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學一名女生在宿舍自殺,在她空間留下最後一篇說說,如下:
低收入、眼光手低在外混的不行、在家充大爺想控制家庭弱小從而產生快感的懦夫,這種男人不是一兩個。 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對小孩影響是一輩子的事情。曾經也深陷這深淵,想過多種死的方式但最終放棄,選擇苟活,現在已經脫離控制獲得他的尊重雖然我並不在意。但還是被曾經那種生活方式影響到生活觀,尤其是婚戀交友觀。 我理解她,但真的挺為這個女生而心疼。
她再勇敢一點點,從心裡承認那個名為「父親」的男人其實不愛她,愛的是自己、只是想控制她們獲得快感。只要真的敢去反駁他,就可以獲得心裡上基本的獨立了,請知道,這種強壓控制下,他所謂的「這是對你好為了你」一文不值。 我今年諷刺我爸那句話:自己不是鷹,又想要兒女成為鷹,那就別總把她關在雞窩裡跟雞比還諷刺她長的不如雞肥沒用,你得相信她、給她敢跳下懸崖自己飛的勇氣!
這位爸爸或者只是因為沒接受過什麼教育,農村裡很多家長都是這樣的,愚蠢,暴躁,把孩子的成績看的非常重,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孩子翻身的唯一機會,但是有時他們不會溝通,而且沒見識,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只能對家人發泄,他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對孩子影響多大。 我爸也這樣,但是沒怎麼打過我,而且我性格也是比較倔強的那種,雖然也害怕,也有過輕生的念頭,但好在最後一根稻草到來之前,我頑強的畢業了。
如果說他爸爸是因為沒讀什麼書,沒受過太多教育會這樣,可我前任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還是那樣,他在外面裝一個老好人,討好別人,唯獨和他最親密的人,反倒惡語相向,脾氣暴躁,更有甚者大打出手,當然,我也不是好欺負的,我和他互打,後來我意識到,他這種人沒法改變,結婚後會更恐怖,所以我和他分手了,這種俗稱「窩裡橫」
父親家暴母親,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很大機率自己也會成為施暴者,我的前任就是,我已經和他分開了,在一起的時候,有次他媽媽來電話,說他爸爸又打了她,那時候,我前任一點沒覺得他爸有錯,反倒覺得是因為他媽有什麼事惹他爸生氣才會這樣,夫妻一起生活,哪有一次不拌嘴的呢,動手打人,在我看來,這個人心理素質差,控制情緒能力差,淪為情緒的奴隸,指不定會做出什麼事,也許他媽媽捨不得孩子吧,我替他媽媽感到很悲哀
這和中國的教育也有關係,從古至今父母都是被推在聖壇上,只要養了孩子不管他做了什麼,身為子女有埋怨在外人眼裡都是不懂事。誰又知全貌呢,這樣的教育在特定情況下也是自己折磨自己。
如果你要弄清動機的話,他沒有犯罪的動機。女孩感覺沒錯,她認為這是愛的感覺沒錯,你看到的事實是女孩自殺了,如果沒有,未來被折磨的就是她的男友和孩子。 這是原生家庭之毒,可以代際遺傳的。如果你再往上溯源,基本上還可以再找到一個可以定罪的爺爺奶奶,那麼你到底定誰的罪?找到治癒的方法,比動不動就拿法律定罪更有現實意義。
給父親定罪就能讓他變好?就達到報複目的?妻子和孩子沒想那麼報復。所以遇到這種家庭暴力事件,調解員和警務工作者也頭大。 在原生家庭暴力問題里,每一個施暴者本身也是受害者。但並非是一個無解的死扣。 別問我怎麼可以說出這樣的話,我也有一個這樣的父親,我頭上現在還有一個他留下的疤,我和他對著乾的情況基本都是想保護我媽媽。但是現在,我和媽媽也都不算恨他。我的父輩,他們遇到很多問題是戰爭和一些社會事件導致的。 每一份創傷都不會自動癒合,都會在你心上留下或深或淺的一道疤。 我也會容易產生情緒,也會竭力控制,不讓自己的孩子再掉進這個循環。
很多答主將女孩的生活類比成了普通程度的專制家長,說不聽孩子想法,打著「為你好」旗號什麼的。還有不少跟之前小學生什麼的案子混為一談的。 這不是一回事,這個女孩生活在嚴重家暴的家庭中,她的父親是一位對妻子兒女施予嚴重暴力的「家庭暴徒」。 這已經不是什麼孩子心理預防問題了,這需要警方介入干涉,救救家裡的弟弟和母親,這是非常惡劣的家暴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a0QMXgB8MnI47Ij6L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