斯林總人口大約16.5億,這些人總及其國家雖然未必下場參戰,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哈馬斯的支持者或者同情者。然而,以色列的總人口才950萬,全球的猶太人才1400多萬,相比穆斯林而言,顯得形單影隻。

另一方面,除了廣大穆斯林群體之外,南美中的智利、哥倫比亞、玻利維亞,亞洲的中國,歐洲的俄羅斯,以及西方國家中的左派人士,它們也大力支持哈馬斯或者巴勒斯坦,強烈地反對以色列。特別是西方國家中的左派人士,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的職業身份多是政客、文藝人士、媒體從業人員等是輿論上的活躍人士,他們和國家的主流觀點持對立立場,感情上加入到了穆斯林群體。因此,支持和同情加沙的世界人口總量是龐大的,估計能超過40億,這使得以色列在國際輿論上面臨了巨大的壓力。

從策略方面而言,哈馬斯把自己和加沙平民綁定在一起,這大大增加了以色列的清剿難度。想把哈馬斯與加沙平民完全分離出來是不可能的,發動對哈馬斯的軍事打擊必然會傷及平民。因為有平民傷亡,左派人士就不願意,左派不願意,這就給戰爭帶來了麻煩。所以說清剿哈馬斯對以色列來講並不是一場輕鬆的行動,一方面自己面臨著傷亡的風險,另一方面又面臨著道德指責的壓力。

2、以色列面臨的多線作戰

一個以色列網友在推特發推指出,以色列面臨著五條戰線,分別是哈馬斯、真主黨、約旦河西岸的抵抗組織、葉門胡塞武裝以及世界輿論戰線。他的原文是這樣說的:

這是一場生存之戰,我們面臨著五條戰線!
在加沙,哈馬斯-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對我們進行了野蠻和駭人聽聞的屠殺。
在北方,恐怖組織真主黨試圖襲擊我們。
在西岸,毫無疑問,傑寧和其他地方也有恐怖分子,他們每天都在試圖傷害我們。
從遠處看,伊朗支持的葉門胡塞武裝正試圖用飛彈和無人機襲擊我們。
第五個戰線——信息戰線,我們受到世界上數千萬人的攻擊,在社交媒體上,在外國媒體上,在巴勒斯坦的宣傳中。
一場戰爭,5條戰線,我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沒有其他選擇——我們會贏!

確實,這五條戰線都是擺在眼前的客觀事實。在這五條戰線中,或許最艱難的就是輿論戰線,世界輿論的敵意和批評無疑會給以色列領導人以影響和壓力,沒有強大的定力很難堅持到底完成既定目標。但是,由於這次哈馬斯所展現的的過度殘忍行為,我相信這一次以色列領導人和決策者能夠頂住壓力,堅持完成任務。

對於其它四條戰線和四個敵人,有些人高估了他們,主要是中國網民由於期望期望甚高,因而認識甚淺。然而,現實是他們至多能給以色列軍隊帶來點麻煩,根本無關大局,不會給加沙的軍事行動帶來什麼顯著的影響。

3、中東戰爭的可能性及其結果

對於這次以哈之戰爭,周邊阿拉伯國家沒有參意願,主要是實力不夠,不是不團結。旁邊的伊斯蘭國家伊朗,雖然表現積極,實際上也只能虛張聲勢。

退一步說,即使真的發生了中東戰爭,伊朗、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埃及等國家向以色列開戰,最終的結果也難取勝,已經失敗了5次,不差這一次。這一次阿拉伯國家並沒有比以往更強大,相反以色列的科技能力卻一直與時俱進甚至引領時代。

所以,總的來看,對於以哈戰爭周邊雖有一些武裝力量的參與,但都不是國家行為,是小打小鬧,周邊國家沒有實力、沒有能力向以開戰,它們對於哈馬斯和巴勒斯坦只能聲援,或者提供一些物資援助,但是這不會改變戰爭的局面, 也形不成有規模的中東戰爭,更談不上什麼世界大戰了。

二、關於俄烏戰爭及其最壞的可能

在中東戰火吸引了世界目光的同時,俄烏戰場上的硝煙一刻也沒有消停,俄烏戰爭仍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那麼俄烏戰爭會引發世界大戰嗎?很多國際政要都表達了對這個問題的警示或憂慮。但是,在我看來,俄烏戰爭不會引發世界大戰。因為,俄烏戰爭惡化的結果,那就是北約國家下場參戰。但是北約國家就算對俄開戰,這也形不成世界大戰,理由主要有兩個:

第一,這也是一場力量並不對稱的戰爭,俄羅斯的實力和北約相比相差甚遠。俄羅斯雖然有一定的武器儲備,但它在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上與美國北約還不能相提並論。

第二,戰爭的實踐不會持續太長。在開始階段可能會有規模較大、較為激烈的戰鬥場面,但整個戰事不會持續太久俄羅斯就會被打敗,快了3到6個月,慢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戰爭即告結束。

很多人以為俄羅斯有王牌、有原子彈,但它投放原子彈的結果,一是會遭到北約的對等還擊,二是更快地結束戰爭。原子彈不是護身符,它只能一定程度上造成更大的傷亡,但不能左右戰爭,也不會因為它就構成世界大戰。

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形成條件

現在距離世界大戰的大門檻已經很近了,但還差兩個步,這兩步分別是,一個是一場衝突,一個是一個步驟。

1、一個衝突

俄烏戰爭有了,中東危機有了,還差一場衝突就形成了大戰的大勢,那麼,所差的那一場衝突在哪裡呢,是哪一個呢?

環顧世界,是南美洲嗎,南美不會爆發戰爭;是大洋洲嗎,更加不會,本是一體;是非洲嗎?土著武裝難成氣候。

看來看去,還是要回到亞洲,亞洲只能看東亞。在東亞,客觀存在著著兩場衝突可能,一是朝韓衝突,二是台海衝突,但是,無論是哪一場衝突,美國及其盟友必然會參與其中。有了這三個衝突、三場戰爭,這個世界在整體上已經處於世界大戰的狀態了,世界政治、經濟和國際關係都會進入到爭戰的軌道或者局面里。

2、一個步驟

三戰所差的一個步驟,就是要形成軍事同盟(略)。

不過,對於三戰也不用害怕,不會像愛因斯坦所預測的那樣,把人類打到了石器時代。愛因斯坦只是在科學領域有地人的成就和洞察力,但他在觀察社會和歷史並不擅長。三戰的烈度不會太高,不會強於二戰,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大約一至三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