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用梗圖詮釋,自己畢業前後的差距,過來人看完感同身受

2022-07-06     全職寶爸徐國濤

原標題:大學生用梗圖詮釋,自己畢業前後的差距,過來人看完感同身受

每個年齡段學生的狀態都有差異,就像90後讀中學的時候偏愛非主流,到了大學後回顧那段歷史簡直不忍直視,從幼稚到成熟,衝動到理性,除了是年齡的增長,也是閱歷的豐富。

你上大學是為了什麼?面對這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回答,但大致概括起來無非是收入更多,工作更體面,未來更璀璨,然而這僅僅是學生剛上大學時候的想法,一旦畢業,當初說的雄心壯志有多篤定,如今「打臉」就來的多迅猛。

大學生用梗圖詮釋,自己畢業前後的差距

如今正值畢業季,很多大學生匆匆邁出大學校門,雖然心裡想著做出一番事業,然而迷茫者還是多數的,有大學生就用梗圖來詮釋自己畢業前後的差距,還別說,不少過來人都自行對號入座了。

大學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在社會上也比較被認可,大多數在校生都認為自己將來會走向人生輝煌,大學生們在一起聚餐說得最多的就是「好姐妹/兄弟,我們頂峰相見」,然而畢業後進入就業市場才知道,要想攀上頂峰那這麼容易,得一點點積累,所以才有了「工廠擰螺絲也很酷炫」的調侃。

要說大學生對未來沒有規劃也不盡然,很多大學生畢業前對自己的規劃是,非500強和名氣大廠不去,認為名校畢業的自己一定很值錢和搶手,然而畢業後才發現,一山還有一山高,當今社會最不缺高學歷的人,甚至為了競爭到崗位不惜自降身價,不得不說也是心酸又現實了。

如今的大學生都是在家長呵護下長大的,很多人都沒有工作過,所以不了解工作有多辛苦,甚至在校時候還想著,自己將來一定會很努力的吃苦多賺錢,不斷的激勵自己,然而畢業了真正開始工作才知道,苦是真的苦,工作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以至於部分大學生不斷的跳槽始終安定不下來。

如今的大學生沒有經歷過工作,總覺得賺錢很容易,甚至大城市在讀的學生每月生活費都得兩三千,所以覺得賺錢很容易,覺得自己怎麼不得月薪上萬?可真正找工作的時候才知道,月薪5千都得學歷和能力兼具,這又是誰感同身受了?

為何大學生畢業前後的差距會如此之大呢?

雖然這些梗圖調侃的成分居多,但也的確是很多大學生的現實狀態,而畢業前後大學生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也不難猜。

一部分大學生對專業了解不夠,以至於期望太高。回想一下當初報志願的時候,一看專業的就業前景,就覺得非常的前途無量,從事的都是高大上的崗位,月入不菲,可學生忘了那是最理想的狀態,當自己專業水平不夠的時候遠達不到。

正是因為把專業前景看得太理想化,所以才對就業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所以建議大學生們多了解自己的專業,不要只看好的一面,也要多了解現實的就業市場,以免畢業後有心理落差。

很多在校大學生都認為自己將來會年入百萬,有志氣是好事,但是大學生也得付諸實踐,很多大學生畢業後落差太大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預期過高,不願意在就業上湊活,另一部分原因就是能力不行,自己的水平達不到大公司的要求,所以大學生有理想規劃是對的,但要一點點付出實踐,努力去接近目標。

所謂百因必有果,大學生畢業後才發現就業不容易,找不到好工作,這都是因為在大學期間沒有提升自己的緣故,大學四年只顧著戀愛玩遊戲,考試也是60分萬歲,成績能力都平平,自然畢業後只能找到普通的工作,不想畢業了才後悔,在校期間就要積極提升,我們不提倡無效內卷,卻贊同充實和自我突破。

【寫在最後】

在大學校園中,學業自然是放在第一位的,對於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而言,成績就是最好的證明,也是找工作的一道憑證,除此之外大學生也要有職業規劃,所謂職業規劃不能是空洞的理想,而是結合自己的專業和行業發展,做出的有效前瞻。

而想要這份規劃符合實際,大學生就要多調研,對專業發展有現實的認知,可以多詢問學長學姐的就業現狀,或者和專業導師聊聊崗位發展,多接觸這些信息,才會對就業認識更深刻,以防畢業時過度理想化心態崩塌。

今日話題:你在大學畢業前後的想法有什麼變化嗎?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a6616acbb6e4331ba98fd1c17913f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