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45】:四年春正月庚午朔,日有蝕之。三月甲申,尚書左僕射盧欽卒。辛酉,以尚書右僕射山濤為尚書左僕射。東夷六國來獻。夏四月,蚩尤旗見於東井。六月丁未,陰平、廣武地震,甲子又震。涼州刺史楊欣與虜若羅拔能等戰於武威,敗績,死之。弘訓皇后羊氏崩。秋七月己丑,祔葬景獻皇后羊氏於峻平陵。庚寅,高陽王緝薨。癸巳,范陽王綏薨。荊、揚郡國二十皆大水。九月,以大傅何曾為太宰。辛巳,以尚書令李胤為司徒。冬十月,以征北大將軍衛瓘為尚書令。揚州刺史應綽伐吳皖城,斬首五千級,焚穀米百八十萬斛。十一月辛巳,太醫司馬程據獻雉頭裘,帝以奇技異服典禮所禁,焚之於殿前。甲申,敕內外敢有犯者罪之。吳昭武將軍劉翻、厲武將軍祖始來降。辛卯,以尚書杜預都督荊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羊祜卒。十二月乙未,西河王斌薨。丁未,太宰郎陵公何曾薨。是歲,東夷九國內附。
咸寧四年(即公元278年)春天正月的庚午日,這一天是初一,太陽出現了日食。
三月份的甲申日,上書左僕射盧欽去世。辛酉日,任命尚書右僕射山濤為尚書左僕射。東夷地區的六個國家派遣使者前來進獻貢品。
夏天四月份,蚩尤旗(古代被命名為蚩尤旗的彗星)出現在東方井宿的附近。
六月份的丁未日,陰平和廣武地區發生地震,到甲子日又發生餘震。涼州刺史楊欣與北方胡人若羅拔能等人在武威展開大戰,楊欣被打敗,並戰死。弘訓皇后羊氏駕崩去世(羊徽瑜,生於公元214年,卒於公元278年,泰山南城(今山東新泰)人,晉景帝司馬師的第三任妻子。)。
秋天七月份的己丑日,景獻皇后羊氏被合葬在司馬師陵寢峻平陵的旁邊。庚寅日,高陽王司馬緝去世薨。癸巳日,范陽王司馬綏去世。荊州和揚州有二十個郡國發生大洪水。
九月份,任命大傅何曾為太宰。辛巳日,任命尚書令李胤為司徒。
冬天十月份,任命征北大將軍衛瓘為尚書令。揚州刺史應綽起兵討伐吳過的皖城,斬下了五千敵人的首級,焚燒了吳國人八十萬斛的穀米。
十一月份辛巳日,太醫司馬程據獻了雉頭裘衣,皇帝司馬炎認為這是這種奇裝異服是國家典章制度所禁止的,於是就在大殿之前焚燒了裘衣。甲申日,下令宮廷內外再有敢於違反規定的一併治罪。吳國的昭武將軍劉翻和厲武將軍祖始前來向晉朝投降。辛日卯,任命尚書杜預都督荊州的所有軍事事務。征南大將軍羊祜去世。
十二月份的乙未日,西河王司馬斌去世。丁未日,時任太宰的郎陵公何曾去世。
這一年,東夷地區的九個國家遷徙到內地歸附朝廷。
原文【46】:五年春正月,虜帥樹機能攻陷涼州。乙丑,使討虜護軍武威太守馬隆擊之。二月甲午,白麟見於平原。三月,匈奴都督拔弈虛帥部落歸化。乙亥,以百姓饑饉,減御膳之半。有星孛於柳。夏四月,又孛於女御。大赦,降除部曲督以下質任。丁亥,郡國八雨雹,傷秋稼,壞百姓廬舍。秋七月,有星孛於紫宮。九月甲午,麟見於河南。冬十月戊寅,匈奴余渠都督獨雍等帥部落歸化。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得竹簡小篆古書十餘萬言,藏於秘府。十一月,大舉伐吳,遣鎮軍將軍、琅邪王伷出塗中,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浚、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東西凡二十餘萬。以太尉賈充為大都督,行冠軍將軍楊濟為副,總統眾軍。十二月,馬隆擊叛虜樹機能,大破,斬之,涼州平。肅慎來獻楛矢石砮。
咸寧五年(即公元279年)春天正月,胡人的統帥樹機能攻陷了涼州。乙丑日,派遣討虜護軍武威太守馬隆前去攻擊(樹機能)。
二月份的甲午日,有白色的麒麟出現在平原郡。
三月份,匈奴人的都督拔弈虛率領他的部落向晉朝示歸化。乙亥日,因為百姓們糧食歉收,司馬炎下令削減宮廷裡面的飲食為原來的一半。有彗星出現在柳宿旁邊。
夏天的四月份,又有彗星出現在女宿的附近。朝廷下令大赦天下,免除部曲督以下官員必須送人質才能上任的規定。丁亥日,有八個郡國出現了冰雹大雨天氣,秋天即將豐收的莊稼被毀壞,百姓們的房屋也毀壞了許多。
秋天的七月份,有彗星出現在紫宮星附近。
九月份甲午日,有麒麟出現在河南郡。
冬天十月份的戊寅日,匈奴人余渠部落的都督獨雍等人率領部落向晉朝歸附。汲郡有一個叫做不準的人盜掘了魏襄王的墳冢,得到了許多竹簡小篆的古書共計有十餘萬言,藏在了秘密的府邸里。
十一月份,晉朝大舉討伐吳國,派遣鎮軍將軍琅邪司馬王伷從塗中進軍,安東將軍王渾從江西進軍,建威將軍王戎從武昌進軍,平南將軍胡奮從夏口進軍,鎮南大將軍杜預從江陵進軍,龍驤將軍王浚和廣武將軍唐彬率領巴蜀的軍兵士順江而下,東方和西方共計出兵二十多萬。任命太尉賈充為大都督,代理冠軍將軍楊濟為副都督,統帥所有軍隊。
十二月份,馬隆攻擊背叛朝廷的胡人樹機能,將他們擊敗,並斬殺了樹機能,平定了涼州。肅慎國派人前來進獻楛矢和石砮(就是長白山區的楛木(有學者認為是樺木)製作的箭杆和用松花江中堅硬的青石磨製的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