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學家研發新分子薄膜,能存儲16,384種狀態

2024-09-16     十輪網

印度科學研究所(IISc)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開發出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分子薄膜(molecular film),能夠存儲遠高於傳統計算機的資訊量,為未來運算技術開闢了嶄新道路。

根據外媒Tom's Hardware報道,傳統的二進位計算機僅能以0和1兩種狀態表示資訊,而量子運算雖然能同時處理多個狀態,但仍受限於量子位元的數量。然而,IISc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分子薄膜內分子和離子的運動,創造出能夠存儲16,384種不同狀態的記憶單元。這意味著,相比於傳統計算機,這種新型分子薄膜的資訊存儲能力大幅提升。

研究團隊領導人Sreetosh Goswami教授表示,通過精確的時間電脈衝,研究人員成功關注了分子運動,並將每個分子映射到特定的信號,從而創建了不同狀態的「分子日記」。

由於這種分子薄膜能夠存儲和處理更多的資訊,因此非常適合用於神經形態運算。神經形態運算是一種模仿人腦運行方式的運算模式,具有高效處理複雜資訊的能力。研究團隊利用這種分子薄膜,成功地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原始數據,重新創建了著名的「創造之柱」圖像。這項成果顯示,這種新型分子薄膜在圖像處理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超越量子運算的潛力

這種新型分子薄膜展現出了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它不僅能夠與現有的矽晶片相集成,而且在能源消耗方面也具有優勢。研究團隊表示,他們正在努力將這種分子薄膜開發成完整的晶片,以實現更廣泛的應用。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對未來運算技術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隨著全球對運算能力的需求不斷增長,這種新型分子薄膜有望成為下一代計算機的核心技術。它不僅能夠加速科學研究,而且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領域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期刊。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af11b95dc5fa5a94e43c70c994d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