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監管輔警的「幸福」生活

2019-10-23   保山警方

人們常問:「幸福是什麼?」大家對其內涵的理解也千差萬別。早上醒來,睜開惺忪的睡眼看到陽光灑滿床鋪,這時希望就是幸福;加班歸來,在深夜看到自家窗里透出熟悉的燈光,這時牽掛就是幸福;每每回家,吃上父母張羅的一桌飯菜,這時歸屬就是幸福。幸福就這樣存在於我們周圍,像陽光、空氣一樣,潤物無聲的將我們包圍。

林思彤,女,中共黨員。這位颯爽幹練的「小姐姐」正式走上工作崗位已經三年有餘,逐步適應了看守所工作的節奏,工作、生活開始步入正軌。剛到看守所那段時間裡,經歷了種種初始的工作體驗,小林既有向領導報到時的敬畏有加,又有和同事們閒聊時的隨意洒脫;有剛開始值班時的手足無措,也有執行監控工作時的緊張嚴肅;有初來乍到的「水土不服」,也有視所為家的「赤子」情懷。堅守在監管一線,時時都在與在押人員「親密接觸」。工作雖然平凡,但是責任重於泰山,不允許在任何環節出現半點差池。在這種平淡和風險並存的崗位,也許有人會說:這哪有幸福可言?經歷過日復一日的監管工作,小林切身感受到,能有一份工作上著班,真的很充實也很幸福。小林每天都感受到被幸福包圍著、溫暖著,因為她有著年輕人的意氣風發,有著奉獻的執著,有著感恩的情懷。朝著明確的目標去不懈地努力,熱誠地付出,理想所到之處,天塹自會變通途。

在監所里,最與眾不同的就是和在押人員的頻繁接觸,雖然小林的主要任務是辦公室工作,但工作中也難免要接觸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員,對他們實施日常管理。也許在外人看來,整天面對這些人難免有些恐懼,至少也存在一些排斥,認為看守所是高牆電網內是不存在微笑和情感的。其實不然,雖然這裡高牆聳立,戒備森嚴,但是裡面仍充滿了溫情與「陽光」,因為這些人除了惡的一面,也有正常人善良的一面,至少內心深處還存在著良知,監管警察的責任就是發掘在押人員善的良知,使他們感恩教育、感恩社會、感恩祖國,回報社會。

初進監區,小林第一次見到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員。小林想,他們確實有罪過,曾經誤入歧途,但法律已做出公正的判決,給了他們相應的懲罰。「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失去了自由,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裡看到被高牆圍住的洞天。接受教育改造,棄舊圖新,重新做人,重返社會是他們現階段的人生目標。他們也有著自己的人格尊嚴,有著自己的道德底線。只不過當初迷了心竅,失了理智,一時鑄成大錯。如果以一種惡劣、粗暴的手段管理他們,表面上他們會服從,但他們的內心深處會產生怎樣的反應?會不會以後「破罐子破摔」的心態自暴自棄?小林知道,不文明的管理會使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現在,歷經多年的監管工作磨鍊,小林積累了一定的監管經驗,但也經常在思索如何「管理好在押人員」的問題。坦率地說,對他們進行教育,藝術地與他們談話,最終達到有效地改造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的目的,應該是監管民警們的最高境界。在與在押人員的接觸中,小林向他們傳遞正能量,哪怕只是幾句話,根本談不上教育,但仍然希望對他們有所影響有所啟迪。小林說:「我的一份熱情、一份苦心,他們已經體會到了,他們會心的笑,讓我意識到,我的話語吹散了他們心中的陰霾,讓他們覺察到天很藍。」

「幸福源自慷慨和溫暖,這是出自人們對人性中善良和寬容的渴求,當你並不期待從別人那兒得到什麼的時候,或不敢奢求別人這麼做的時候,突如其來的慷慨和寬容,這就是幸福的感覺。」幸福是互動的,它並不獨立存在。「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千真萬確,勿容置疑。監管工作就是真情幫教,讓曾經迷途的在押人員知返。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滿足,是一種對當下和未來生活的信心和憧憬,不以物質來衡量,而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正如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找一個自己熱愛的工作,那麼在8小時之內你是幸福的;找一個你愛的人,那麼8小時之外是幸福的。這樣你就時刻在幸福著。」現在的小林和我們辦公室所有同事一起立足本職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將陽光灑進高牆,溫暖每一位在押人員。工作之外,小林喜歡看看書,逛逛街,和朋友侃侃大山,吃吃火鍋,日子平平淡淡。這就是一名監管輔警的的普通生活狀態,一名監管輔警的「幸福」生活。