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90後家長到底是「佛系養娃」,還是「瘋狂雞娃」?

2023-06-18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這屆90後家長到底是「佛系養娃」,還是「瘋狂雞娃」?

導讀:養娃路上的你,是否遇到了什麼阻礙?90後爸媽成為帶娃主力軍,她們的育兒方式,新穎又獨特,值得家長學習!

當孩子在地上耍賴,哭鬧不止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可能這事兒放在70、80後爸媽身上,會選擇抱起來孩子,然後狠狠的扭一下,直接帶回家了。或者是,哐哐給幾拳,娃起來後,再大聲呵斥幾句。

這屆父母不一般,他們會選擇「你哭你的,我看我的,你哭累了,咱一起回家」。甚至有的,點了個外賣,一邊喝奶茶一邊看著,娃的表演,也慢慢沒了張力。走,咱回家吧,我不哭了。

看到這樣的帶娃方式,不知道你會怎麼想?其實,我的感受還比較強烈,帶娃其實就應該這樣,不能什麼都慣著!

當孩子一次次觸碰家長的底線,用哭鬧解決問題,難道這種方式,不是最好的回擊嗎?爸媽沒有離開,就在你身邊,你哭夠了,我帶你回家,但想用這招讓爸媽屈服,顯然是行不通的。

01、這屆父母都是何方神聖?

《2022年中國家庭科學育兒洞察白皮書》顯示,科學育兒成為主流育兒觀,九成寶爸寶媽主動學習育兒知識。

《兒童經濟洞察報告》中有一組數據很亮眼,在90後有孩子的群體中,生活在一線城市的有10.2%,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比例分別是19.1%和19.6%,跟70、90後有孩子的父母相比,他們居住在一二線城市的人數比例是最高的。

這也說明,90後家長們,更嚮往大城市的生活和教育,在一二線城市,孩子受到的教育水準,自然也高於三四線以及五線以下的城市。

由此也可以看出,90後受教育文化水平偏高,且對子女的教育,更用心。他們也願意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接受更新的育兒理念,在帶娃上,更寬鬆和科學一些。

一位媽媽分享視頻,說兒子把超市的大米和綠豆混在一起了,她就把這些「混合物」全都買下來,讓兒子按粒分開,大米和大米在一起,綠豆和綠豆在一起。這屆父母,不慣著孩子,且有較為正確的教養方式、

因為這屆家長從小接觸的新鮮事物以及成長環境,都要優於上一代人,他們成為家長後,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很大轉變。

70、80後家長,會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學業有成,以後找個好工作。而90後父母,則接受了孩子的平庸,更多時候,他們在不斷探索,找尋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成了90後育兒的主旋律,可以說,他們帶孩子的方式,非常值得學習!

02、「佛系養娃」還是「瘋狂雞娃」?

這屆家長小時候吃了不少上補習班,熬夜寫作業的苦,等到自己有孩子了,對娃的學習方面,就沒那麼用力了。他們普遍覺得,童年還是要開心的過。所以,「瘋狂雞娃」的,並不在多數。

我的一個90後閨蜜,在孩子上幼兒園階段,沒學習任何文化知識,休息時間就帶娃出去逛,晚上睡覺前帶娃刷繪本、看動畫片,總之看起來有些「不務正業」。

但孩子上小學後,成績一直穩定在班級前三,老師也夸孩子有靈性,從一年級就是班長,現在上三年級了,連任三年。

閨蜜說,看起來我沒雞娃,但也沒躺平。我娃上一年級之前,識字量就到了2000以上,比一般孩子的識字量都要大。

三年級要寫作文了,閨蜜家孩子有大量的戶外活動經驗,寫起來也頭頭是道。而且,閱讀量也非常驚人,閨蜜說,青少年版本的《四大名著》娃都刷完了,還寫了600字的讀後感呢!

但也有些90後家長帶娃,會過了邊界。表面上看,是對孩子的「壞行為」起到了懲治作用,實際上,卻只是在跟孩子「較勁」。

當孩子凌晨2點多還是不想睡覺,就想出去玩,你會怎麼辦?媽媽問孩子:「就是不睡覺對不對?就是要出去玩是不是?」得到肯定回答後,媽媽帶著孩子走出家門,凌晨四點,孩子想要回家了,媽媽「平靜地」拒絕了。

當孩子說,手腳冰涼,想讓媽媽暖一暖,她也拒絕了,並說,一定要玩到天亮,才可以回家。

到最後呢,孩子哭了起來,說「我要媽媽牽著我回家」。評論區有人夸,這位媽媽情緒真穩定,但也有人看到了,媽媽平靜表現下的「崩潰」。

這種教育方式,並不是特別值得借鑑,會讓孩子變得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己對的想法,遇到一點壓迫,可能就會低頭認錯,這就是過了邊界的育兒方式!

枕邊育兒寄語:

這屆家長會帶娃,但也不乏有些不好的行為,不值得提倡的,還是要擦亮眼睛甄別,不能生搬硬套。您覺得呢?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