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列腺癌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大家也都很關心,我也有小便困難,我是不是也患了前列腺癌呢?
前列腺癌目前常用的診斷方法有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測抗原、直腸指檢、前列腺核磁共振等。但即使你做了這些檢查,醫師往往只能告訴你是否需要活檢來進一步獲取病理診斷,而不能告訴你患癌的機率,從而影響個人對下一步診療的決策。
利用大數據建立人工智慧的前列腺癌風險預測模型是準確評估每一位患者的前列腺癌個體風險的最好工具。我們團隊已經基於中國人種的前列腺癌資料庫建立了這樣的一個預測模型,並發布在專門的網站上。我們的預測模型基於近3年500多例前列腺穿刺患者的臨床數據及穿刺結果開發,能夠基於年齡、PSA、前列腺體積、前列腺MRI評分及前列腺指檢結果預測前列腺癌的患病機率,有助於臨床工作者和患者更準確和更直觀的評估患病風險及共同決策診治方案。
廣東省中醫院泌尿外科科研團隊開發的面向中國患者的前列腺癌風險預測模型(CPCP預測模型)是目前國內獨家針對前列腺癌的線上免費預測模型,預測的區分度高達82%-90%。內設專業人士版及普通人群版兩個版本。當然由於預測模型本身的局限性及處於科研開發階段,CPCP預測模型的預測結果僅供臨床參考,不能作為診治依據。
大家可以使用百度或Bing,搜索「中國患者前列腺癌預測模型」,或直接登錄網站www.pcapre.com,填寫所需數據即可計算出患病風險。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泌尿外科 潘俊
執行編輯:李蘊淇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a1b9d95a9e56968ecfdfe15ac364b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