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21年春晚,獲得13年小品王,16次一等獎,5次二等獎,俗嗎

2020-01-26     高廣銀

1990年趙本山憑藉小品《相親》初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一直到2011年謝幕之作《同桌的你》,在參加春晚這21年時間裡,讓趙本山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在這21年時間裡,趙本山獲得13年的小品王,16次一等獎,5次二等獎,獲獎的經歷應該說無人能及,這足以說明趙本山在觀眾心目中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而他本人則被冠以「小品王」「中國笑星」等稱號。



趙本山的「俗」

趙本山的喜劇小品,「俗」是他的語言基調,但是「俗」中又不落俗套,有著其不俗的表現。趙本山的喜劇小品可以概括為,以俗為主,雅俗結合的特色,首先表現在他質樸的語言上。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民藝術家,趙本山呈現給大家的是美不勝收的藝術享受。他出生於遼寧鐵嶺,因此語言當中飽含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再加上東北人的率直與爽朗,很容易營造獨特的喜劇效果。比如在小品《策劃》當中「整倆硬菜」,以及《紅高粱模特隊》中「天上掉下粘豆包」等,完全取材於本地生活。



這些幽默的語言雖然取自於方言,但是絕不生搬硬套,鸚鵡學舌,而是用自己的理解去表達,巧妙地運用語言的節奏,以及同音曲解等,讓整個句子擁有獨特的韻律。比如《三鞭子》中:「雞也不渴了,豬也不讓摸了,狗也不上坡了,池子裡的王八也嚇休克了,都怕輪到自己了。」在「渴」「摸」「坡」「克」「桌」等這些重音樂詞中,盡顯二人轉韻味。

趙本山原本是二人轉演員,因此有非常紮實的說唱表演基礎,這讓他的作品處處都彰顯著二人轉式的韻律美。除了《三鞭子》當中的波歌韻,還有《相親》當中的高標韻,比如:「就興你們年輕人連蹦帶跳又摟又抱我們老年人就只能幹靠」。這裡的「跳」「摟」「抱」「靠」等,都是高標韻。



每次趙本山拿出爽朗,押韻的台詞,都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達到良好的舞台效果。趙本山小品不僅有語言上的韻律,還會配合一些樂器,而且這些樂器也不僅限於二人轉當中的一些樂器。比如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當中,當白雲數落黑土沒有文化,洋洋得意地解釋秋波,當主持人知道秋波是秋天菠菜之後,此時響起了滑稽的音樂,更加增添了舞台的趣味性,讓整個表演富有節奏感。



趙本山一直堅持「俗」的原則,反映百姓生活,其中的丑是他主要塑造意向。在趙本山塑造的人物中。「蔫哏」的形象最為耀眼。舞台上一身舊得發灰的中山裝,頭戴塌檐的鴨舌帽,脖掛旅行包,躬著背,伸著脖。一遇到事情膽小後退。說話戰戰兢兢,搓著手來回不停地走動,冷不丁甩出個「包袱」這些看似丑的動作,反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趙本山的超俗

趙本山的小品當中,沒有太多的哲理化,或者辯論式的語言,解決小人物生活當中的一些苦惱,常常採用自嘲的方式來講評,看似平俗,絕非低級無味。

同時他在對北方語言靈活運用上,還創造超出了大量朗朗上口的語句,再透過主人翁積極樂觀的視角,誇張怪誕的表現予以展現出來。



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通過黑土和白雲朗誦,不但聯繫上了社會熱點,還道出了當下的困難,以及中國人民的樂觀主義精神。比如:「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要爭氣,齊心協力跨世紀,一場大水沒咋滴,改革春風吹進門,中國人民抖精神,海灣那疙瘩挺鬧心,美國合夥欺負人。」

通過這些朗朗上口的語句,讓原本沉重的話題,變得輕鬆許多,而且強化了主題,渲染了氣氛。趙本山在小品當中充分利用突然停頓,營造幽默氣氛。常常會在該停的時候不停,不該停的時候又突然停,從而讓語言跌宕起伏,波瀾變化。比如在《功夫》當中,「你打我兩下,你下不去手,你罵我兩句,你張不開嘴。」這兩句本應該停頓,但是卻在「大忽悠」演繹下,讓范師傅插不上話。



