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成語全國沒幾個人會寫,但是90%的人都會讀

2019-07-14     喜馬拉雅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大力丸兒的精品課《大力史》

編輯丨蔣鑫

在很多影視劇以及仙佛遍地的玄幻小說里,都會出現的一個詞就是——魑魅魍魎。魑魅魍魎是比較古老的一個詞,出現在很多典籍當中,比如在做文公18年中就有記載說:「投諸四裔,以御螭魅」。

魑魅魍魎的意思

分開來講,魑是鬼字底下一個離。根據一個叫杜玉的人對佐文公18年的這個備註,說魑魅山澤之中的一氣所生為害人之物,現在分析就是指沼澤、森林深處,因為太潮濕,脹氣比較重,人要是待久了會生病,因為古人不懂,所以認為是邪祟害人。再後來經過民間加以改造,魑,也就成了山裡邊能夠害人的怪物了。

那麼,魅又是什麼意思呢?根據另一本古書叫《周禮》記載,魅是百物之精,古人覺得什麼東西久了,就吸收日月精華。後來老百姓就傳著傳著就變成了外貌討人喜歡的鬼。

至於魍魎,根據《國語魯語下》說:「木石之怪曰,夔王兩奎」,也是一個神獸。

這是最早的說法,就是魍魎乃是山精,是木石之怪,山中的精靈。

魑魅魍魎的特徵都不一樣,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他們害人的途徑在描述上也是不一樣的!想像力非常豐富的古人,他們就覺得這個魑的習性就應該像山林里的貓科動物一樣,會將獵物挖坑藏起來,魅則是經常化為漂亮的女子,誘騙俊秀的男子上鉤。

而魍魎這兩個字經常聯繫在一起說,因為它們經常活躍在山川之間,特徵很相似就放在一起說。

關於魑魅魍魎的原始形態就是沒有變化為人的原始的那種狀態,古代典籍裡邊說的也很少,但是大體上它們應該是多以高大、頭長角為主要特徵。典籍裡邊的魑魅和魍魎都是分開來介紹的。而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魑魅魍魎這四個字,它是絕對不能分開用的,也是一個成語。

魑魅魍魎這個詞的來源

那麼他們是什麼時候在歷史上第一次合體了。《左傳宣公三年》中有記載,在夏商周秦時期,夏朝在有正德的時候就是有德行的時候,就把遠方的東西畫成圖像。讓分布在九州的長官進貢銅器,鑄造了代表九州的九鼎,並且把這些圖像築在頂上。

就像拍照片一樣,那時候也沒有照相機發明出來,用這種方式去把所有的物象具備在上面,讓老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其中就包括了魑魅魍魎。

什麼目的?鑄成九個大鼎代表九州,一方面代表了王權不可侵犯。另一方面就是祈求能有上天的福佑,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以後進入川澤山林,就不會碰到魑魅魍魎這些鬼怪。

那麼這應該是史書上有記載的,第一次把魑魅和魍魎寫在一起了,原話就是「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現在我們所聽到的一些神話故事裡邊的那些個妖魔鬼怪,其實都是以它們為原型的。魑魅魍魎最早可以追溯到華夏文明的遠古時代,大約是在4000多年以前!

當年,炎帝和黃帝兩位大神發生一場大戰,為了爭奪黃河流域的統治權。有個叫蚩尤的,是炎帝麾下的一員大將。結果有一次大戰被黃帝俘虜之後,這個黃帝仁慈沒有殺害他,而是讓蚩尤做了自己的隨從!

蚩尤忍辱負重,後來找機會逃跑了,回到了炎帝的身邊去力勸炎帝重啟戰事,報一箭之仇。但是炎帝已經年邁體弱,不忍心看到因為自個兒發動戰爭而讓百姓遭殃,所以沒有聽從蚩尤的建議。

蚩尤只好私下去發動他的心腹死黨,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澤間的魑魅魍魎等鬼怪,然後蚩尤率領這支雜牌大軍打著炎帝的旗號向黃帝發起了挑戰。

黃帝聽到蚩尤發動大軍來戰的消息,大吃一驚,他本來想施以仁義感化蚩尤,沒想到這個蚩尤冥頑不靈,於是雙方在逐鹿展開了大決戰!

蚩尤使用魔法擺出了毒霧陣,把黃帝的軍隊圍困起來,但是黃帝駕著謀臣發明的指南車,指揮軍隊衝出了毒霧陣。

這時候蚩尤又派出了魑魅魍魎去作戰。於是,黃帝叫士兵們用牛角軍號吹出了龍的聲音,結果嚇跑了那些不堪一擊的魑魅魍魎。

由於這個遙遠的故事太過傳神,魑魅魍魎給我們的感覺戰鬥力就弱了很多。所以不管是在古代的小說當中,比如說西遊記被孫悟空打的抱頭鼠竄的一些小妖,還是在現代的小說影視作品裡面,魑魅魍魎都是指一些不入流的小妖怪,被主角輕易解決的炮灰。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魑魅魍魎的意思可以看作是各式各樣的壞人,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和妖魔鬼怪、牛鬼蛇神類似的泛指詞以及鬼的代名詞。

關於主播:

《大力史》主講人大力丸兒,大力講歷史,簡稱「大力史」。主講人是一位歷史知識愛好者,義務普及有關歷史的小知識,為廣大歷史愛好者提供一個聽歷史小故事的平台,一起仰望歷史,在歷史中探尋有趣的真相。

關於喜馬拉雅:

有聲圖書館,中國知名音頻平台,5.3億用戶的共同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XOZp2wBvvf6VcSZfAgL.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