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天皇」破爛不堪,這款五十鈴輕卡,多少老司機駕駛過它?

2020-03-23     卡車之家

五十鈴天皇100P這款車型在90年代的廣東地區是很常見的,陪伴了不少老一輩卡車人,也是見證著我們成長的車型;至今仍舊可以看到少部分的五十鈴老款車型在運營,其餘大部分都是新款車型。

不知為何,見到老款車型的感情似乎比新款更加的深,或許這就是所說的情懷吧。

在一次工作的途中,一部五十鈴天皇令我停下行走的腳步,它擁有的滄桑感與踏實感是一部老車所特有的。

據悉它於2009年開始運營,至今已十年有餘的時間,雖說在外觀上被歲月所摧殘,但它的硬體部分仍舊老當益壯,發動機聲音很細膩,毫不感覺松垮;我想這正是五十鈴車型能夠在廣東地區成為爆款的原因。

品牌介紹

ISUZU五十鈴,是一家日本的汽車製造公司,總公司位於日本東京,主要以生產商用車輛與柴油內燃機著名。

在1934年開始批量生產汽車,並以伊勢神宮旁的五十鈴河命名作為「五十鈴」商標,後在商標與公司名稱統一後一直沿用至今,並使用羅馬字母「ISUZU」經過現代化的設計成為現在的標誌。

車輛用途

這部五十鈴天皇從購車至今一直承擔市政養護作業的工作,平時主要用於轉運維修材料與發電機等物品,經常需要運載水泥與磚頭,所以整車的車廂經過鐵板加固後仍舊磨損嚴重。

車輛日常使用的頻率可以說是相當高,幾乎每天都需要外出作業,採用的是人歇車不歇的模式,當時它依然可以勝任這份工作,風裡來雨里去陪伴著作業人員,為他們保駕護航。

外觀介紹

天皇100P的前臉外觀給人帶來深深的親切感,這個外形在九十年代的港片中也是很常見的,記得之前看電視劇「插翅難逃」,在劇中經常有它的身影;醒目的ISUZU標識,建立極高的品牌辨識度,方形車燈有些類似於東風153,滿滿的歲月感。

保險槓由於年久失修已有殘缺,但仍不影響正常使用,原車配有霧燈,相比修繕之後必定非常的精神,輕卡車型傳統的雙側外擺鏡設計,對兩側盲區的觀察到位,且便於調節。

轉向燈與大燈是同一個總成,但位置偏於兩側,在開啟時同樣極具辨識度,車門上遍布了磨損的痕跡,可見車輛的總質量為3585kg,核定載重為1250公斤,輕鬆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雙排車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乘坐六人,也可以說它是一部放大的微卡,集多功能於一身,既能夠載人同時也不影響載物,在後排的中部設置了上車的腳蹬,雖然簡易,卻很實用。

油箱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設計,它放置在後排的下方,由於貨箱位置的底盤空間侷促,所以這樣設計也符合常理,如果沒仔細觀察的話,都未能發現油箱口是放置在油箱的末端。

後貨箱使用了篷布遮蓋,但那股滄桑感卻無法掩蓋,貨箱兩側粘貼了反光條,保證夜間行車的安全,後輪使用的是單輪的設計,輪轂造型非常圓潤,很順眼。

來到後貨箱內,可以看出它裝載的工具如此齊全,猶如一個百寶箱一般,梯子放置於貨箱的頂部,從駕駛室上方伸出,便利性可想而知,值得點贊。

備胎放置於底盤的後方,後護槓有些緊湊,不得不說這部車的外觀污漬確實比較嚴重,如果能夠清洗一下車輛的話,我想必然是會帶來煥然一新的感覺。

內飾介紹

可見中控台均是採用硬塑料的設計,造型較為方正,設置了較多的儲物槽,整體風格還是以實用性為主,座椅因為使用的磨損較為嚴重,有部分位置已漏出海綿;從手剎可看出這部車並不是使用的氣剎,而是傳統手剎。

後排可輕鬆容納三人乘坐,地台空間由於發動機的影響有一部分凸起,但不影響實際使用,平時拿來放腳仍舊是一個好地方,座椅的後方設置了一條扶槓,可掛置雜物與作扶手使用。

車輛的頂棚採用皮質包裹的設計,前排座椅的靠背由於使用磨損已變得污漬斑駁,但仍舊不影響它的那股氣質所在,從駕駛室內部可看出裝配工藝與品質是值得點贊的,十年的時間配件仍舊正常使用。

這部車使用的是五十鈴4HF1柴油發動機,擁有120匹馬力,最大輸出扭矩285Nm,匹配5速手動變速箱,具有動力強勁、檔位清晰、低油耗等特點。

車輛的玻璃是我們熟悉的手搖式升降,據了解原車的搖把中途更換過一次使用至今,不得不贊一下五十鈴在小零部件方面都是做的如此精緻。

方向盤採用的是雙幅式的設計,如果相比當前主流的三幅或者四幅式,個人還是更喜歡五十鈴的方向盤,可以滿足各種不同動作的駕駛姿勢,由於後期自行加裝了方向盤防滑套,方向盤的可見磨損還是處於較少的狀態。

儀錶盤採用的是傳統的機械指針式顯示,由於表面已被塵土覆蓋,依稀能夠看出它的設計,至於能不能正常使用這個問題,筆者在這裡說一句,只能通過分辨發動機聲音來換擋了。

中控的布局較為簡約,空調、收音機等配置一應俱全,煙灰盒與點煙器也是不可缺少的配置,原車的收音機已損壞更換,所以當前依然能夠正常使用放歌。

副駕位置的空調出風口上方是一塊平坦的空間,手套箱的加持使得駕乘人員的物品能夠匹配到相應的儲物空間;車門上配有音響,與收音機組合起來能夠給你帶來動聽的歌曲。

編外語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打在沙灘上」這句話使用在當前的汽車工業上不以為過,雖說老車在經歷了科技進步後,難免淪為淘汰品,但我們仍要記住,它們陪伴我們走過的那些路,是它們為我們遮風擋雨,賺錢養家。

在人的一生中可以換很多部車,但在一部車的一生或許只陪伴過一個人,到達報廢年限後重新回爐重造,而後以另一個身份展現在人間。(文/卡家號:Truc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OFpBnEBfwtFQPkdHpR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