除了語言,趙本山還非常善於利用人物的不懂裝懂,望文生義來製造笑料,比如在《心病》當中,把「談話治療」說成醫學術語「化療」。又比如「專機」是指拉磚的拖拉機,「排毒」是把話說完。英語goodmoring,被他理解為「鼓搗貓哩」等等,歪解產生了不少笑料。

其次詞語的感情色彩、語義色彩、時代色彩等有意識的錯位倒裝,造成主體審美觀念刻意違背現實話語意義的情況,在矛盾中展示幽默語言的力量。在小品《相親》中,徐老蔫向馬大姨說到已經過世的老伴時,用的詞語就很有代表性。



馬大姨問「啥單位啊?」徐老蔫回答:「地下工作者……閻王爺給辦的,她那地方去後悔了,調不回來了。」「地下工作者」原本是指解放前秘密組織工作者後來演變為從事不公開的工作,趙本山用在此處,巧妙的自我調節,笑聲中帶有了一絲淡淡的哀傷。

其中隱含著對生活艱辛的無奈,與故作達觀的冷幽默。給予觀眾的是豐富複雜的人生體味。同時也在使觀眾哈哈一笑中,感受到角色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趙本山如何脫離「俗」

隨著趙本山小品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趙本山在「俗」的基礎上又有所變化,比如借用歌詞,或者引用社會人文典故。比如主持人小崔問白雲和黑土是何時結婚的,黑土回答相約九八,白雲補充說大約在冬季。這一段活用了當時社會上《相約九八》和《大約在冬季》兩首歌的流行效應。兩位老人把歌曲名作為完整的話語使用.再加上一臉嚴肅的神情回答問題,頓時戳中觀眾的笑點。



在小品《鐘點工》里,宋丹丹對趙本山說「我渾身上下都是名牌,這鞋是阿迪達的,褲子是普希金的,衣裳柯林頓的,皮帶葉爾欽的。把時下大量名牌以及名人串聯在一起,反襯了老打工妹的淺薄與炫耀。這種新穎組合方式,容易讓大眾接受,也達到了完美的藝術效果。

趙本山為了讓自己的小品更具有幽默感,更貼近百姓生活,借用了大量的擬人、借代、比喻等手法。在《相親》當中,「開放搞活」、「紀念品」、「高級知識分子」等詞語,把較為正統的言辭放在了男女相親的小環境中,讓人哭笑不得。



相聲當中講究丟包袱,包袱被看成是整個作品的點睛之作,趙本山在小品表演當中,注重詞語的創意,不拘泥於傳統文本的言辭,語言往往能夠出奇制勝,喜劇效果非常明顯。比如《有錢了》中老夢對村長說的一段「宏偉藍圖」頗具新意。

「把村委會毀掉,蓋起二層小樓,周圍修起一丈兩尺高的圍牆,圍牆上面拉上鐵絲電網,四角修四個炮樓,眾民兵端著扎槍晝夜把守,整兩扇大鐵門,把門一鎖,門的後面蹲兩隻大狼狗,訂做一個八斤半的鎖套把門砸死,誰也別想進,你也別想出。」慷慨的陳詞讓村長大跌眼鏡,望而卻步,誇張的語言極具諷刺色彩。



趙本山為小品藝術所做的努力,對東北文化的推廣所做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趙本山春晚小品中的某些詞語成為了當年的流行語,北方方言中的東北方言也正不斷地豐富著普通話的內容,其使用範圍越來越廣泛,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

平凡的生活需要笑聲去點綴,忙碌的工作需要笑聲去緩解。趙本山讓高雅的藝術「還俗」,這種「質俗」讓高雅紮根土地、緊系群眾;這種「超俗」讓高雅變得不再神秘,讓人更容易接近。這種「非俗」讓高雅回歸自然,重新綻放魅力;這種「雅俗」讓高雅變得不再孤立,更加具有生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VSp428BjYh_GJGVfM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