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曼:這才是寂寞無聊的真正原因

2023-06-07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原標題:托馬斯·曼:這才是寂寞無聊的真正原因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走出單調

托馬斯·曼

關於寂寞無聊的性質,人們有許多錯誤的概念

一般認為,時間內容中的趣味和新奇之處,就是讓它「流逝」,也就是說,使時光短促,而單調和空虛則會抑制時間的進程。這種說法不盡適當。空虛和單調無聊固然會使每分鐘、每一小時延長,令人有「度日如年」之感,但它們也能將巨大和極大的時間單位縮小或使它飛逝,甚至化為烏有。

反之,一個充實而有趣的時間內容,能使一小時,甚至一天的光陰縮短或輕鬆地逝去。可是在量度方面,它卻賦予時間進程以寬度、重量和堅實性,因而多事之秋與那些平淡無奇、風平浪靜的年代相比,前者的流逝進程慢得多。

因此, 我們所說的寂寞無聊,其實只是一種由單調引起的,時間上一種反常的縮短感覺。生活老是千篇一律,漫長的時間似乎就會縮做一團,令人不寒而慄。倘若一天的情況和其他各天一模一樣,那麼它們也就不分彼此。每天生活一個樣兒,會使壽命極長的人感到日子短促,似乎時光不知不覺地消逝了。

所謂習慣於生活,其實就是對時間有一種木然甚至麻痹的感覺;年輕時的日子過得慢,而晚年的歲月卻消逝得愈來愈快,也必然是這種「習慣於生活」造成的。

我們知道, 生活中引入一些插曲或變換一番新花樣,乃是維持我們生命力,使我們對時間保持清新感以及使我們對時間不會感到漫長、厭煩或枯燥無味的唯一方式從而讓我們的生活有一種新的感受。

調環境,換空氣,上溫泉浴場,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而調換環境和生活中加入某些插曲就有消除疲勞的作用。住到一個新的地方,頭幾天有一種清新之感,也就是說使人精神百倍——它能保持六天到八天左右。接著,隨著你「習慣於」這個地方,似乎漸漸覺察日子緊縮起來。

誰依戀著生命——或者說得確切些,誰對生命依依不捨,誰就會恐懼地覺察到,日子的步子跨得越來越輕盈,無聲無息地開始溜走,而最後的幾星期,比如說四星期左右,簡直飛逝得令人害怕。當然,生活的插曲終了時,對時間的清新感也就隨之消逝;而在回復到正常的生活以後,它又重新顯現。

外出後再回到老家時,開頭幾天又過得新鮮而生氣勃勃,不過只是短短几天而已,因為人們對「習以為常」的生活,適應起來比那些例外情況為快。

如果說時間的感受由於年邁而減弱,或者這種感受一向不很強烈(這是生命力本來就衰弱的徵兆),那麼他很快就會昏沉沉地回復到原來的生活,過了二十四小時,就感到從來沒有外出過似的,幾天前的旅行宛如晚間做了一場夢。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b092e4e0afd07e950fdda9c11ff7c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