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慶海(輝縣市)
古時候,人們對冬至很重視,冬至有「亞歲」之稱,「亞歲」即僅亞於「過年」的意思,冬至又被稱為「小年」。我國幅員遼闊,冬至作為民間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各地傳統美食更是不勝枚舉。 北方地區冬至普遍有吃餃子的習俗,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相傳是東漢末年的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的張仲景告老還鄉,沿途看到百姓受凍,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一樣的麵食,做成一種「驅寒嬌兒湯」,施捨給百姓用以驅寒,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著做,慢慢形成了習俗。經過一千多年的演變,如今的餃子餡料取材廣泛,根據個人不同口味調製,製作方法多樣,蒸、煮、煎、炸、烤、烙皆可,蘸著各種醬料吃,美味可口。因為餃子有「更歲交子,團圓福祿」的寓意,在北方許多重大節日,都可以看到餃子的身影,餃子已經成為當今許多人非常喜歡的一種傳統美食。 在我國的江南地區,冬至盛行吃冬至團,又稱冬至丸,寓意團團圓圓。冬至團用糯米粉做皮,糖、肉、果、蔬等做餡,不僅自家食用,也會贈送親朋好友,以表祝福之意。廣東人冬至有吃燒臘與姜飯的習俗,燒臘是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燒臘實分為「燒」和「臘」兩種,燒主要包括燒鵝、燒乳鴿、燒乳豬、叉燒以及一些滷水菜式;腊味品種有臘腸、臘肉、醬封肉、臘豬心、臘豬俐、臘乳鴿、臘雞腿、臘乳豬、臘大魚柳等。燒臘一般先用秘制的醬汁腌制,再放到爐里烤,燒鵝、燒乳豬皮脆,肥美,口味略帶甜味,是廣州人非常喜歡的一種美食。姜飯製作相對簡單些,先將鍋燒熱放少許食油,倒入搗碎的薑末翻炒,然後加入水、鹽以及大米(糯米、粳米均可)燜熟。姜飯味辣、香,有消除疲勞驅除寒冷等作用。 杭州人冬至最愛吃年糕,傳統年糕由糯米粉與黃糖製成,香糯濃甜,口感軟滑,非常好吃。冬至這天三餐做不同風味的年糕,有「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的說法,藉此圖個好彩頭。四川人冬至吃羊肉湯,羊肉可謂是冬日滋補之首選。四川人喜辣,盛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撒上芫荽末,再加兩勺子辣椒麵,吃起來要多過癮有多過癮。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安徽合肥有吃冬至面、南瓜餅的習俗。浙江嘉興冬至有吃桂圓燒蛋的習俗。湖南湖北一帶,在冬至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飯。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一家人圍爐而坐,一起喝冬釀酒,幸福瀰漫,其樂融融。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在寒冷的冬天,喝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也是姑蘇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祈願。 全國各地的冬至美食,花樣繁多,寓意深刻,無不寄託著善良的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